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自行反坦克炮科普:象式自行反坦克炮

2023-06-04 02:10 作者:親愛的白狐啊  | 我要投稿


象式自行反坦克炮(德語:Jagdpanzer Elefa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意志國防軍所使用的自行反坦克炮。制式編號為Sd.Kfz.184。初期的名稱為8.8厘米43式2型反坦克炮搭載突擊炮(Sturmgeschütz mit 8.8cm Pak43/2)及虎(P)坦克殲擊車(Panzerj?ger Tiger (P))。后于1943年的一次會議中被正式命名為斐迪南(Ferdinand),而于1944年2月27日,在希特勒的建議下改稱為象式(Elefant)。


類型 重自行反坦克炮

服役 1943年

退役 1945年

原產國 納粹德國

設計 保時捷

生產 保時捷

產量 90輛

主要用戶 納粹德國

衍生自 VK4501(P)

技術數據

乘員 6人

車長、炮手、駕駛、通訊員、裝填手 ×2

長度 8.14米(全長)

寬度 3.38米

高度 2,97米

重量 65噸(戰(zhàn)斗重量)

發(fā)動機 梅巴赫HL120TRM ×2,水冷V型12汽缸汽油引擎(發(fā)電用),功率 265匹 ×2

功率重量比 8.15匹/噸

懸掛系統(tǒng) 縱罝式扭力桿

速度 30千米/小時(極速),20千米/小時(平地)

最大行程 150千米(平地)、90千米(越野)

裝甲及武器裝備

裝甲 前方100+100毫米

側面及后方80毫米

主要武器 8.8厘米Stuk 43/1炮(炮彈50發(fā))

輔助武器 7.92毫米MG34機槍 ×1

開發(fā)

1942年10月,保時捷與亨舍爾兩間公司在進行了虎I試作車的最終對比實驗,結果是采用了亨舍爾的VK4501(H)。

不過早在在實驗之前,由于希特勒很喜歡斐迪南·保時捷所設計的VK4501(P)(虎(P)、保時捷虎式),所以在審查結果公布前已經批準生產90臺保時捷虎式的底盤,而克虜伯亦為此交付了可供100輛坦克使用的裝甲板。正因不希望浪費這些已經完成的底盤,為此希特勒于1942年9月22日,下令將這些底盤改裝成不可旋轉炮塔的突擊炮,再于9月26日正式知會保時捷,并由阿爾特馬克履帶工場共同參與研發(fā)。于10月14日,由于不再需要原先計劃搭載8.8厘米炮突擊炮的數量,因此重新檢討了該方案。1943年2月7日,希特勒在完全無視行駛裝置上的缺陷下,命令無論如何也要完成90輛裝備8.8厘米Pak43炮及前方裝甲達200毫米重防御的坦克殲擊車。

在車體方面,由于后部需要設置較大的戰(zhàn)斗室,因此引擎室被移往較前的位置,而發(fā)電用的引擎亦被換上可靠程度較高,由梅巴赫制造的2臺HL120TRM水冷汽油引擎。該車的最大的特征,是在驅動裝置上使用了電力推動的電動馬達,藉以取代負擔沉重的變速箱,該電動馬達為西門子·舒克特制造。

當時超過50噸的重型坦克如虎式I沿用金屬齒輪箱變速器傳動技術,面對不斷增長的車重,技術瓶頸浮現;行星齒輪變速器要么隨引擎加大和車身加重而增重,且以人力換檔愈發(fā)困難,要么保持輕巧卻不得不常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經常出現故障。為此保時捷選取了當時在大功率柴油火車機車上較成熟的電力耦合傳動(現代重型坦克則大多采取液力耦合傳動)。電力推動(即油電動力),就是使用引擎來推動發(fā)電機,而發(fā)電機就將所生產出的電力供應給電動馬達,這就可以減省了變速箱,更擁有無段變速這額外的好處。不過,以上只為理論上的好處,由于電力推動對比起直接由汽油引擎驅動的效率為差,因此在攀爬陡坡是會出現攀爬力不足的問題。另外,因為左右的動輪是分別以兩個馬達驅動,當時亦未采用同步馬達技術,實際左右履帶從汽油引擎至電力耦合傳動到履帶為兩套獨立的系統(tǒng),要將兩個馬達調校至完全一致亦十分困難,所以要進行“筆直地前進”的動作并不簡單。不過因省去了變速箱就意味著不再需要變速桿頻繁換檔,亦令操縱負擔減輕,所以將同步劣勢和變速優(yōu)勢綜合而言,操作上并無可批評,該部分甚少故障一事在運用部隊的報告中亦曾有所提及。

