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筆記:fMRI實驗設計

fMRI掃描、設計、處理的基本術語
1 SE:自旋回波(spin echo)脈沖序列。脈沖沖擊使得原本的訊號偏離(通常是偏離90/180),訊號隨后會恢復原來的方向,像回音一般。
2 GRE: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序列。
理解:若用操場上的跑者來比喻跑得有快有慢的自旋,精神上:
1)“自旋回波”采用的射頻脈沖可以將快的跑者與慢的跑者所在位置互換,但跑的方向不變,則快的跑者漸漸會追上慢的跑者而靠攏在一起,成了回波的最高峰。
2)“梯度回波”采用的梯度磁場反轉(zhuǎn)的方式,像是要求跑者在某個時間點反向跑,但此時因快而領先的跑者此時反而成了落后,慢的跑者反之;最后快的跑者追回慢的跑者而靠攏在一起,成了回波的最高峰。
二者都是結(jié)構成像打的脈沖。
3 TR:重復時間(repetition time)。兩次磁脈沖的間隔時間,決定了時間分辨率。越短分辨率越高。
4 TE:回波時間(echo time)。磁脈沖沖擊導致偏轉(zhuǎn)后回歸勻場的時間。越短說明信號越強。
5 EPI: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目前fMRI信號的采集方式。EPI必須結(jié)合特定的激發(fā)脈沖才能成為真正的MRI序列,如梯度回波平面成像(GRE-EPI)和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E-EPI)。通常情況下,GRE是3D像,SE是解剖像。
?
1掃描的三個面/位:
軸狀面/水平面/橫斷面,從頭頂?shù)斤B底的掃描,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的平面。
矢狀面:前后方向,從頭顱左側(cè)到右側(cè)進行掃描,將人體分成左、右兩部的縱切面。
冠狀面/額狀面:指左、右方向,從頭部前面到后面進行掃描,將人體分為前、后兩部的縱切面。

2 體素(Voxel)-像素(Pixel)
Pixel是二維平面圖的基本單位,Voxel由“Volume Pixel”一詞合并而成,是構成三維圖形的基本單位。Voxel代表空間分辨率。
?
3?矩陣(matrix),磁共振的矩陣可以為64*64——1024*1024;磁共振常用的矩陣為64*64(EPI);256*256(SE)。
?
4?視野(field of view,FOV):X軸、Y軸方向上實際成像區(qū)域的大小。也就是把大腦“框入”的實際面積。
?
5?空間分辨率(resolution):單個體素在X軸、Y軸、Z軸的大小。
層面方向的空間分辨率=層厚
頻率編碼方向的空間分辨率=頻率方向的FOV除以頻率方向的Matrix
相位編碼方向的空間分辨=相位編碼的FOV除以相位方向的Matrix。
?
FOV、Matrix、層厚與Resolution之間的關系:
FOV不變,矩陣越大,XY平面的空間分辨率越高;
矩陣不變,FOV越大,XY平面的空間分辨率越低;
層厚越厚,層面選擇方向的空間分辨率越低。
?

fMRI實驗設計的術語
1 condition:一種實驗的操作任務或刺激種類,可以有一個或幾個(相當于實驗心理學中的“水平”);
2 Trial:一個刺激單元;
3 Block:由多個刺激組成的獨立組塊;
4 Run/Scan:一次連續(xù)不間斷地掃描;
5 Session:一名被試在一天內(nèi)進行的所有掃描(注意,SPM中的Session等同于AFNI中的Run)。
?

常見的實驗設計模式
一、組塊設計(block design)
Block設計有兩種類型:
1,單任務設計:一個實驗水平和一個基線水平
2,多任務設計:多個水平,通常要避免順序效應和被試預期帶來的影響。當檢測的腦區(qū)是較早進化的(如枕葉),由于其更為經(jīng)濟(活動時耗氧少,波動?。枰B續(xù)多個trail來降噪。
其優(yōu)點是:
1,對于激活有很好的檢測力;
2,分析方法簡單。
缺點是:
1,對信號漂移敏感。由于磁共振設備中存在熱噪音,最好在設計block時將周期疊加(一個周期=實驗周期+熱周期),即待到熱噪音影響消退時再次開始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
2,無法避免被試的預期和訓練中策略的形成對研究的影響(被試回對任務產(chǎn)生適應)。
3,不斷重復的刺激容易導致被試血動學反應衰退(神經(jīng)元細胞也會產(chǎn)生適應)。
4,疲勞效應難以在不同類型的刺激中平衡。
5,許多實驗任務無法使用block設計實現(xiàn)。
6,無法良好地估計血流動力學反應(hemodynamic response function,HRF)。
二、事件相關設計(event-related design)
事件相關設計的特點是:
1,同類刺激引起的血氧反應相似。
2,刺激和反應鎖時(time-locked)。
關于鎖時:http://52brain.com/thread-9163-1-2.html
3,疊加平均后,局部血氧反應信噪比良好。
4,n次平均后,信噪比提高n倍,復讀信噪比提高√n倍。
5,多種刺激隨機呈現(xiàn),消除預期效應。
6,可獲得不同刺激類型和行為反應類型的成像。
事件相關設計的類型:
1,慢事件相關,刺激間隔可固定,間隔至少12s使得反應不重疊,。慢事件相關的數(shù)據(jù)分析相對比較簡單,其缺點是掃描時間長,可能存在預期效應。
2,快事件相關,刺激快速呈現(xiàn),BOLD信號重疊??焓录嚓P要求數(shù)據(jù)符合線性、時不變(事件與之后的BOLD反應的時間間隔固定),trail之間的間隔要保證掃描與任務處于同一間隔內(nèi),被試反應后進入下一個trail的時間=TR的整數(shù)倍-實際反應時。如果含有多個試次或刺激類型的實驗,除了顧及間隔為TR的整數(shù)倍,還需要考慮不同刺激的順序和時間間隔(偽隨機時間抖動,即Jittered偽隨機。抖動設計是為了防止被試根據(jù)時間間隔反應)。其優(yōu)點是掃描時間短,可以避免預期效應;缺點是數(shù)據(jù)分析復雜(但有現(xiàn)成的軟件)。
事件相關設計的優(yōu)點是:
1,有利于準確地估計血液動力學反應模式(HRF);
2,有利于精確區(qū)分認知過程中的各種加工成分;
3,多種刺激隨機呈現(xiàn),消除預期效應;
4,有利于fMRI實驗的事后分析。
缺點是:
1,較低的激活檢驗能力;
2,數(shù)據(jù)分析較復雜。
筆記來源:西南大學心理學部社會認知神經(jīng)科學研究進展-馮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