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社】二戰(zhàn)英國戰(zhàn)斗徽章
搬運自微信公眾號海寧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187號:英國戰(zhàn)斗徽章(2)(1939-45)-British Battle Insignia(2)1939-45。原作者及繪圖Mike Chappell。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英國遠征軍/英國本土
少數(shù)地方部隊在1930年10月裝備了戰(zhàn)斗服。圖中左上方A1人物來自第55(西蘭開夏)摩托化師第165步兵旅的兩支利物浦蘇格蘭營的其中一支。他穿著當時的典型服裝。注意蘇格蘭團特有的帽子和徽章以及佩戴在袖子上的所在師的標志章(紅玫瑰圖案)。在1940年地方部隊到達法國時得到了重新裝備;右上方A2人物是阿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團第8營的一名中士,他所穿的制服正是這一時期的。注意第51(高地)師的戰(zhàn)斗徽章佩戴在他的袖子上——這種圣安德魯十字是該師的標志,其色彩代表了第154步兵旅。彩圖中心A3人物是來自皇家諾??藞F第9營的一名上尉,我們描繪了1943年他在英國本土進行訓練時的情景。新采用的帶有團的名稱的銘條、第47(倫敦)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和皇家諾??藞F的標志章(以所在營的方式佩戴)展示在右臂上。我們的主人公配備這一時期全套的“戰(zhàn)斗序列”裝備,并攜帶一支美國軍援的Smith & Wesson點38口徑左輪手槍和一只被稱為“粘貼炸彈”的74號反坦克手榴彈。左下角的圖A4是一名王屬約克郡輕步兵團第2/4營的上士。他穿1942年的“出行服”,戴該團的野戰(zhàn)軍帽,佩戴非制式的金屬銘條章、第46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和該團的軍銜徽章。圖中右側(cè)偏下位置的王屬蘇格蘭邊民團第1營的列兵(圖A5,時間點為1943年9月)在袖子上展示著第3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和王屬蘇格蘭邊民團第1營的標識章,后者的設(shè)計紀念了他所在的營在一戰(zhàn)時隸屬于第29師的經(jīng)歷。圖下側(cè)的徽章從左至右依次為第24近衛(wèi)旅和第18步兵師的徽章,“幻影”信號團的標識章以及第45步兵師的車輛標識。

B:中東
右上角B1人物是1943年在突尼斯參加授職儀式的第1步兵師第24(近衛(wèi))步兵旅愛爾蘭近衛(wèi)團第1營的一名中士。他所在團的徽章展示在帽子和襯衫袖子上,師的識別章展示在肩章套上。胸前佩戴的是“軍事嘉獎”的略章。左下角A2人物是一名布倫式防空機槍的操作手,他來自于1942年時部署在西部沙漠的東肯特郡團第2營。第44(本土)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團的銘條章和營的標識章、代表超過12年服役期的優(yōu)質(zhì)操行徽章和輕機槍手的神射手徽章都展示在圖中。左上角圖B3描繪的是1945年在巴勒斯坦的一名中尉,他來自皇家炮兵第93反坦克團。第93團最初是一支阿蓋爾和薩瑟蘭高地人部隊,因此阿蓋爾郡團的服裝標志物展示在了帽子和團的徽章上。師屬炮兵/通訊兵通用徽章和阿蓋爾郡團的方塊形標識章佩戴在他的肩頭,而人物右下方是該部隊的士兵版肩章套徽章(兩肩同時佩戴)。右下角的B4人物是第51(高地)師的其中一支蘇格蘭高地警衛(wèi)團部隊的少校,我們描繪的是1943年他在西西里時的風貌。只在左臂佩戴的土黃色斜紋布面料制作的徽章上展示著師的標志物和團的標識章。整圖下方的徽章從左至右依次為第56(倫敦)步兵師、第8印度師和第4步兵師(最終版)的徽章和東薩里團第1營、皇家西肯特團第6營和第214皇家工兵野戰(zhàn)連所使用的肩章套。

