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真的降級了,必選消費就一定受益嗎?真相大大超出預料之外
“這是價值事務所的第1316篇原創(chuàng)文章”
前些日子找了幾個小朋友幫辦事,因此想著買些零食犒勞犒勞他們,遂走進一家離家較近的歐樂家便利店,可一進去所長就傻眼了,因為印象中歐樂家有很多進口小零食,都很好吃,但這次所長看到的清一色都是國產(chǎn),進口零食只有很少幾樣,而且看著都很一般。
店長說,因為這一段時間高價的進口零食賣不動,所以都沒有進貨了……
唉,好吧,看來現(xiàn)在消費是真的有不小壓力。
而后所長又去了一些終端零售店,這就主要是為了做草根調研,結果都差不多,渠道普遍反映賣得貴的產(chǎn)品壓力不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貴是相對而言的,并非絕對金額上的高低。
怎么說呢?
比如,就薯片而言,雖然十幾元一包的進口薯片確實不好賣了,但十幾元一個的現(xiàn)烤烘焙面包、十幾元一杯的奶茶生意還是很火爆,甚至啤酒行業(yè)集體從幾元向十幾元升級的進程也并沒有被耽誤,他們的業(yè)績也還是挺好的,消費者也還是很買賬。
客單價數(shù)百元的中高檔餐廳生意不如往常好了,但可以明顯改善生活的幾百元的小家電,賣得卻非?;鸨?/p>
幾十上百萬的住房市場一片慘淡,所長教練70萬一套的小兩居(坐標重慶,位置還不錯,放以前是很好賣的房子),掛了大半年,一個前來咨詢的人都沒有,但幾十萬一輛的新能源車銷量還是非常好……
事實總是和你想的不一樣
雖然我們總是將消費劃分為必選和可選,但事實上,你要是仔細深究一下,幾乎沒有東西是100%的必選,也沒有什么東西是100%的可選。
牛奶在很多人看來是必選,但如果真的到了一定的田地,不喝牛奶喝豆?jié){行不行,喝粥行不行?那在這個場景下,牛奶其實也是“可選”。
面包在很多人看來是必選,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不吃面包吃饅頭行不行,啃馕行不行,喝燕麥片行不行?這么一想下來,好像面包也是“可選”。
醫(yī)美在很多人看來是可選,但對于很多醫(yī)美成癮的人來說,飯可以少吃幾頓,醫(yī)美卻一定不能拉下一次,這種要臉不要命的人,所長見過太多太多了,這么看來,好像醫(yī)美又是必選……
很多人認為,經(jīng)濟下行會波及可選消費,卻有利于必選消費,但隔壁日本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卻同我們的直覺差了“十萬八千里”。
財通證券在一份研報中回顧了日本自地產(chǎn)泡沫后的消費市場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一個關于“必選消費”的“驚人的事實”,日本因為經(jīng)濟下行壓力,居民越來越看重性價比,相應企業(yè)的日子反而不太好過……

( 圖為相應企業(yè)90年代股價表現(xiàn))
上圖中的龜甲萬是日本最大的醬油企業(yè)(經(jīng)常會被國內(nèi)研究員拿來同海天進行對比),1993至2000年,不僅沒漲,反而跌了近20%;上圖中的味之素是日本最大的味精、速凍食品企業(yè),1993年至2000年也是跌的;做啤酒的麒麟控股、朝日集團,雖然沒怎么跌,但這么多年來,一個下跌1%,一個僅略微上漲13%,這樣的表現(xiàn)也只能用“慘淡”二字形容。
可有趣的是,日本的“可選消費”,如藥妝、家電、消費電子、汽車,相比之下表現(xiàn)反而還不錯,雖然這里面不少企業(yè)有出海邏輯的加持,但也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那就是簡單地用可選和必選去區(qū)分消費是有問題的。經(jīng)濟下行時,并不一定是“可選”消費最遭殃,反而有些可選由于消費頻率低、創(chuàng)造的需求強,消費者對于價格不會那么敏感,恰恰是消費頻率高的“必選”最容易受到?jīng)_擊。
經(jīng)濟下行期的一些規(guī)律
