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懟上熱搜,全網(wǎng)“軟柿子”年輕人出了口惡氣

真沒想到,會是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小女生。
在這兩天內(nèi)給全網(wǎng)沒脾氣、自認“軟柿子”的年輕人們,上了最“剛”的一課。
任敏,半個月前上熱搜是因為被金掃帚獎提名“最令人失望女主角”。
當時有一小批網(wǎng)友打抱不平,說任敏演的還行,就是被提名的《十年一品溫如言》電影劇情太爛。

這兩天任敏再上熱搜,是近乎全網(wǎng)網(wǎng)友為她打抱不平,少見的短視頻、小紅書、微博集體出現(xiàn)熱門詞條。

有情緒激動的網(wǎng)友甚至放話:“我看誰還說她?!?br>

這次的討論無關演技。
而是任敏在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中的一段經(jīng)歷與反應,替無數(shù)默默內(nèi)耗焦慮的年輕人暢快地出了一口氣,被奉為“反擊教科書”。
盡管她做的事,或許在許多人眼里看來微不足道——
在一個秉承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社交圈里,冒著被看做“小肚雞腸”“小孩子氣”的風險。
在受委屈時為自己較真,向外界討要一個道歉與解釋。

01
最初是節(jié)目里,明星嘉賓們被要求策劃一些集體活動,有的提議辦廣場舞大賽,有的提議湊幾個人玩桌游。
任敏則提出了組建一支樂隊,湯晶媚表示樂意加入。
她倆原本一同出門邀請其他人加入,卻在半路上碰上了一個人拎著菜的鳥鳥。

鳥鳥,一位十級社恐的脫口秀選手。
她是那種集體中存在感低、經(jīng)常被忽視的女生,其他人三三兩兩組團時,鳥鳥經(jīng)常因為性格內(nèi)向而落單。
這次,就是其他明星嘉賓都在忙著做策劃活動時,鳥鳥自己默默去摘了一大兜子菜,打算一個人為一屋子人做晚飯。
任敏看到后有些心疼,當時天也快黑了,于是和湯晶媚商量說明天再一起去為樂隊找人。
她覺得不能讓鳥鳥一個人去做晚飯。

任敏以為湯晶媚同意了明天一起找人的決定,但在這之后,湯晶媚選擇了自行尋找想組樂隊的人。
不過,在邀請其他人一同參加的過程中,她沒有提及這是任敏的創(chuàng)意。
其他明星表示可以加入,提出了不想用原本的樂隊形式、要嘗試新的創(chuàng)意時,湯晶媚依舊沒能及時告知任敏。
到最后,湯晶媚直接與自己的舍友們組隊,起了一個新的樂隊名“從零開始”。
此時才告知了不知情的任敏,以像是在邀請局外人的語氣說:
“如果你想加入,我們也隨時歡迎?!?/p>

任敏不理解為何明明是自己提議組建的樂隊,最后卻把自己排除在外。
于是在湯晶媚走后,沒忍住地躲在屋外落淚。

如果有朋友還是不太明白發(fā)生了什么,那或許可以參考得知樂隊創(chuàng)意來自任敏后的孟子義,對這事的一句話總結:
“???這是別人的提案,她們用了別人的提案還不想帶人家了?”

這件事說大不大,看起來沒有造成什么實質(zhì)性的嚴重傷害。
有觀眾在彈幕里吐槽說“集體生活就是這樣”,許多人已經(jīng)默認,集體行動中總會難以顧忌個人情緒、完成集體目標最重要。
可說小又真不小,事情一發(fā)生,在場許多人都意識到了它的不合適以及可能讓任敏感受到的委屈傷心。
受湯晶媚邀請加入樂隊的宋茜,在得知這原本是任敏提出的時候,當即提議要不要換個形式、這樣不太好。

聽到任敏講述時期發(fā)生經(jīng)過的李雪琴,當場抱住了她,眼睛里也泛起淚光。

節(jié)目里調(diào)和了許多爭吵的“人精”汪蘇瀧,只能安慰任敏說事情的變化總會超出我們的把控,勸她別太放在心上。

而在現(xiàn)場手忙腳亂,一邊想詞安慰任敏,一邊勸李雪琴忍住情緒的徐志勝,在事后的節(jié)目采訪里回憶。
說大家上大學、初入職場時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時候。
的確,任敏的遭遇讓許多網(wǎng)友聯(lián)想到了自己與集體發(fā)生沖突的時刻。
聯(lián)想到了大學時小組作業(yè)匯報時,準備的發(fā)言稿被同學占用;
聯(lián)想到職場上被同事挪用創(chuàng)意,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卻把自己撇在一邊;
聯(lián)想到在部門例會上真心誠意地提出一個意見,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周圍人眼里只不過是出風頭、影響氣氛等等。
當事人在其中的確受了委屈,但這些委屈,卻往往被默認不適合放上臺面講一講、說一說。

02
作為一檔明星社交綜藝,《桃花塢》的彈幕里最常見的話題原本是討論哪個明星社牛、哪個明星情商高。
但任敏落淚后,彈幕一改畫風,擠滿了年輕人們平常學習工作受過的委屈與怨氣。

如果只是停留在這,大家最多心疼心疼任敏的遭遇。
真正讓各平臺網(wǎng)友心甘情愿、集體把任敏捧上熱門的,是她之后的溝通。
抹干眼淚平復情緒后,任敏堅定且明確地向湯晶媚提出:
“湯湯應該給我一個解釋?!?/strong>

