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簡直就是傳奇般的存在,武則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
武則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沒有被盜的原因是找不著,而武則天的陵墓是人們明知道它在那卻愣是干不開,其堅固程度可想而知。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是國力強盛的盛唐時期,而這也造就了這個陵墓的宏大,說它是歷代皇陵之首也不為過。也正是乾陵的雄偉富麗,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也讓梁山從未消停過。
對于很多人來說,乾陵簡直就是傳奇般的存在,因為這座陵墓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葬有兩位皇帝的陵墓,即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地方。
唐代的帝王十分對于陵寢的保護十分重視,唐代帝王還設(shè)有專門看管陵園的官員,為了確保陵墓的安全,唐代的統(tǒng)治者還在陵園外面駐扎了軍隊,唐玄宗和唐懿宗還親自去拜謁過乾陵,還規(guī)定了公卿尋陵制度,陵墓的外觀也十分受到重視,唐朝各個陵墓外面還會種植柏樹,因而乾陵也叫“柏城”。
而據(jù)《宣室志》記載唐代有個人拜謁過乾陵之后,曾做夢夢到過乾陵的盛況,里面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栩栩如生地站在他面前,但是經(jīng)歷百余年乾陵依舊樣貌如新,可見當時統(tǒng)治者對于它的重視程度。
但是在黃巢起義之后,關(guān)中地區(qū)淪為戰(zhàn)場,唐昭宗天祐元年,朱溫毀壞長安城,第二年又有了“盜焚乾陵下宮”的時間,而在五代戰(zhàn)亂時期,又有盜墓賊溫韜,但是始終沒有找到乾陵的大門。
民國初年的時候,當時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很多人都想通過盜墓來發(fā)財,當時的國民黨軍官孫連仲為了能夠把乾陵的財寶給據(jù)為己有,派出了很多人前去盜掘乾陵,在獲得了乾陵的準確位置以后又派大量的軍隊把乾陵團團的圍住,然后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在乾陵附近開展軍事行動,并且派人在乾陵的周圍埋藏了大量的炸藥,把乾陵附近炸的一片稀巴爛,最終引起了乾陵上空的環(huán)境驟變,引起了雷雨交加的景象,也就放棄了這個盜墓的行動。
乾陵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被無數(shù)人惦記過,被四十多萬人挖掘?qū)ふ疫^,連梁山都干塌了一半?yún)s因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開,卻是在1958年被幾個農(nóng)民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了。
1958年,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梁山旁邊一條名為西蘭的公路需要進行修理,而一般干這種苦力活的都是農(nóng)民工干,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頭,剛好附近就是埋葬著武則天的梁山,幾個農(nóng)民就地取材,直接對著梁山就是一通炸。
11月27日下午,賀社社和幾個同鄉(xiāng)按照往常的規(guī)章流程在無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開采石頭,剛開始還比較順利,爆炸產(chǎn)生出來的石頭被運走填補公路,當點燃了第三包炸藥的時候,炸出來的突然不光是石頭了,還有條狀的石頭,而且數(shù)量還不少,這明顯不是天然形成的石頭,而是人為的。
賀社社和幾個人先是愣了愣,隨即趕緊把石頭拿起來查看了起來,果然,這些條狀石頭上面除了有人為雕刻的痕跡,還有字跡,再一想這梁山正是埋葬武則天的地方,幾個農(nóng)民當即一愣,都驚呼這該不會是瞎貓碰著死耗子炸到武則天的墓穴了吧?
但是這件事得到了乾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畢竟近千年來被盜墓賊垂涎欲滴的乾陵大門,終于有能被發(fā)掘到了,于是派了一位楊姓干部專門負責勘察乾陵墓道的問題,最終楊姓干部在陜西省相關(guān)的考古專家到來以后成立了專業(yè)的乾陵發(fā)掘委員會
1960年4月3日開始發(fā)掘乾陵地宮墓道。
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經(jīng)過挖掘發(fā)現(xiàn):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
且其情況大致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斷定,被炸開的就是武則天的陵墓。
非常值得慶幸的是,專家們在山體周圍并沒有發(fā)現(xiàn)盜洞,甚至連人為工具留下的痕跡都沒有找到,所以可以斷定武則天陵墓是沒有被人盜竊過的。
鑒于武則天陵墓沒有被挖掘,我們也只能是做一個大概的猜測,根據(jù)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連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響,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經(jīng)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寶藏最少有五百噸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寶藏都是當朝當代最為稀有的物品。
50年代至今,乾陵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保護,1961年,乾陵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成立了乾陵博物館,收藏乾陵文物達四千件,1987年修整了乾陵神道,隨著旅游業(yè)和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乾陵被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所關(guān)注,對于文物的保護意識也大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