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了就不能懷孕了嗎?

宮腔粘連是由于妊娠或非妊娠子宮的創(chuàng)傷,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使宮腔部分或全部閉塞從而導致月經異常、不孕或反復流產等,其本質是內膜纖維化。任何引起子宮內膜破壞的因素都可引起宮腔粘連,其中,與妊娠有關的因素約占91%。
宮腔粘連是如何形成的?
宮腔在正常狀態(tài)下是有子宮內膜保護的,加之每個月一次的月經來潮帶來子宮內膜剝脫,使宮腔內長期保持光滑面,因此,宮腔平時狀態(tài)下即使是前后壁緊貼,也并不會粘連。
當外在的各種誘因,使宮腔的內膜功能層受到損傷,這種損傷使部分功能層不能再生長內膜,宮腔內沒有內膜的保護作用,粗糙的創(chuàng)面與創(chuàng)面緊貼在一起,就容易形成瘢痕而出現粘連了。
正如,我們的手指與手指之間,正因為有光滑的皮膚隔離,才會使手指之間不會粘連。當手指被燙傷后,皮膚就會受到破壞,此時,光滑的皮膚不復存在,手指與手指之間的創(chuàng)面就會出現粘連、攣縮。
其實,宮腔里的創(chuàng)面和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的瘢痕,形成粘連攣縮和上面所描述的燙傷的手指情況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平時很難以肉眼觀察到其變化,而不能想象它的存在。
導致宮腔粘連的原因
(1)宮腔操作史
妊娠因素:這個因素占宮腔粘連原因的91%。與妊娠有關的宮腔手術如早孕負壓吸宮術、中孕鉗刮術、產后出血刮宮術和自然流產刮宮術等。這可能是由于妊娠子宮的內膜功能層更容易被損傷,而導致子宮壁互相粘著,形成永久性的粘連。
非妊娠因素:子宮肌瘤剔除術(進入宮腔)、宮腔鏡下粘膜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縱隔切除術等破壞了子宮內膜的基底層,使子宮肌層暴露于宮腔內,導致宮壁粘連。
(2)宮腔炎癥感染
宮內感染結核、絕經后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宮腔操作術后繼發(fā)感染、產褥期感染、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術后引起繼發(fā)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宮腔粘連。
(3)醫(yī)源性因素
人為地破壞子宮內膜基底層,使之出現宮腔粘連。如:子宮內膜電切除術后、宮腔內微波、冷凍、化學藥物治療及局部放射治療后。這些方法主要用于治療月經過多和腫瘤,可人為地引起宮腔粘連。
宮腔粘連有哪些臨床表現
如果宮腔粘連的部位和程度不一樣,臨床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主要癥狀為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后出現閉經、月經過少、周期性腹痛、繼發(fā)不孕和反復流產等。
宮腔粘連嚴重或完全粘連者,可出現閉經,閉經時間長短不一,且用雌孕激素治療都不引起撤退性出血。宮腔部分粘連者,則表現為月經過少,但月經周期可以正常。如果是宮頸粘連或子宮下段粘連者,可出現周期性腹痛,因為積聚于宮腔上段的月經血無法通過下段或宮頸排出。
當然,由于宮腔粘連破壞子宮內膜,子宮腔容積減小,影響胚胎正常著床,易導致反復流產。有些宮腔粘連會引起輸卵管開口處粘連堵塞,導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