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BC03:怒江源夜奔,唐古拉

JYBC03:怒江源夜奔,唐古拉
?@真實探索稅曉潔?攝影?并文

望眼欲穿中,黑暗不知不覺淹沒了一切。
中科院劉少創(chuàng)博士以及弟弟干都索那、哥哥羅布才仁等幾位藏族兄弟,總是沒有蹤影。??????

風也停了,一切似乎已經凝固,時間似乎都停止了。
這是在唐古拉山脈南麓將美爾山下海拔5000多米的怒江源頭,從冰川返回后,我們三輛摩托車走散了。

先是我和哥哥羅布才仁返回老胡的留守點,不見劉博士和弟弟干都索那。
兩位藏胞返回冰川尋找。
我和老胡繼續(xù)留守。

結果,事情越來越糟,這天一黑,失去參照物,就別說不僅是救人,自救也成為問題。
本來,天色尚亮的時候,我們看見一兩公里以外有個牧民作為夏季牧點的土房子,還計劃過晚上就把那里作為營地。

可直到天黑以后,我和老胡才都意識到犯了一個錯誤:
我倆應該在天黑以前到達那座土房子,而不是在此滿懷幻想的坐等。
到那房子,哪怕燒上一堆火,也能給他們指點方向。天這一黑,河邊坐等的我們和現在不知何方的他們,在黑暗中都失去了參照物,都和瞎子差不多了。

問題就在于,我和老胡一直總幻想著他們很快就會回來,想著再等一會。結果,仿佛在一瞬間,那房子就被黑夜吞噬,什么都看不見了。
更加糟糕的是,因為計劃里一天就可以來回,我們既沒有帶帳篷也沒有帶睡袋。連食品也只是帶了兩頓干糧?,F在,在這5000多米的荒原,怎么過夜?這樣的高度,隨隨便便凍死個人,那一點也不奇怪。
但是,此時我和老胡這時候再去找那土房子,也已經不可能。

在這漆黑的高原之夜,沒有參照物,誰也不能肯定就一走一個準,運氣就能那么好,能順利找到那土房子。
朝著估計的方向冒險一直走一直走,哪怕錯個幾米,走過了,都可能一晚上“鬼打墻”,只會走向更遙遠的險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這5000多米的高原。
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無異于自殺。在這漆黑的暗夜,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致命。
這時候,唯一可靠的參照物,就是身邊依稀可見的河流了。
能讓我們度過高原寒夜的希望,只能是順河兒下,去找我們上來的時候遇到過的河邊一戶人家。
那戶人家房子離河邊很近,有狗,牲口卷也在河邊,順著河流走,準能找到。

幾位總不見歸來,可能性無非有兩種:
一是他們已經匯合,正在一起往下走,這是最樂觀的狀態(tài)。但即使他們走到這里和我們匯合,仍然要面臨怎么過夜的問題;
二是劉博士和弟弟或者車又壞了或者摔了或者掉冰裂逢里了或者迷路了,總之是遇險了。
這樣,按時間算,哥哥羅布才仁他們找到他們的可能性很小,他們仍是失散狀態(tài)。真發(fā)生什么意外,后果難以預料。

我和老胡冷靜下來分析:在此坐等,已經毫無意義,不但我倆有凍病凍死的危險,他們真有意外的話,也于事無補,最佳的辦法是留個紙條告知,先走到那戶人家再說,遂決定順水而下。
紙條上約定,次日中午十二點如果還不見他們蹤影,我們就想辦法上公路去求援。
這樣,他們今晚順利抵達的話,能看到紙條也趕到那戶人家,那是最好。
如果真有什么意外,我們計劃,只要能找到那戶人家,到約定時間仍不見他們蹤影的話,一個人就和這戶人家一起騎馬回來尋找;另一人想辦法趕到公路上去向外界求援。

