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上了鎖的香煙

泰國是目前世界上執(zhí)行禁煙措施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公共場所的全面禁煙令,使得許多泰國煙民想抽煙時,往往像要干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一樣,專挑犄角旮旯走,以求避開旁人的目光。
抽煙的要小心翼翼,賣煙的則謹慎低調。在泰國的商場、超市以及便利店中,幾乎見不到擺到明面上來賣的香煙——盡管柜臺上可能有一張紙片,上面寫著“本店出售香煙”。事實上,從2005年起,泰國零售商店的香煙就不能公開擺上貨架了。比如遍布全泰國的7-11便利店,其香煙就統(tǒng)一置于一個貨架上,由可上鎖的金屬擋板將其擋得嚴嚴實實,隨買隨開,賣出之后立刻關閉。而其他商店要么把香煙收入箱子,要么裝進抽屜,還有蓋上一塊布遮掩的,頗像給香煙“上了一把鎖”。想買煙就要先“開鎖”,這樣的煙抽起來,不知道會不會讓人稍感壓抑。
香煙與“馬賽克”
在泰國電視臺所播放的國外電影、電視劇中,經常會見到“馬賽克”的身影。這倒并非說影片內容有問題,實際上除去血腥、暴力等少兒不宜的鏡頭打上馬賽克外,不少馬賽克與影片中出現的吸煙、喝酒等鏡頭有關。
如同當年美國考慮把有明顯吸煙鏡頭的影片列為限制級一樣,在泰國政府1955年頒布的《廣播法》中,就明令禁止電視屏幕上出現吸煙的鏡頭,違者處以重罰。其后隨著1987年相關法律的修訂和改進,煙草產品、煙草廣告也相繼在泰國的電視屏幕上消失。而對于引進的國外影片來講,片中要是出現吸煙、煙草的鏡頭,馬賽克就自然必不可少,就算是動畫片也不能例外。
比如泰國孩子喜歡看的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片中的毛利小五郎就經常煙不離手、酒不離口,等到泰國電視臺播出時,自然也就演變成了馬賽克不斷的場面,讓人啼笑皆非。同時這也從一方面說明:動畫片尚且如此嚴格,何況其他影片?所以每當看到泰國電視屏幕上吸煙的馬賽克場景,我會想起一些國產影視劇中對吸煙鏡頭的無遮無攔,觀眾對吸煙行為的熟視無睹。
于是,禁不住浮想聯翩:在香港的黑幫片中,經常見到黑幫大佬天天吞云吐霧,彰顯大哥氣概。如果要是影片引進到泰國,那么估計觀眾連黑幫大哥的臉都看不清楚——原因無他,因為一直在吸煙,所以大哥的臉便一直被籠罩在“馬賽克”下。
“丑陋”的煙盒
說到煙盒,就不得不說到中國。我國在2003年簽署了世衛(wèi)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2006年1月9日開始生效,在3年緩沖期后的2009年1月9日開始無條件履約。
但比較遺憾的是在履約后,估計只有少部分人注意到,以前印在煙盒側面的“吸煙有害健康”標語被移到了煙盒正面,改動微乎其微。為此中國還得到了一個尷尬的評語:“寧要漂亮的煙盒,不要公民的健康?!?/p>
當然,有“漂亮”的煙盒,自然就有“丑陋”的煙盒。如果說一句干巴巴的“吸煙有害健康”的口號,不能起到足夠的警示作用的話,那么泰國的煙盒,足以稱得上“丑陋”乃至于“恐怖”了,會讓吸煙者一看之下就產生強烈的不舒服之感。
關鍵就在于煙盒上除了標語之外的警示圖片。
自2005年3月起,泰國境內所出售的香煙,其外包裝上就有50%的面積用來印刷警示圖片以及各種標語,即便機場免稅商店內的進口香煙也不例外。
所以,凡是在泰國出售的香煙,其煙盒上都會印有讓人毛骨悚然的圖案:被煙熏黑的肺部器官;吸煙者焦黃參差的牙齒;潰爛壞死的咽喉;奄奄一息、全身插滿管子的吸煙者;吸二手煙被熏得嚎啕大哭的嬰兒……
而在圖案上則印有相關的字樣:吸煙致人死亡、吸煙導致肺癌等等,配合著觸目驚心的圖片,無形中就增加了說服力和震撼力,也使得本來想吸煙的人望而卻步,達到了控制煙民的目的。試想如果在朋友聚會或者用餐時,拿出這么一盒大煞風景的香煙,想必沒有幾個人會有吸煙的興致了。
這也算不上泰國獨創(chuàng)的禁煙手段,在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采取了類似的手段,比如加拿大等等。其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煙民數量減少。比如在泰國,有約1/5的人是煙民,這個比例在緩慢下降。
隨著這幾年來新的煙草制品管制法律法規(guī)的施行,泰國的控煙力度和措施也愈來愈嚴格,比如以前在一些海灘上抽煙是常見的事兒,不過2017年普吉府巴東海灘在清理過程中,掃除了近14萬個煙頭——于是沒幾個月,海灘禁煙令就出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