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懶,是陽氣太“虛”了!先補腎,后補脾,把陽氣壓進骨子里

最近看到一些粉絲朋友的留言,說自己自從立秋以后啊,身上哪哪都不得勁,老覺得渾身沒勁兒,不想說話,吃飯也吃的不香,明明什么事都沒做,但是卻感覺累的喘不過氣……那我想跟這位朋友說的是啊,你并不是懶,而是因為陽氣太“虛”了!

過了立秋以后啊,這個自然界里面的陽氣就開始逐漸收斂,陰氣漸長,我們體內(nèi)的陽氣就會耗損的更快。我們說這個陽氣啊,就跟電動車的電一樣,電力充足,車就跑的快,電不夠的時候,雖然還能跑起來,但是怎么都跑不快。所以有些人總是懨懨的不想動彈,其實不是真的懶,只是動力不夠了而已。

那這個時候要怎么辦呢?要從兩個地方抓起,一個是腎,一個是脾。
先來說腎,中醫(yī)認(rèn)為啊,腎主一身陰陽,一個人的陽氣夠不夠用,主要看的就是腎陽充不充足,那如果腎陽虧虛,人就特別容易怕冷,精神也會變得萎靡不振,手腳冰涼,容易頭暈、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等等。那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考一個金匱腎氣丸了,金匱腎氣丸可以溫助腎陽,幫助調(diào)理這些癥狀。

但是光靠一個金匱腎氣丸還不夠,還要照顧到脾。因為我們說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我們的腎陽呢,需要靠脾胃去化生精微之氣來源源不斷的補充。所以如果脾陽不足,脾胃的運化能力也會隨之減弱,氣血生化無源,陽氣也得不到補充,你光靠外力去補,是沒什么效果的。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說用了金匱腎氣丸之后效果不太好的緣故了。

那這時我們可以在金匱腎氣丸的基礎(chǔ)上,再去搭配一個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散寒,調(diào)和脾胃的效果,可以幫助脾胃的運化功能恢復(fù)正常。像這樣先后天同調(diào),脾腎同補,對于腎陽虛的人來說呢,就有比較好的調(diào)理作用了。

當(dāng)然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建議大家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再參考用藥,切勿隨意亂用!我是賈醫(yī)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