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號航空母艦及改裝方案(

因為navalart的創(chuàng)意工坊實在找不到好一些的妹妹的模型了
隨便找了一個自己添加了細節(jié),所以耗時比較長
不過還是感謝提供了這個基本體模型的作者

獨角獸號航空母艦(舷號:I172),獨自一級。隸屬英國皇家海軍的輕型航母,1941年11月20日下水,1943年3月12日完工服役
?

排水量:16,510噸(標準),20300 噸(滿載),長195米,寬 27.5米,4臺蒸汽輪機鍋爐,2軸,40000馬力,最高航速24節(jié),續(xù)航:7000海里/13.5節(jié)。
火力: 4座雙聯102mm QF MK XVI*高平兩用炮,4座四聯裝40mm Vickers 2-pdr QF MK VIII“砰砰”防空炮,2座雙聯厄利孔20毫米機炮,8座單裝厄利孔20毫米機炮


最初設計是作為“光輝”級航母的支援艦,但最后更改為輕型艦隊航母和支援艦, 在某些方面和“皇家方舟”級航母相似,特別是在高大的機庫上。設有存放水上飛機的地方。武器裝備較少,航速較慢。

她早期在本土水域執(zhí)行反潛和訓練任務。1943年8月,為支持登陸意大利薩勒諾的“雪崩”作戰(zhàn),后來也沒有太大的戰(zhàn)爭貢獻。1953年11月17日退役。1959年賣出,1960年被拆毀(不,我的老p…妹妹…)

隨著航母技術的發(fā)展,美國走上了發(fā)展重型航母的道路,核動力企業(yè)展示了美國強大的工業(yè)能力,而身處歐洲的政客們卻認為發(fā)展中輕型航母是更好的選擇。1976年,在航母的預案中,有一份在二戰(zhàn)冤仇等航母的基礎上改裝的圖紙方案被提出。但很快就被否決,理由是她們本身的定位已不適合如今的發(fā)展趨勢,即使有更先進的技術加持也擺脫不了來自二戰(zhàn)已經落后的基礎,需要全新設計一款航空母艦
這個1976年預案中有一份獨角獸級的改裝方案,即520號方案。
她和現代的航母一樣,加裝了傾角甲板,提供了更大的甲板空間。在右邊的兩座狹窄的升降機上只能起降一架飛機。船頭保留了一座蒸汽彈射器。

船上的二戰(zhàn)防空設備全部更換,但是出于英國自身的發(fā)展問題,選擇了美國的導彈系統(tǒng)和近防系統(tǒng),單邊3座十一聯裝RIM-116?海拉姆防空導彈,艦島前后各有一座MK15密集陣近程防御武器系統(tǒng)。出于英國自身的鍋爐目前無法滿足一些特別的戰(zhàn)斗需要,所以選擇采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為英國特別設計的ELM514鍋爐,四組八座的配置,沿用了雙軸設計,可提供8W軸馬力,通過改進的船頭,理論航速達到27節(jié)(滿載30000噸的情況)。艦載機曾打算使用美國還在實驗中的F18“大黃蜂”中型戰(zhàn)斗機,但是因為方案的快速打回而沒有更深層次的研究。

下面這張是在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上拍攝的520方案獨角獸在風暴中的抗風浪測試,鏡頭遠處是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在一旁協(xié)同訓練

雖然最后沒能上馬,但是也能讓我們一睹這個方案的獨角獸號
她最終也會成為一種經驗,融入到英國皇家海軍的發(fā)展之中。

這篇編得有些痛苦,工作量多了很多
雖然是編的,如果大家喜歡看這種的話,請點個贊或者轉發(fā)給喜歡艦船的朋友們
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艦娘寫在評論區(qū),說不定下一期就是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