C:意大利,1944年-45年
1944年至45年的那個冬天攜帶一支PIAT反坦克武器及其彈藥的圖左側(cè)C1人物配備“戰(zhàn)斗序列”裝備,穿皮制坎肩。這名倫敦蘇格蘭人團第1營的列兵在他的蘇格蘭人的寬頂無帽檐扁圓帽上佩戴采用“灰色粗呢絨”底襯的帽徽。注意第56(倫敦)步兵師的黑色“迪克·惠廷頓的貓”(Dick Whittington'scat,英國民間故事中的動物形象,譯者注)圖案的師標,兩條服役條紋章(其中一條是先前佩戴的,因為該營剛從第168旅調(diào)到第167旅)和倫敦蘇格蘭人團的標識章佩戴在上臂位置。全圖右上方的C2描繪的是1945年時漢普郡團第5營的一名上尉。他所在營與漢普郡團第2和第1/4營組成了第128(漢普郡)步兵旅,而該旅在北非和意大利戰(zhàn)績驕人。除了這些部隊都佩戴團的銘條以外,這名上尉還佩戴了第46步兵師的標志章、服役條紋章和各個營都不相同的團的標識章。該旅的每個連都使用不同色彩的肩章套,第5營的A到D連分別是綠色、紅色、黃色和紫色,漢普郡團第2營的各個連(W、X、Y、Z四個連)也對應同樣的顏色。注意軍官的帽徽、“中東版”的戰(zhàn)斗服以及胸前佩戴的軍事十字獎章、1939年至45年星徽獎章、非洲星徽獎章、意大利星徽獎章和美國銅星勛章的略章也展示在圖中。圖中心部所展示的徽章(從上到下)包括了倫敦蘇格蘭人團的標識章、第5步兵師中錫福德團第6營、皇家恩尼斯基倫燧發(fā)槍團第2營和北安普頓團第2營的徽章;第78步兵師中的皇家工程兵第237野戰(zhàn)連的團標識章(車輛戰(zhàn)術(shù)標志的布制版本);以及同屬于第78師的北安普頓團第5營的團標識章。
圖中下排左數(shù)前三名人物都是作為第78師一部分的第38(愛爾蘭)步兵旅的人員(1945年)。左側(cè)C3人物系倫敦愛爾蘭步槍團第2營的一名連級軍士長,他戴“步槍團綠色”的“Caubeen”帽,穿“中東版”戰(zhàn)斗服,佩戴團的綬帶和其他其所在團的標志物。接下來的C4人物是恩尼斯基倫團第2營的一名中士,當時他們從一戰(zhàn)時期就已隸屬的第29師中調(diào)離,因此該師的標志章從袖子移到了帽子上。第38旅的這出三重唱的壓軸人物是皇家愛爾蘭燧發(fā)槍團第1營的中士(圖C5),他佩戴著全套的第78師和第38旅的標志章。最后的人物圖C6是威靈頓公爵第1營的一名連級軍士長,他的團的標志物和第1步兵師的標志章都展示在制服上。
?

D:混合的主題
D1:風笛手,錫福斯高地人團第6營,意大利,1945年
我們的主人公穿著華麗的錫福斯團的全套高地人服裝,當然要特別注意的是他的戰(zhàn)斗服袖子上的第5師的戰(zhàn)斗徽章(也見于圖C),另外左袖口之上佩戴優(yōu)異操行徽章,胸前則佩戴1939年至45年星徽獎章和意大利星徽獎章的略章。
D2:炮手,第1防空師,英國1941年
防空司令部負責對入侵英國的納粹空軍予以還擊。本圖展示了防空炮位上人員的典型服裝,而服裝上的戰(zhàn)斗徽章屬于第1防空師,與之搭配的還有皇家炮兵的服役條紋章。
D3:中士,皇家輕騎兵團第13/18營,諾曼底,1944年
在粗斜紋棉坦克手服裝的袖子上佩戴著團的標識章,而坦克手頭盔上也蠟貼著這樣的標志——第13/18營是少數(shù)幾支在外套上佩戴戰(zhàn)斗徽章的部隊之一。
D4:列兵,漢普郡團第2/4營,英國,1941年
1942年6月調(diào)出之前第128(漢普郡)步兵旅一直是第43 (韋塞克斯)步兵師的一部分。本圖人物戴該團的野戰(zhàn)常服帽,制服上則展示著營指揮部連的肩章套、團的銘條、師的戰(zhàn)斗徽章和第2/4營專屬的團的標識章。
