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
一、任務群學習目標:
涉及到核心素養(yǎng)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在語言訓練、思維發(fā)展、審美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等方面意義較大,實用性較強。
學習任務群的目的:幫助學生初步接觸各種文學現(xiàn)象,認識社會、理解人生,豐富情感和審美體驗。通過各種文學作品、思想旨趣,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究、感悟,從而形成學生內在的精神定力,影響、豐富、完善學生的人格,形成個體獨特的審美觀、價值觀,使學生從實用性的語言學習走向可以影響他們終身發(fā)展的文學素養(yǎng)。
二、內容選擇:閱讀哪些類型的作品
文學作品在語文教材內容中涉及的文章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內容也很豐富。
比如:高一必修上的第一單元青春情懷、第二單元古詩詞文化傳承、第七單元寫景散文的民族審美心理。
文學作品最是卷帙浩繁,它們誕生于不同年代和地區(qū),不僅思想旨趣多樣,藝術水平也良莠不齊。因此,盡量閱讀有一定定評的文學作品,學生才能在有限的閱讀時間里獲得相對豐富而有益的滋養(yǎng)。
三、如何進行教學實踐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課標“教學提示”明確要求“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這里的情境,可以是真實任務帶來的情境、場景式學習包含的情境、虛擬情景形成的情境,也包括認知與情感結合的情境。
(二)以核心學習任務為總抓手
高中語文課改倡導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教學,從語文教材的編寫來說,這個大任務往往是單元核心學習任務。單元核心學習任務上接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下要統(tǒng)領單元各類學習活動。
(三)靈活設計教學
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機智、從學生的學情、認知風格、人格特質、社會信息技術、文本特征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等角度進行創(chuàng)意發(fā)揮
(四)引導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中實現(xiàn)深度學習
要做到四點:
一是要加強任務導向,把項目化學習的基本要素完整落實;
二是倡導學生主動參與,這種參與更多是以學科典型學習的方式,即以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方式進行;
三是任務、項目應當具有挑戰(zhàn)性,應當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引導思維的發(fā)展、情感的深化;
四是要重視本任務群學習的審美性特征。
(五)關注讀寫結合
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lián)通的,寫作任務是在單元大情境中生長的,這樣的設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和熱情,也能促進學生對經典文本的深度學習。
讀寫一體,內在的邏輯是指引學生從對于文本的閱讀認識到深度理解、思辨,形成理性思維,提升思維能力,再由思維到實踐,更加體現(xiàn)和考研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養(yǎng)。
引導學生寫文學評論、札記、嘗試文學創(chuàng)作
對于文學讀寫得個性化和語文課程的規(guī)定性可以采取的原則和做法:
1、劃出底線,放開上限(達到學習目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厘定)
2、保證基礎,鼓勵多樣(基本的文學知識,基本的中國文學樣式,基本的文學文本閱讀方法)
3、保證課堂,帶動課外
(六)體現(xiàn)時代感和開放性
要關注到“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對于“文學閱讀與寫作”等專屬任務群的貫通,無論是對任務群的各個單元,還是對必修與選擇性必修的相關任務群,都應用聯(lián)系的觀點整體思考教與學的問題。
對“文學閱讀與寫作”的當代性更應予以重視。
一是要具備當代意識,即使是古代詩文,也要關注其當代意義。
二是要加強與當代社會的聯(lián)系,高中語文學習也是這個年齡的青年參與當代語文生活的一種形式,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當代社會生活建立聯(lián)系。
三是不以教材篇目多少決定“當代”的分量,應當提倡“泛教材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