打著手電筒找了一塊石頭把紙條仔細壓在摩托車上,免得被風吹跑。晚上九點半的樣子,我和老胡深一腳淺一腳開拔。
當時我和老胡估計兩三個或者三四個小時就能走到。后來的事實證明,我們都高估了自己的徒步速度,也高估了自己的判斷能力。
結果是,這一走,一直走到黎明,我們也沒走到哪戶人家。事后分析,產生誤判的原因是,來到時候是摩托車,走走停停怎么也要比徒步快很多,畢竟機械化;再一個白天方向明確,很多路段能離開河走捷徑,夜里我倆就只能老老實實沿著河,曲里拐彎繞,多出不少距離。再就是海拔畢竟五千米,怎么也走不快。
事實上,我們從開始的每半個小時休息一次走到每五分鐘就要休息一次。

走到后半夜,一停下來就能睡著。我們便輪流值勤,只能一個人睡一個人醒。
要是兩個人都睡過去了,那就有可能真的就永遠醒不了了。
頂多只能睡過十多分鐘,這天晚上,兩個人的鞋子還都是濕的,最擔心的是腳,走起來還好說,休息前和休息后都要多晃幾下,看看是不是和鞋子凍一起了。
天色漸漸變亮的時候,我們都有點快撐不住了。
找到一個擋風的土坎,進行了最長的一次休息,大膽睡了將近一個小時。起來跌跌撞撞繼續(xù)前進,天亮后,又走了一個多小時,才終于看到了那戶人家。
按時間計算,我們走了八個半小時。
老胡后來說,一直有一只狼跟著我們,我倒是沒怎么在意,回想起來,后半夜休息的時候,感覺旁邊是一直有動靜,下意識里,一直沒讓那個手搖發(fā)電的手電筒熄滅過。在我和老胡的手電筒電池,包括相機閃光燈、手柄里的電池都耗盡之后,真多虧還有這這備用的“先進武器”。
看到那戶人家的時候,精神一松懈,雙腿雙腳一下子沉重很多,似乎一步也走不動了。人家在對岸,我們都沒有趟水過河的勇氣和力氣了。
呼喊了很長時間,對岸的人家終于發(fā)現了我們。

一個小伙子騎馬過河來接我們。
分兩次把我們渡過了河。
進了土屋,主人是一個精干慈祥的老頭,71歲的薩卓。從坐上卡墊,喝了三杯酥油茶,到我身子一歪進入夢鄉(xiāng),前后不超過五分鐘。
睡夢里,我想吃油條。一醒來,面前就擺了一大盆香噴噴的油餅。

無以為謝,只有給這家人多拍幾張照片。
老胡還專門拿出了120,拍了幾張“大片”。

離約定時間差十多分鐘,我們聽見了摩托車聲,他們回來了。
只能說,感謝老天。

這天晚上,沒有什么大風,也沒有雨,沒有雪。除了大家都說凍慘了,均安然無恙。

這條河就這么有驚無險的“拿下了”,雖然走散了,但重要的數據劉博士都測到了,源頭幾個重要位置,照片我們也都拍了。

2007年9月18日,劉少創(chuàng)研究員在拉薩接受新華社駐藏記者顏園園專訪時說,這次運用遙感技術對國際河流怒江進行測量并結合實地考察后初步證實,怒江源頭在西藏安多縣境內唐古拉山脈中部的將美爾山,長度比大多數資料記載的數據延長了數百公里。

????此前兩天,《十堰晚報》刊發(fā)了我們到那曲后我連夜寫完的新聞稿《中國科學家確定怒江源頭》。從見報日期看,比新華社早了兩天。對我個人而言,這次采訪一個最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
在野外,永遠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

