紅林悟道《韓非子-揚權》第二十五章 知道

紅林悟道《韓非子-揚權》第二十五章??知道
紅林悟道《韓非子-揚權》上一節(jié)韓非子用黃帝的話“上下一日百戰(zhàn)”告訴君主君臣關系是多么的復雜,同時也闡述了君臣各自的對抗方法,君執(zhí)法律,臣結朋黨。韓非子看到了君臣之間的本質關系,告誡君主用統(tǒng)一對立的辯證法來處理君臣矛盾。矛盾是先天存在的,為利而爭的矛盾是自身與國力的消耗;為事而爭的矛盾是力量之所為,矛盾解決了事情也就成功了。
惡性的君臣關系,結果必是你死我活,不法之臣還沒有殺害君主,主要原因是朋黨還沒有形成,勢力還不夠大,威力還不夠強。所以韓非子告訴君主要堅持為君之道,堅守君權,維護禮制,不能退讓。如果君主失掉一尺,臣下就得到一丈。說到底君主還是依靠法律才能得到保障,這就好比攔河大壩,法律就是壩體,所蓄之水就是君主掌握的國家利益,正常情況下君主有序的放水于臣民,如果壩體出現(xiàn)了裂縫,君權有失,那么流出去的水將不可估量。所以韓非子告誡君主要堅持依法治國。
一切按法律、制度、規(guī)則行事,凡事都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這就是管理的實質。在實際操作中,韓非子告訴君主統(tǒng)治國家的君主,不使封出去的城邑擴大。在古代,諸侯臣子的封地大小,城池規(guī)模,城墻的高度,封地的人口量都是有明確的規(guī)定,封地的臣子是不能隨意更改。一是禮制所定,等級所制,防止諸侯的封地規(guī)模與檔次超過都城,二是防止諸侯做大,蓄積力量,對抗君主,三是平衡各諸侯的力量,避免諸侯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倸w,是為了維護君主地位與皇權。
對于聰明的臣子和服從法制的大臣,不會使自己顯貴,也不會讓屬下顯貴。君主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大臣也要維護自己的地位,君主不會讓大臣做有違禮制的事,同樣,大臣也不會讓屬下做有違禮制的事,上行下效,政通人和,這就是禮制的作用。法律與制度的特性就是有其通用的價值,比如公司的考勤制度,適用于全體職員,包括公司領導與高管,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家企業(yè)為老板與高管單獨制訂制度,除非針對老板與高管的制度嚴格度高于針對普通職員的嚴格度。從“有國之君與有道之臣”的行為來看,這是最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律法通用,人人遵守,則國泰民安。
君主不讓封地擴大,主要是不想臣子顯貴,如果不加管束,任憑臣子顯貴下去,早晚有一天臣子會取代君主。這是顯而易見,因為就算君主不加管束,做臣子也有懂得做臣子的規(guī)矩與國家法規(guī),這是有道之臣。反之,就是無道之臣,要么真不懂,不懂就不配做臣子;要么就是裝傻,試探君主的底線;要么就是有逆反陰謀,蓄積私人力量??傊坏乐?,必有不道之謀。
【臣之所不弒其君者,黨與不具也。故上失扶寸,下得尋常。有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貴其家。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砍枷虏粴⒕鞯脑颍桥簏h還未形成。所以君主失掉一尺,臣下就得到一丈。統(tǒng)治國家的君主,不使封出去的城邑擴大;服從法治的大臣,不能使自己的私家顯貴。懂得治國之道的君主,不能使他的臣下顯貴;如讓他們貴了富了,他們將取代君主。
在公司管理中,對于制度的堅持與堅守,是公司發(fā)展的基礎。上至老板下到普通員工,都要持之以恒,才能上下用力形成公司競爭力。凡是超越制度的言行都是特權的表現(xiàn),而特權是摧毀公司與事業(y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