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聲載道(成語寓意)
怨聲載道(成語寓意)
成語寓意
群眾的眼光是雪亮。執(zhí)政當(dāng)官之人,是否盡忠職守,為老百姓謀福利,還是官官相護,中飽私囊,奢侈腐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并記在心上。同時,群眾的力量又是不可估量的,就像不可估量海水的力量有多大。一旦為官者的行為達至民眾容忍度的極限,結(jié)果必是官逼民反。那么現(xiàn)成的一切還維持正常的秩序便岌岌可危。從群眾中來,了解民眾的心聲,顧及民眾的需要,對癥下藥,再把解決民眾問題的舉措帶到群眾中去。國泰民安,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運用示例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元·脫脫等《宋史·葉夢得傳》:"時旁郡糾民輸鏹就余京師,怨聲載道,獨潁昌賴夢得得免。"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安頓窮人》:"胡公文伯為蘇藩,禁開戲館,怨聲載道。"
現(xiàn)代·鄒韜奮《經(jīng)歷》:"國民黨用飯碗的威脅來強迫入黨,在大后方鬧得烏煙瘴氣,怨聲載道,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現(xiàn)代·蕭乾《嶺東的黑暗面》:"又如這次嶺東破壞公路,民眾怨聲載道。"
現(xiàn)代·唐浩明《曾國藩·黑雨》:"許多窮苦百姓買不起鹽,不得不吃淡食,十天半月不沾鹽味是常事。百姓怨聲載道。"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