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想廢掉太子,為何未能成功,還被太子殺死?
作為劉宋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劉義隆開創(chuàng)了一項“歷史記錄”,他應該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被自己的兒子殺死的漢人皇帝。之前從太子劉劭的角度介紹過這個問題,那么另外一個問題來了,劉義隆并非傀儡皇帝,在朝中也有著自己的力量,他為何未能廢掉太子,反而遭到“反殺”呢?今天從宋文帝的角度來解析一下這段歷史。

一、父子反目
太子劉劭是宋文帝的嫡長子,劉義隆曾經(jīng)對這個繼承人寄予厚望,然而隨著太子的成年,父子兩人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在對外政策上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宋文帝劉義隆一直想要出兵北伐,收復黃河流域。對此,劉劭表示反對,他甚至公開指責主戰(zhàn)派的江湛、徐湛之,說道:“北伐敗辱,數(shù)州淪破,獨有斬江湛,可以謝天下。”
宋文帝卻說:“北伐自我意,不關(guān)二人也?!贝撕?,宋文帝想要調(diào)解太子與江湛的關(guān)系,讓“劉劭長子劉偉之娉江湛第三女”。然而這只是宋文帝的一廂情愿罷了,劉劭與江湛、徐湛之的關(guān)系勢同水火,一旦宋文帝駕崩,雙方必然會爆發(fā)激烈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爆發(fā)了所謂的巫蠱事件,事情牽連到了太子劉劭以及皇次子劉濬。

二、猶豫不決
宋文帝得知巫蠱事件后非常生氣,他就產(chǎn)生了廢儲的想法,密召侍中王僧綽商議,同時讓他搜求前朝的舊典,“撰漢魏以來廢諸王故事“。宋文帝看完王僧綽寫的文章后,就交給了江湛、徐湛之,商議新太子的人選。按照次序應該立皇三子、武陵王劉駿,可是宋文帝并不喜歡這個兒子,他鐘意的繼承人是第七子、建平王劉宏。
參與討論的江湛、徐湛之也是各懷心思,徐湛之想立皇六子、隨王劉誕,因為他的女兒是劉誕的王妃;江湛則想立立皇四子、南平王劉鑠,因為劉鑠是他的妹夫。三人的意見不統(tǒng)一,爭論了很長時間,王僧綽對宋文帝說道:“建立之事,仰由圣懷。臣謂唯宜速斷,不可稽緩。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愿以義割恩,略小不忍。不爾,便應坦懷如初,無煩疑論。“

三、深夜宮變
同時,王僧綽還說道:“事機雖密,易致宣廣,不可使難生慮表,取笑千載。“意思是說,這件事雖然機密,但還是容易泄露,所以要加以防備,可是宋文帝卻沒這個當回事。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凌晨,宋文帝與徐湛之密談了一夜。就在這個時候,太子劉劭率親信闖入宮中,將宋文帝、徐湛之當場殺死。
宋文帝劉義隆之死,可以說怪他自己,因為他搞錯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先廢太子,還是先確立新太子。當時,宋文帝已經(jīng)下定決心廢掉太子了,他猶豫的是新太子的人選。但是,舊太子不廢掉,又怎么立新太子呢?宋文帝盲目自信,沒把太子劉劭放在眼里,忽略了問題的關(guān)鍵?!爱敂嗖粩?,反而其亂“,這句話用在宋文帝的身上非常貼切。
參考資料:1.《宋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