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出行更心安和諧 車主乘客可以怎么做?
2022年12月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主題為“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
當天,嘀嗒出行啟動主題為“共建三方安全觀,安全要靠你我他”共塑行動,倡導平臺、用戶、行業(yè)各方形成合力,共塑共創(chuàng)安全文明的新出行之路,并倡導每位用戶都做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

同時,嘀嗒出行當天還發(fā)布了《新出行三方安全觀用戶實操手冊》,從行前、行中到行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為順風車車主乘客分別提供了全面、詳實具體的三方安全觀行動指導。
而作為乘客落實三方安全觀的一環(huán),嘀嗒出行近期還上線了安全帶智能提醒,乘客點擊確認上車后,將自動收到嘀嗒出行App彈窗提醒和語音提示,提醒乘客無論前排后排,都要系好安全帶。
新出行三方安全觀實操手冊: 十六條提示涵蓋行前行中行后各環(huán)節(jié)
嘀嗒出行在《新出行三方安全觀用戶實操手冊》中,面向車主和乘客分別提供了八條具體實用的安全小貼士,以助力每位用戶更清晰了解如何落實新出行三方安全觀,輕松做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



《實操手冊》提醒乘客做到以下八點:
上車前查看車主信息核驗卡,確保人車相符
拒絕線下交易,確?;诰€上行程的安全護航、行程保險能夠生效,杜絕車主違規(guī)多拼
添加安全聯(lián)系人,保障自身與平臺之間不斷聯(lián)
上車后及時點擊確認上車,確保行程保險生效
一鍵分享行程,讓親友能實時查看行程軌跡
開啟行程錄音,一旦遇到事故糾紛作為證據(jù),助力快速解決問題
開啟軌跡偏移預警,讓平臺根據(jù)算法監(jiān)測位置偏移和高危場景等,及時保障車乘安全
后排系好安全帶,乘客點擊確認上車后,接收App彈窗提醒和語音提示,及時系好安全帶
同時,《實操手冊》提醒車主做到以下八點:



接單前人臉識別,避免非本人接單
填寫安全聯(lián)系人,讓親友能第一時間獲悉自身安全狀態(tài)
拒絕線下交易,保障訂單能獲得平臺提供的保險及各項安全保障
拒絕物品托運,面對乘客的物品托運需求,車主務必拒絕接單
分享行程,讓親友實時查看自身當前位置,目的地距離和預計到達時間
開啟行程錄音,如遇合乘糾紛,車主可向平臺申請核查錄音內(nèi)容,錄音可作為證據(jù)
軌跡偏移預警,車主確保全程打開App,并按導航路線行駛
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車主同時提醒乘客開車門前注意后方來車
平臺全方位落實安全責任 用戶做好自己安全第一責任人
2019年,嘀嗒出行首次提出順風車“出行三方安全觀”,即作為平等互助的非商業(yè)出行的參與者,車主和乘客是平等的民事法律關(guān)系主體,順風車平臺、車主和乘客均須承擔各自安全責任。
嘀嗒順風車平臺從嚴格準入、行前預防、行程中保護、行后監(jiān)管到平臺安全支撐五大領(lǐng)域,全方位落實安全責任,為用戶提供堅實安全保障。同時,車主和乘客應熟悉并提前做好安全功能設置,遵守平臺順風車合乘公約、行為分、信用分制度等安全相關(guān)規(guī)則、在合乘中禮讓包容,有效避免糾紛。
過去三年,嘀嗒出行在強化用戶的出行安全責任意識方面常抓不懈,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從每年交通安全日的聯(lián)合公益倡議,安全生產(chǎn)月的用戶安全體驗活動,到出行安全知識有獎挑戰(zhàn)、和“嘀嗒安全之道·安全小課堂”,用戶參與度持續(xù)提升。
以“嘀嗒安全之道”首期“系好安全帶”活動為例,通過致全體用戶倡議書、話題互動、安全小課堂等系列形式,共吸引超40萬名網(wǎng)友參與。

同時,出行安全知識挑戰(zhàn)賽目前已舉辦兩期,共計吸引超過3.5萬名用戶完成深度答題,其中滿分用戶近1.25萬人,均獲“嘀嗒安全達人”徽章。
嘀嗒出行負責人表示,公眾出行安全意識提升是長期工程,而做好自己的第一安全責任人,落實新出行三方安全觀將是核心要義。今后,嘀嗒將開創(chuàng)更多喜聞樂見的形式,聯(lián)動更多相關(guān)方,共創(chuàng)共塑移動出行時代的新出行安全觀,更立體地構(gòu)筑新時代下的出行安全守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