可是,大量生產馬達需要耗用不少貴重的銅,在當時資源貧乏的德國確實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亦為不采用虎(P)的其中一個原因。再者,因該大型馬達的緣故,導致使用無線電通訊時出現電磁噪音,這個問題在最終也沒有解決。

生產

1942年11月,尼伯龍根制作所接到制造90臺(底盤編號150011~150100)能夠行駛的車體的訂單,并計劃于1943年2至4月的3個月內,分別完成15輛、35輛及40輛的制造。尼伯龍根會將制造完成的車體送到阿爾特馬克進行上部車體的組裝,原因是阿爾特馬克為唯一在制造突擊炮上擁有豐富經驗的公司,亦為虎(P)底盤改裝成突擊炮時負責上部車體的開發(fā)。

在奧巴托那公司方面,則開始全面更改虎(P)原型的車體。為了減小炮身突出車體外的部分,因此將上部車體置于后方,并將2臺用作驅動發(fā)電機的引擊向移動至操縱室后方位置。奧巴托那將之前遺留下來的90臺虎(P)車體進行改造,并于1943年1月完成了15輛、2月26輛、3月37輛及4月的12輛。

1943年2月6日,舉行了跟進并檢討“保時捷虎式底盤突擊炮”的總統(tǒng)會議,期間希特勒為表揚斐迪南·保時捷的貢獻而將制造中的車型命名為“斐迪南”。在制造過程中,由于行駛裝置零件供應出現樽頸、行駛實驗不足而導致阻延了生產。另外因需考慮了當時的戰(zhàn)況等問題,所以裝備與軍火部長亞伯特·史佩爾將斐迪南的生產交由尼伯龍根進行。由于尼伯龍根在一開始已參與過虎(P)車體的生產,以及擁有充足的組裝及搬運設備,所以能夠縮短生產及運送的時間。

尼伯龍根于1943年2月開始著手下部車體的制造,并在3月收訖了來自克虜伯的上部車體。于4月23日開始將隨時可以行駛的斐迪南送出生產線,而最后1輛則在1943年5月12日完成。

在作戰(zhàn)之前,亦有為這些車輛進行些微的修整及增加輔助裝甲板等工程。

投入實戰(zhàn)

在取得“斐迪南”作為制式的名稱后,于1943年5月完成生產的90輛斐迪南被編配到第653及第654(重)坦克驅逐營。該兩個營與第216突擊坦克營共同組成第656(重)坦克驅逐團,并于1943年7月被投入到庫爾斯克會戰(zhàn)。

在庫爾斯克會戰(zhàn)開始前的1943年7月4日,整個團共有89輛斐迪南。但在7月5日至14日為止已損失了19輛。大部分是因為引擎室頂部通風用的格子孔被重炮彈直接擊中,這表明當時的戰(zhàn)況與炮擊的壓制相當激烈。當時在庫爾斯克一帶均被以鐵絲網、反坦克壕、地雷區(qū)及反坦克炮陣地組成并作縱深配置的防御陣地包圍,這些防御陣地由于擁有強力的炮擊支援而非常堅固。除了被敵彈擊毀外,另有4輛是因為馬達短路后發(fā)生火災而損失。到8月1日為止再損失了20輛,這時整個團還擁有50輛斐迪南,當中仍有26輛可隨時使用,有24輛正在進行維修。當遇上無法移動的車輛時均盡最大努力(將5輛18噸牽引車連在一起進行強行牽引,甚至還出現過動用虎I坦克強行牽引的極端事例)進行回收,并在進行適當的維修后再送回戰(zhàn)線,至于不得不放棄的車輛則由乘員進行爆破。

從作戰(zhàn)開始到8月6日為止,整個團已擊毀了敵方502輛坦克、約100門野炮及20門反坦克炮。到了8月26日,由于整個團損傷嚴重,為了進行休養(yǎng)及修整因此后退到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其后,第654營裝備了獵豹式并進行改編,而在其它部隊完成維修后再返回前線。