附存:
當年的新聞原稿
中國科學家重測世界大河,確定國際河流怒江源頭
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劉少創(chuàng)研究員帶領的一支科學考察隊2007年9月13日到達西藏安多縣境內唐古拉山脈中部的將美爾山,實地考察兩天后,劉少創(chuàng)研究員在這里確認了怒江源頭。
?“怒江究竟發(fā)源在那里,長期以來人們莫衷一是,含糊不清。這次運用遙感技術結合實地考察,揭開了神秘面紗,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 劉少創(chuàng)研究員興奮的對本報記者說?!?strong>這次確定怒江源頭,具體的研究手段是通過衛(wèi)星遙感影像分析,結合實地考察驗證?!?/p>
怒江是一條的重要國際河流,自青藏高原發(fā)源后,九曲回腸,在云南流入緬甸后改稱薩爾溫江。
記者在現場看到,匯集在一片寬谷的源區(qū)水量已很豐富,能輕易浮起一條漂流船。冰冷清澈的怒江最初水流,主要來自兩側的冰川。劉少創(chuàng)研究員指著其中最大的一條說:“這條冰川就是怒江正源”。
劉少創(chuàng)是一位著名的探險家,曾獨自徒步到達北極點,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近年來,他運用現代科技刷新了世界許多大河的數據,取得了輝煌成果。
根據他的研究成果,黃河長度為5778公里,比法定長度長出314公里;黑龍江長度為5498公里,應列入世界5000公里長河之列。長江全長6236公里,名列世界第三。
在今年的《中國國家地理》6月號上,劉少創(chuàng)公布了世界上10條超過和接近5000公里的大河的準確長度:其中尼羅河全長7088公里,為世界第一長河;亞馬遜全長6575公里,名列第二。這一結果,結束了人類對哪條河是世界第一長河這一問題的困擾。
本次怒江尋源可謂艱苦卓絕。13日天公作美,艷陽高照,但考察隊租用的當地藏族同胞的三輛摩托車不時發(fā)生故障,抵達源區(qū)冰川時已近黃昏。天黑后,分頭工作的人員走散。當夜,記者與攝影師胡宗平,徒步八個半小時才走到一戶人家,氣溫冷到零下10度,在海拔5000多米的荒原跋涉,苦不堪言。好在天氣繼續(xù)晴好,一夜無風無雪,均有驚無險,14日下午1時許,隊伍重又會合,當夜,這支科考隊安抵西藏那曲。
稍事休整后,按照計劃,他們還將奔赴西藏阿里高原尋找雅魯藏布江、印度河及恒河之源。預計為期一個月的野外考察結束后,經進一步的比較測算,這些世界著名大河源頭的準確位置和長度數據將適時發(fā)布。
本報記者將全程見證這次考察,后續(xù)報道將陸續(xù)發(fā)回。?
背景資料:
?
河流名稱
源頭位置
河口
長度
河流名稱
源頭位置
河口
長度
尼羅河
發(fā)源于盧旺達的Nyungwe森林
經度?29°21′30″E
緯度?2°19′35″S
高程?2593米
地中海
7088公里
黃河
發(fā)源于中國青藏高原,上游為拉浪情曲
經度?96°20′23″E
緯度?34°29′37″N
高程?4852米
渤海灣
5778公里
亞馬遜
發(fā)源于秘魯的Nevado Mismi雪山
經度?71°41′36″W
緯度?15°30′13″S
高程?5189米
大西洋
6575公里
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發(fā)源于中國新疆的忙代恰大坂
經度?89°58′17″E
緯度?47°52′32″N
高程?2916米
鄂比灣
5525公里
長江
發(fā)源于中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
經度?94°35′54″E
緯度?32°43′54″N
高程?5042米
東海
6236公里
黑龍江
發(fā)源于蒙古東部的肯特拉山脈南側
經度?109°10′30″E
緯度?48°47′07″N
高程?2016米
韃靼海峽
5498公里
密西西比河-密蘇里河
發(fā)源于美國西北部,上游為Hell Roaring Creek
經度?111°32′54″W
緯度?44°32′18″N
高程?3692米
墨西哥灣
6084公里
剛果河(扎伊爾河)
發(fā)源于贊比亞東部,上游為謙比西河
經度?31°07′58″E
緯度?9°22′04″S
高程?1580米
大西洋
5118公里
葉尼塞河
發(fā)源于蒙古西部,上游為伊德爾河
經度?97°58′25″E
緯度?47°54′38″N
高程?2711米
北冰洋
5816公里
瀾滄江-湄公河
發(fā)源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吉富山
經度?94°40′52″E
緯度?33°45′48″N
高程?5200米
南中國海
4909公里
?
?歡迎欣賞:現場視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