經(jīng)濟下行期,我們對未來沒有那么樂觀,便會下意識地收縮開支,但這個收縮,并非全部一起砍,而是結構性的調整,就好比醫(yī)??刭M一樣,仿制藥少了、創(chuàng)新藥多了,不過整體給出去的還是少了。
既然整體都在收縮,那就一定會有一個“總額限制”,我們每月的開支是不能超過一個數(shù)的,我們會有意識地去控制開銷的總額。這其中,最先引起注意的必然是消費最大頭的支出,即單價較高的部分,如旅游、買房、買車,這部分可以控制的大宗消費或許就會受到限制(好比醫(yī)??偰没ㄗ约哄X最多的藥品開刀)。
其次,我們會更看重性價比。每一分錢要花得更值,同樣的標品,以前或許不太注意,哪里方便就在哪里買了,但在錢包捉襟見肘的時候,或許就會選擇價格最低的渠道,會貨比三家,典型如大家會把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各個渠道放在一起進行比價,這時候,加價最低、性價比最高的渠道,就很容易勝出,典型如日本的優(yōu)衣庫、國內(nèi)的拼多多。除了對同一件商品進行比價外,我們還會采取平替或降檔,以前吃的進口薯片可能換成國產(chǎn)薯片,以前打車居多,現(xiàn)在可能更多選公共交通,以前穿進口運動服飾,現(xiàn)在可能更多買還不錯的國貨,以前外出就餐吃人均300的館子,現(xiàn)在改成人均100……
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控制大頭、精打細算。
但即便大頭要控制,生活也更精打細算,可對于一些能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價格也并不高(不會觸碰我們大腦中報警線)的消費升級產(chǎn)品,我們也依然會很樂意買單。
我們都已經(jīng)減少外出就餐次數(shù)了,那就在家弄點好吃的,在外面館子訂一兩個大菜,或添上一兩道預制菜,是很多人可能進行的選擇;我們都不買新房子了,那買一些可以明顯改善生活質量的家用電器,或許就是不少人的選擇;我們都不出去旅游了,那在當?shù)赝嬉煌妫娴帽绕綍r好一點,或許就是不少人的選擇。
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的所謂消費升級/降級,其實是同一個心理賬戶、同一類產(chǎn)品的結構性消費升級/降級。
明白了這點,就能明白為什么我們可以一邊覺得十幾元的薯片貴,一邊又覺得十幾元的喜茶值;為什么日本人可以一邊吃著711快餐、 喝著朝日啤酒、穿著優(yōu)衣庫衣服,另一邊又在任天堂、索尼的游戲機上一擲千金;疫情期間,“必選消費”如醬油、牛奶的業(yè)績一個比一個慘淡,“可選消費”如功能性護膚品、OK鏡又一個比一個業(yè)績好。
因為這些產(chǎn)品他們分別屬于消費者不同的心理賬戶,很多看上去是消費升級的東西,功能性護膚品、游戲機、高檔家用電器,可能是另一個緯度的消費降級,如國際大牌的護膚品、旅游和房子……
經(jīng)濟下行期雖然也有機會,但難度卻比順周期肯定要難上幾個level,畢竟經(jīng)濟好時,幾乎你好我好大家好,要賺錢相對比較容易,下行周期相當于要從別人碗里搶肉吃(結構性增長,你多了就意味著別人少了),因此,要選就要選最具競爭力的,不然就容易被別人干掉。
在經(jīng)濟下行期進行投資時,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相應公司的產(chǎn)品/服務,是否具備獨特性?有多大可能會被“平替”或降檔?相應公司的效率是否較高,會不會面對其他效率更高的對手的降維打擊?(這里換句話說就是成本優(yōu)勢),相應公司在行業(yè)內(nèi)是否具備定價權而不會陷入價格戰(zhàn)泥潭?相應公司是否具備能力遷移孵化第二業(yè)務曲線的能力……
最后,一定要記住,經(jīng)濟下行期是存量市場,存量市場你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從別人碗里搶來的,因此,必須要挑最具競爭力的龍頭,絕對不能挑二線,畢竟他要面對的,除了行業(yè)內(nèi)原有企業(yè)的激烈競爭,還要面對從其他行業(yè)跨界過來的佼佼者。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