11月5日,第653(重)坦克驅逐營取得的戰(zhàn)果為擊毀敵方582輛坦克、344門反坦克炮、133門火炮、103枝反坦克步槍、3架飛機、3輛裝甲偵察車及3輛突擊炮。后來更在11月25日,僅以2輌斐迪南擊毀了54輛敵軍坦克。到了11月29日,各車在記錄中已行駛了近2,000千米,亦因車輛需要進行全面檢查而向西面撤退。其后,斐迪南在接受維修后,名稱更改為象式。而部隊中的第1連被派到意大利戰(zhàn)線,其余的則留在東部戰(zhàn)線直到戰(zhàn)爭結束。

斐迪南在戰(zhàn)術方面的評價相當高。于7月17日在海因茨·古德林所編寫的文件中,記述著斐迪南雖然經常蒙受嚴重損失,但卻能達成任務。在一次任務中,斐迪南不但突破了3線陣地,更深入5千米,不過尾隨的步兵因受到敵軍的炮擊阻擋,而且因沒有預備坦克而不能擴大突破范圍。在7月25日,隸屬于第653(重)坦克驅逐營的一位指揮官在報告中評價斐迪南與突擊炮并列為最強大的兵器。

話雖如此,報告上亦有提及斐迪南上的種種問題,包括輪軸上的橡膠零件(尤其是最近發(fā)電機艙的第五個負重輪軸)及履帶很容易損耗、發(fā)電用的引擊馬力不足壽命短、只要有破片與泥巴等異物跌入引擎室頂部的格子孔內就會令電動零件出現短路并起火。于7月25日送到斐迪南·保時捷的報告中,敘述了斐迪南的懸掛系統(tǒng)在行駛500千米后仍然沒有出現問題,而損壞的原因通常是被地雷破壞,但在松軟地質長時間行駛會快速損耗懸掛系統(tǒng)從動搖臂部分。另外在引擎、發(fā)電機方面卻經常發(fā)生故障,亦發(fā)現在引擎上出現了閥門破損、活塞粉碎及各部出現龜裂; 以及輔助發(fā)電機損耗極快、電池防護不足、冷卻器的冷卻液容易泄露,散熱風扇易損壞等情況。這是由于引擎馬力不足以及發(fā)電機反向旋轉所以負荷過高所致; 報告也提及了主炮非常容易卡殼,另外當車內溫度過高時主炮方向機會卡住,而且主炮炮盾與車體之間存在縫隙,有彈片從縫隙中打進戰(zhàn)斗室傷人和卡死主炮的案例。同時由于電傳動的因素,斐迪南戰(zhàn)斗室溫度過高,嚴重到出現了炮彈因為高溫變形而影響彈道、甚至是出現車內的信號槍彈藥因高溫自爆的案例。

憑借裝甲與火力深入敵陣,并受到敵方地雷及炮擊孤立的車輛,如果標準裝備內沒有機槍就很容易遭到步兵的肉搏攻擊,而且并不是單單向無法動彈的物件投擲KS式手投榴彈(投榴燒夷彈)使其燃燒這么簡單,更有借著肉搏攻擊成功摧毀能正常行駛的斐迪南,不過只為1宗靠夜襲才得手的個案。不過,欠缺車體機槍及同軸機槍等反步兵武裝確實被正視,所以在“象式”的車體前方加裝了機槍。

特別一提,斐迪南的輪軸部分只要受到地雷等的破壞引致無法移動,就會因巨大的重量而令回收困難,隨時要被迫將簡簡單單就能修理好的車輛引爆并放棄,第654營在波涅里車站周邊進行作戰(zhàn)時就因地雷而損失不少車輛。然而與敵方坦克進行戰(zhàn)斗導致受損的斐迪南,只有1輛(由于車內沒有發(fā)生爆炸所以能夠維修,不過在最后仍然被放棄)是因為同時被7輛T-34及4門ZIS-3野炮集中射擊其車體下部的側面,除此以外并沒有其他記錄。

斐迪南的戰(zhàn)斗力為蘇聯軍帶來很大的沖擊,只要看到德軍的自走炮就會稱其為“斐迪南”,而斐迪南亦成為強力坦克的代名詞(就為這個原因,在蘇聯的報告中出現的“擊毀斐迪南”,實際是擊毀除象式以外其他的自走炮或自行反坦克炮)。

庫爾斯克會戰(zhàn)后

現存于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原隸屬于第654(重)坦克驅逐營,并由卡魯·海因茲·諾亞古上尉指揮并畫上營長車標記的斐迪南