D5:下士,第231(馬耳他)步兵旅漢普郡團第1營,西西里,1943年
該部隊的旅的標志章只佩戴在右袖子上,已知這種做法僅此一例。
D6:中士,第46步兵師漢普郡團第2營,意大利,1944年
為執(zhí)行巡邏任務特殊配備的皮坎肩穿在我們的主人公身上,制服上佩戴的則是其所在師的戰(zhàn)斗徽章和他所在營使用的團的標識章。
D7:上尉,第43(韋塞克斯)師漢普郡團第7營,1944年
該營使用制式的紅底白字團的銘條和師的戰(zhàn)斗徽章。服裝和裝備則是諾曼底戰(zhàn)役中步兵連軍官的典型配備。
D8:中士,第43皇家坦克團,英國,1943年
第43皇家坦克團所隸屬的第33坦克旅在1942年和43年是“混成”的第3師的一部分。該團的貝雷帽、師的標志章、皇家裝甲部隊的服役條紋章、旅的“空竹”圖案標志章、皇家坦克團的右臂坦克徽章和肩章上的團的標識章都展示在圖中。
D9:連級軍士長,第21步兵旅西約克第2營,蘇丹,1940年
戰(zhàn)爭開始之初在中東地區(qū)的英軍的服裝裝備和徽章已經(jīng)保留使用了多年。圖中西約克第2營的標識章佩戴在之后很快就被淘汰的遮陽帽上。
D10:上士,皇家阿爾斯特步槍團第2營,西北歐,1944年-45年
皇家阿爾斯特團使用圖中所示的別具特色的步槍團的標志物——黑色的上衣紐扣和軍銜徽章以及綠色的步槍團的服役條紋章。被稱作“Caubeen”的帽子作為通用常服帽來使用,連的肩章套套在肩章帶上,帽徽的背板則與連的肩章套樣式一致。
圖下側(cè)徽章(從左至右)依次為:第2步兵師徽章;第49步兵師車輛徽章;第53(威爾士)步兵師車輛徽章;第80步兵師(英國預備役部隊)徽章;第6防空師徽章;林肯郡師徽章;漢普郡師徽章;第7裝甲旅徽章;第4裝甲旅徽章;諾森伯蘭燧發(fā)槍團第6營的團標識章。

E:西北歐
圖中央的E1人物是1944年8月在諾曼底的倫敦自耕農(nóng)郡(神射手)團第3/4營的一名上尉。該團標志性的帽墻裝飾在貝雷帽上,團的帽徽和領(lǐng)章、綬帶、銘條章以及團的標識臂章(搭配第4裝甲旅的戰(zhàn)斗徽章)再加上非洲星徽獎章的略章都在制服上。圖左上方E2人物是1944年年末時皇家威爾士燧發(fā)槍團第4營的一名少尉;注意團的標識章展示在領(lǐng)子后面。第53(威爾士)步兵師第71步兵旅的戰(zhàn)斗徽章展示在袖子上。右上方(圖E3)的這名中校來自王屬約克郡輕步兵團第1/4營,他身上展示著該團的標志物(其中包括獨一無二的綬帶)以及第49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圖E4這名肯辛頓第2營的中尉所在的是隸屬于第49師的一個機槍營,因此他身上的裝飾物結(jié)合了第49師的標識和他所在部隊的團級標志物。另外他沒有佩戴服役條紋章。全圖左側(cè)中部的E5人物是D日登陸時東約克郡團第2營的一名上尉。當作帽徽佩戴的領(lǐng)章、團的標識章和綬帶以及第3步兵師的戰(zhàn)斗徽章都展示在圖中。下排中央的圖E6是名皇家龍騎兵衛(wèi)隊第4/7營的上校。他戴1944年時皇家裝甲兵團的大多數(shù)部隊都使用的黑色貝雷帽,他所在衛(wèi)隊的帽徽和領(lǐng)章、團的標識章和第8獨立裝甲旅的戰(zhàn)斗徽章都佩戴在制服上。
圖中所描繪的徽章(從左至右)包括了第52(低地)步兵師和第33裝甲旅的徽章以及柴郡團和皇家炮兵第102(諾森伯蘭郡輕騎兵)反坦克團的標識章。

F:西北歐,1945年
