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來一場關于心的馬殺雞

大家晚上好!
今天和大家聊聊夏目漱石的:《心》。
這本書故事含量較低,大家伙見諒。
老師(せんせい)
所謂老師,只不過是作者筆下的一個角色,并不真是他的老師,而是他第一眼就覺得這人得被我叫做老師啊,然后就一直叫人家老師了。
倆人相識是在大眾浴場,就是海邊,倆人擱那兒游泳認識了。主角完全不認識對方,且當時還在讀高中,心倒是很大。
不過,這就是一些同類人群的相吸作用吧。
認識了老師之后,他一直會去找老師聊天,讓他解答困惑。老師表示不解,我一個人都不想認識,你為什么要硬貼上來?
我也表示不解,人家夫妻二人生活,你干嘛硬貼上去?
總之,兩人關系越來越好,但“我”對于老師的謎題倒越來越多。問師母呢,師母也只是說到她也不知道。
老師每周六都去上墳,而且不允許任何人跟著;而師母又在聊起兩人的事時頻頻落淚,“我”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
后來,父親病重。但回家一看,好像又沒那么重。講給老師聽,老師說,最好趕緊把遺產繼承的問題解決一下。
我深表贊同,遺產繼承可麻煩了。
“我”卻表示不解,說現(xiàn)在看著精神還挺好,就提遺產的問題也太怪了,好像咒他死一樣。
父親(お父さん)
父親病重但精神似乎還好的時候,只有主角一人回家,等到再次昏倒時,才喚來在外打工的哥哥和妹夫。
父親是個平凡的父親,他別的沒什么,就是有點愛面子。前腳還說著要恭賀次子大學畢業(yè),宴請賓客。而就在這個關口,他昏倒。
“我”也是僥幸逃過一劫,哥哥倒和我說他當時大學畢業(yè)尷尬死了。
病重的父親當時有一個愿望是希望“我”盡快找到工作,但“我”自己卻并不著急。也不是不著急,是仍舊迷茫于要做什么。
可惜的是到最后,主角也還是沒有找到工作?;蛘哒f,在這本書的篇幅里沒有。
在父親病危期間,主角好不容易收到了老師的來信,一看,哦豁,遺書。
好家伙,他開始連夜趕回東京,心中祈求自己的父親能多活幾日。
遺書
遺書中是老師的自白,關于他如何如此孤僻,不愿意工作,和夫人二人慘淡經營之事。
這封遺書也是老師一生中心的變化。正如標題所說,對心的馬殺雞,多少有些折磨人。
一場事故讓他失去雙親,富裕的家庭和遺產卻因為他輕信叔叔而被耗了大半。待他脫身而出時,已無力回天。
他雖還是分到一筆不錯的現(xiàn)金,但總之是失去了相信他人的能力。他所相信的叔叔怎么對他這樣!
后來,他在讀大學的期間一個人在外租房,倒也還不錯。
但好友K又大難臨頭,他做決定比較決絕,不給自己留后路,結果是落了個狗都嫌的下場。
由于他所學的東西不被家人認可,他只能自己打工賺錢讀書。見友人心灰意冷,老師便邀請他一同入住。
不住還好,一住住出問題來了。
老師本就傾心房東家的小姐,只是一直羞于表達,未能說出口。友人入住后,倆人漸漸熟絡倒是開始把他給忘了。
更炸毛的是,友人說他似乎愛上了小姐,前來找他商量。
他砰地一下更是炸開了,但他又不如友人坦率,沒說出自己先愛上了小姐。
但他又不愿意放手,于是找準機會和老板娘說出了自己的心意,與小姐定親。但他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沒有和友人說,大概很害怕吧??
總之,四個人的房子里,友人K是最后知道真相的人。眼淚簌簌,深受打擊(這部分我編的)。
總之,K自殺了。
老師迎娶了小姐,卻并未過上舒心的生活。
一方面,他不愿意再相信世人,親叔叔為了錢什么都能做。另一方面,他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也是這樣的人,他一直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友人。
一來二去,他性格孤僻還不愿意去上班。狠狠羨慕一波富二代。夫人雖然著急,卻也沒有什么辦法,倆人倒是一直恩愛。
思前想后,老師決定去死。留下這封遺書給了他的知心好友。
總體評價:
閱讀體驗很好,很流暢,文風也很舒服,確實是大師作品。
情感的細膩描寫很好,我多少能理解這種孤獨,所以也可以說很有代入感。
這種一步一步走向心的故事真的很能打動人。最后分享一句摘抄:
我們生在這個充滿自由、獨立和自我的年代,所付出的代價大概就是人人都得嘗到這種孤獨。
時至今日,我們也沒有解決孤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