庫爾斯克會戰(zhàn)結束后,仍然殘存的斐迪南全部被回收,共有48輛在車體前部加裝機槍并裝備了三號突擊炮采用的帶潛望鏡的車長塔,更換了HL120發(fā)動機以及敷設了防磁裝甲,另外履帶被替換,引擎室頂部的格子孔亦被強化,名稱也改為“象式”。第654(重)坦克驅逐營由于之前損失嚴重,因此被改編并轉為使用獵豹式,而剩下來的象式就為此全部引渡到第653(重)坦克驅逐營。當中第653營第1連有11輛被投入到意大利戰(zhàn)線,但是仍然在慢慢損失。于1944年6月在羅馬郊外的戰(zhàn)斗中,有2輛殘存的象式在奮戰(zhàn)下擊毀美軍30輛坦克,而在月尾,第1連被調回東部戰(zhàn)線并與殘存的第2連與第3連會合(該2個連為擁有虎(P)坦克、豹式坦克回收車D型配上IV號坦克炮塔的指揮車,以及由T-34改造成的對空坦克等珍奇車輛)。

在1944年夏季蘇聯軍發(fā)動的巴格拉基昂行動中雖然奮起迎擊,但在同年8月仍然殘存的象式已減至14輌,第653營后來進行改編并轉用獵豹式,而象式則集中至第2連及將第2改為第614(重)坦克驅逐連,并與第653營分開,在東部戰(zhàn)線的別處作獨立運用。于1945年4月下旬仍然有4輌能正常操作,并在柏林的近郊措森有過戰(zhàn)斗記錄。

關于斐迪南/象式的評價,在1980年代較舊的資料中多為“笨重而問題多,并不能經常使用的物件”。但是在1990年代后半,由于新出現很多來自德軍內關于運用上的報告書以及蘇聯軍邊方面的調查記錄,意外地發(fā)見電動驅動裝置的問題實際上并不多,另外敵我雙方亦對斐迪南/象式作出很高的評價。

而斐迪南/象式出現故障的原因,是因為所使用的輪軸零件原本只是設計給45噸級的坦克使用,安裝在其負荷上限外的巨大重量當然會出現嚴重損耗。雖然斐迪南/象式必須要每半個月進行一次的全面檢查,但在戰(zhàn)況激烈的現實底下并不實際,在發(fā)生故障或補給不足下被逼自爆及放棄的情況,成為1944年的戰(zhàn)斗中大多數的損失理由。

另外于舊資料中,斐迪南于庫爾斯克會戰(zhàn)期間,給人的印象總是被蘇聯的肉攻班向其進行白兵攻擊,并蒙受巨大損失,但是,在蘇聯于當時對戰(zhàn)場上被遺棄的斐迪南進行調查,并確定擊毀原因的資料被公開后,就發(fā)現這與現實有所出入。

衍生型及變種

  • 虎(P)坦克回收車

  • Bergepanzer Tiger(P)

虎(P)在拆除炮塔后,與斐迪南同樣將引擎移動到車體中央,并在后方設置了小型戰(zhàn)斗室及裝備了1挺MG34,而虎(P)坦克回收車一共制造了3輛。前方的裝甲并沒有增加,跟普通的虎式一樣是100毫米,而車上安裝的引擎以及更換炮管用組裝式的人力小型起重機,其能力只能用作將其他車輛拖出泥濘及搭載角材的程度,另外車上亦沒有裝備動力絞車。

幸存車輛

時至今日,只有兩輛斐迪南/象式被保存了下來,有1輛原隸屬于第654(重)坦克驅逐營,編號為501的斐迪南現存放于俄羅斯的庫賓卡坦克博物館,而另外1輛存放于美國陸軍軍械博物館的則為象式,而該輛象式曾于2007至2008年間進行過公開展覽。










結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


自行反坦克炮科普:象式自行反坦克炮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长春市| 鄂尔多斯市| 济南市| 丰都县| 澜沧| 泾源县| 高州市| 宣化县| 集贤县| 兴仁县| 文昌市| 马边| 海林市| 浠水县| 亚东县| 搜索| 阿巴嘎旗| 潼南县| 岱山县| 平南县| 西华县| 札达县| 温宿县| 镇安县| 尖扎县| 河北省| 衡东县| 隆安县| 凤阳县| 独山县| 华蓥市| 灵丘县| 胶州市| 大庆市| 渝北区| 临武县| 三门县| 南江县| 台湾省| 罗定市|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