左上角圖F1人物是第6近衛(wèi)裝甲旅冷溪近衛(wèi)(裝甲)團第4營的一名士兵。戴黑色貝雷帽的他在袖子上佩戴團的徽章和他所在部隊在戰(zhàn)爭最后幾個月使用的戰(zhàn)斗徽章。上排中部F2人物是地方輔助部隊(ATS)的一名士官,1945年時她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的盟軍遠征軍最高司令部(SHAEF)的通信部隊中服務。她頭戴所在團的野戰(zhàn)帽,佩戴當時的團徽和SHAEF的標志章?;始倚盘柋筷牭幕照聞t佩戴在戰(zhàn)斗服上衣上。圖右側(cè)的格羅斯特郡團第2營的上士(圖F3)配備野戰(zhàn)行軍序列著裝和裝備;1945年,第2營使用的是第56步兵旅的識別標,在它下面是以團的標識章的方式展示的第49(約克郡西區(qū))步兵師的識別標。圖的中左側(cè)(F4)是第8米德爾塞斯克團的一名列兵,他所在的機槍營隸屬于第43(威塞克斯)步兵師;該營使用的團的標識章佩戴在戰(zhàn)斗服上衣的袖子上以及通用常服帽上。圖F5是王屬薩洛普郡步兵團第4營的一名布倫式機槍的機槍手。該團作為一個集體在1918年獲得了法國的軍功十字章,而該獎章的略章一直被驕傲地佩戴著,展示位置是上臂團的銘條章(上)和第11裝甲師的識別標(下)之間,而最下方佩戴的則是步兵的服役條紋章。
1944年至45年期間在西北歐戰(zhàn)場上服役的各支部隊所使用的師的標志章展示在全圖的中央位置。上排開始它們逆時針順序依次屬于:第59(斯塔福德郡)步兵師、第7裝甲師、第11裝甲師、第79裝甲師。最下一排從左至右依次屬于第43(韋塞克斯)步兵師、第49(約克郡西區(qū))步兵師和第50(諾森伯蘭)步兵師(泰恩、蒂斯和漢博地區(qū))。

G:遠東
1944-45年之前,戰(zhàn)斗徽章很少在遠東佩戴,“親墩特”(Chindit,英屬印度的一支特種部隊,譯者注)的戰(zhàn)斗徽章則至少出現(xiàn)在1944年8月他們的第二次遠征的尾聲時刻。圖G1這名在第二次遠征時期的“親墩特”士兵身上沒有展示任何徽章;他的畫上了綠色色塊的帽子則非常典型。圖中上部中央的兩頂帽子分別展示著第19(左,叢林帽)和第20印度師(右,叢林綠色通用常服帽)的師的識別章。圖右上方G2人物是一名來自西約克郡團第2營的步兵,他穿戴1945年在馬來亞的制服和徽章,而他所在的營正在參加日本的投降儀式。涂成黑色的織物裝備是西約克郡團所特別采用的,而人物身上還佩戴著1939年-45年星徽獎章、非洲星徽獎章和緬甸星徽獎章的略章。本圖的中心位置是“親墩特”部隊的“chinthe”(緬甸的獅子型神話動物)圖案部隊標志章以及1944年由那些乘滑翔機空降參加戰(zhàn)斗的人員佩戴的紅色滑翔機圖案徽章。
奧德·溫蓋特(OrdeWingate)少將誤將緬甸翻譯口中的“chinthe”(緬甸語獅子之意)誤會成“親墩特”(Chindit)一詞。而一名記者在與溫蓋特談話后挑選出這個詞發(fā)表在了1943年5月的《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上。當這個錯誤被指出后,感覺自己成了愚蠢代名詞的溫蓋特勃然大怒,當然最后此事平安了事,而“親墩特”一詞也變得通用?!坝H墩特”一詞的真正含義是“長程滲透部隊”(1943年至44年)和隨后的“特種部隊”(一直到1945年初它被裁撤掉)。并沒有發(fā)現(xiàn)它被稱為“第3印度師”的記錄。另外,紅色滑翔機徽章被第二次遠征隊的幸存者一直佩戴,最晚甚至到了1952年。
圖中左下角(圖G3)是格羅斯特第10營的一名士兵,他佩戴第36步兵師的識別標,帽子背后帶有代表他所在的團的“背后徽章”,而肩章上展示著“Gloster”(格羅斯特)字樣的銘條。第36師的其他部隊則在叢林帽上師的識別標緊上方縫制團的標識章。圖G4這名1945年時第23印度步兵師第37旅廓爾喀步兵團第3/10營的少校戴叢林綠色通用常服軍帽,穿制式叢林襯衫。襯衫袖子上“釘”師的標志章,胸前則展示軍事十字獎章、印度通用服役獎章、1939年-45年星徽獎章和緬甸星徽獎章的略章以及一枚裝飾著的代表“戰(zhàn)況報告中受到表揚”標志的土黃色略章。全圖右下角的徽章為第5印度步兵師的“救火鈴”圖案識別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