很多觀眾看到任敏委屈落淚時,第一反應是她大概率會息事寧人了事。
沒辦法,這種情況下如果跳出來質(zhì)疑或反對什么,很容易被蓋上小心眼、嘰嘰歪歪、破壞氣氛、沒有團隊精神種種道德罪名。
畢竟現(xiàn)實生活中,無數(shù)委屈不滿發(fā)泄出去,大概率只能得到“算了算了”四個字的和稀泥而已。
但任敏,很意外地選擇了“剛”上去。
她先條理清晰地講述了一遍自己視角中的事情經(jīng)過,讓湯晶媚完整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動態(tài)。
指出問題的核心不在于現(xiàn)在自己要不要加入新樂隊,而在于整個過程中她作為提議者被排除在外。

并且很明確地表達了,這件事影響到了自己的情緒。

過程中湯晶媚說自己不太會說話,讓宋茜發(fā)語音幫自己說。
當時宋茜在不清楚創(chuàng)意是任敏提的狀況下加入了樂隊,于是有些內(nèi)疚地解釋了自己并不知曉、以及為什么改變了樂隊形式。
很多人這個時候可能會因為心情不佳之類的原因,繼續(xù)向宋茜強調(diào)自己是創(chuàng)意提出者,又或是情緒上頭表達委屈。
但任敏卻邏輯十分清晰地把第三方旁觀者摘了出去:
“茜茜姐我不是生你的氣,我是生湯湯的氣,我需要的是湯湯給我一個回答。”

整個過程中,任敏的語調(diào)極為平緩。
不追問事件的細枝末節(jié),不遷怒于其他人,也不大吵大鬧,全程只就自己在乎的“被排除在外”一點希望得到當事人湯晶媚的解釋。
雖然臉上還掛著大哭后的眼淚,但交談過程中非常克制。
平靜得像在大潤發(fā)殺了十年的魚,又或是在參加辯論賽討論著事不關己的案例,看得觀眾們嘖嘖驚嘆、羨慕她能表達得這么直接。

相比之下,坐在一旁的鳥鳥反而比任敏還緊張惶恐。
任敏給湯晶媚發(fā)語音說“我覺得我不開心”時,鳥鳥一臉意外。
任敏說需要湯晶媚給一個回答時,鳥鳥臉上的意外升級成了震驚,仿佛在詮釋那句名言:
“哦豁,這是可以說的嗎?”
等到聽完任敏完整表達了自己的訴求后,鳥鳥直接陷入了沉思。
03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身為旁觀者,鳥鳥或許是大多數(shù)人的常態(tài)。
不敢輕易說話、不敢隨意摻和、不敢替人出頭。
只能悄悄用安慰任敏、陪伴任敏表示支持,場面上沒有勇氣去把問題戳破。
但私下卻會暗暗認可或羨慕任敏的直率,認可情緒不應該永遠憋在心里,向外表達也是一種價值。

而如果作為當事人,大多數(shù)人或許不至于像鳥鳥那么社恐,哪怕在團隊中被邊緣化了、落單了也一聲不吭。
但大概率會像徐志勝、汪蘇瀧那樣,哪怕能感受到委屈與傷心,但認為這一切沒有辦法。
正如節(jié)目彈幕中許多觀眾看到任敏說出“這讓我不開心”時第一反應感慨的——
認為任敏這么敢表達自己不愉快,敢在集體已經(jīng)做出決定的時候還提出質(zhì)疑,是一種“年輕真好”。

在社交場或職場上多摸爬滾打幾年后,說不定就會喪失為自己較個真、要個解釋的勇氣。
只能隨著成長,磨練出自己的鈍感力。

微妙的是,徐志勝、汪蘇瀧以及許多網(wǎng)友們所認可的鈍感力,其實與任敏的思維是背道而馳的。
“任敏式溝通”的精髓,在于受了委屈后沒有所謂“顧全大局”地忍下來,也沒有拐彎抹角地給對方找茬,而是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需要的,是對自身感受的高敏感與高認可。
認可自己的委屈與傷心,不把它當做羞恥的事,并為自己在乎的是非經(jīng)過討要一個說法。
而這兩年,被視為人際交往金科玉律的鈍感力,需要的卻是讓人不再那么在乎自身的細微情緒波動。
一次次地勸說自己,不要對外界的變化做出過多反應;一遍遍告訴自己,生氣也沒什么用。

鈍感力確實很適合自我保護,畢竟它主打的就是一個對萬物都不再care,自然不會再傷害自己。
可問題是,總有一些階段的年輕人,他們需要的不是鈍感力,而只是想把是非對錯表達清楚。
或許等任敏30歲、40歲了,再遇上這樣的事,她會不再求一個解釋。
只會笑一笑說沒關系、那你們組樂隊好好玩吧。
到時,她或許會傾向于向社交規(guī)則屈服,意識到社交大環(huán)境中推崇的仍然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時相比于解決問題,很多人更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對當下才20出頭的任敏,以及許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任敏們來說。
那個象征著成熟的鈍感力,還沒有那么重要。
他們更希望去追求的,就是完整表達自己的訴求,邏輯清晰地通過講述自己的情緒來尋求一個答案。
在還沒有培養(yǎng)起鈍感力的時候,年輕人擁有的直率未嘗不是一種挺可貴、或許用一次少一次的珍貴品質(zhì)。
是一種20多歲的限定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