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賞析 江南 漢樂府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①田田②。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①何:多么。 ???????????????????
②田田:蓮葉新鮮碧綠貌。 ???????
?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在蓮葉的東邊嬉戲,魚在蓮葉的西邊嬉戲,魚在蓮葉的南邊嬉戲,魚在蓮葉的北邊嬉戲。
創(chuàng)作背景
《江南》是產(chǎn)生于漢代的一首采蓮歌。關(guān)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xué)界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一首情歌,“魚戲蓮葉”有暗喻男女歡愛的意思;也有人說這僅僅是寫勞動生活的快樂。
?
賞析
這首采蓮曲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詩的前三句是主體,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魚戲蓮葉間”,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體部分的三句,描繪江南采蓮風(fēng)光,實際著重于表現(xiàn)采蓮人的快樂。開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首先把讀者引入一個碧葉鮮麗、小舟穿行的畫面?!昂翁锾铩绷髀冻龈袊@、贊美的語氣,本身是帶有情緒的。雖然沒有寫人,人已在其中。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風(fēng)光,采蓮的人們自然免不了一場嬉鬧。何況,采蓮的活兒,習(xí)慣上總是由年輕的女孩子干的,她們平日拘束得緊,如今似鳥出籠,更兼結(jié)伴成群,欣喜活潑,自是如水蕩漾。然而詩在這里逗了一逗,卻不再寫下去,轉(zhuǎn)筆落到“魚戲蓮葉間”。開頭兩句之后,本該有人的“戲”,作者卻將它轉(zhuǎn)嫁為魚的“戲”。這就是移情的表現(xiàn)。但雖是寫魚,“戲”的情緒卻是從上二句流貫而來的。采蓮人的情趣自在其中。不過,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魚戲”也是實景,是一個完整畫面中的一部分。采蓮人本是快樂的,看到成群的魚兒倏忽往來,潛沉浮躍,似乎自己也同魚一樣,輕松活潑,自由自在,無掛無礙。
至此,詩意本已完足。后四句只是將“魚戲蓮葉間”逐一鋪展為魚戲蓮葉之東、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詩即索然無味。因為詩的功效,主要在于給讀者以美的感動。而“魚戲蓮葉間”一句,敘述的意味重于描寫,又是孤零零一句,實在無法造成足以感動讀者的濃郁氣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鋪排渲染。這四句詩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這么簡簡單單地東、西、南、北一路寫下來,卻讓讀者好像眼見到一群魚兒倏忽往來、輕靈活潑的樣子。第二,這種簡單的重復(fù),造成了明快的節(jié)奏感。因此詩的形象、情緒,不僅通過語言的意義作用呈現(xiàn)出來,而且在語言的節(jié)奏中流瀉出來。第三,一個簡單而完整的旋律,經(jīng)過歌唱、誦詠,會在人的感覺中形成自我重復(fù),長久地縈回不息。所以,有了這四句,魚群,也是采蓮人的活潑輕快,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當(dāng)詩人把采蓮人的快樂轉(zhuǎn)化為“魚樂”的時候,這種快樂就脫離了具體的背景和原因,成為一種單純的、空靈的情緒,達(dá)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作品本身并沒有正面描寫過一個人物,但從字里行間以及描繪的特定環(huán)境,都能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也可窺見歌者的心態(tài)。這種含而不露的藝術(shù)手法,非常耐人尋味。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lǐng)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后四句當(dāng)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lǐng)會到此歌表現(xiàn)手法的高妙。詩中“東”“西”“南”“北”并列,極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歌曲反復(fù)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shè)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zé)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
漢樂府分為:
1、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
2、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歌辭是后來補(bǔ)寫的,內(nèi)容龐雜。主要是民間創(chuàng)作。
3、相和歌辭:音樂是民間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
4、雜曲歌辭:其中樂調(diào)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里面有一部分優(yōu)秀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