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一種以心血管系統(tǒng)紊亂為主要表現(xiàn)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屬于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常見的癥狀:心悸、胸痛、胸悶,胸憋、氣短,同時伴有失眠、煩躁、緊張、焦慮、情緒低落、壓抑等。大多發(fā)生于青壯年,20歲~40歲者最多,也可見于高中級白領、空巢患病中老年人、心梗中風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多見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檢查時無明顯發(fā)現(xiàn)。
為什么心臟神經官能癥會心慌氣短,胸前疼痛,胸悶,心跳加速,頭暈頭疼?
? ? ? ?心臟神經官能癥由于植物神經紊亂導致,我們都知道植物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的。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比較廣泛,今天主要講分布于心臟左右兩側的交感神經,右側交感神經主要影響心率,主要分布于心臟右側和心室前壁。左側交感神經主要影響心肌收縮力,主要分布于心臟左側和心室后壁。心臟交感神經主要通過釋放神經遞質和心臟中相應的受體結合來調控心臟。副交感神經即迷走神經主要是支配心臟。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節(jié)后神經末稍釋放乙酰膽堿,這類遞質可與心肌細胞膜上的M型膽堿能受體結合,導致心率減慢(負性變時作用)、傳導減慢(負性變傳導性作用)等抑制性效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協(xié)調工作完成心血管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當兩者之前的平衡被打破就會引起心臟神經官能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經官能癥,也叫作植物神經紊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