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
? 春困秋乏春捂秋凍。春夏秋冬,生長收藏。秋天對應收氣,把夏日生發(fā)之氣回收到體內。人得以實,老話講重陽一過醫(yī)生抄手。氣一內聚,人結實了,就不會再生病了。秋冬時節(jié)如果發(fā)病,必然特別嚴重,在人最結實的時候還能生病,可想而知此人虛弱。
秋凍說的不是穿著短衣短袖挨凍,而是氣溫下降了,人會有溫差對比,感覺到四肢末端涼了,這是一個收的過程,陽氣收不回來,冬天無所藏,來年更虛弱。凍結之意,不要隨意升發(fā)自己的陽氣
秋日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脾胃,虛弱者,戒水果,戒肉類,戒寒涼,戒酒,戒茶,戒煮雞蛋,戒咖啡,戒性行為等等等等。一大原則,燥肝的不吃,寒涼生冷的不吃。保護脾胃這個氣脈通暢,陽氣才能得以下藏。睡好覺,吃簡單,情緒需要戒律控制,
陽氣是怎么藏下去的呢?靠肺的推動力,秋天屬于金行氣,肺屬金。推著陽氣向下。直到腎膀胱海底,這時候脾胃寒涼,就阻隔了陽氣下行,一般會生痰,黃色。耳朵發(fā)熱,頭發(fā)熱,都是陽氣不能下行,中釜斷絕來往造成的。大便不粗,不臭,發(fā)黃淺色大便糖稀,精液密度不夠,不孕不育都是中間空斷絕了。
痰者,屬相火尚足但不降而熏熏肺液成痰;飲者,屬相火弱不能化陰而成飲,肚子里滴瀝咣當,水聲作響都是屬于飲的范疇。濕者,則屬脾臟陽虛而土氣濕。
人身上五中行氣,上下左右中。中間是變化輪,大小便精液身體精華骨髓鈣質膠質都是從此處變化而來,一切的營養(yǎng)都在此處轉化,豬肉就在此處變成人肉。層層疊疊慢慢提煉過濾。
中間的化氣,充沛于上下行氣。這是小循環(huán),小循環(huán)滿了,才轉入左右行氣,能量才能灌注到左右氣脈中。很多人為什么從小視力不好,大多是左右不充沛。
病也是從中間而病。
所以對治之法要打通中間的通道,讓氣血暢通充盈,對治方法除了上面那些吃喝睡覺情緒要遵守,還有一個九節(jié)佛風的六字訣在專欄養(yǎng)生那一篇寫的很清楚。這個功法配合金剛功效果超群。
這里通了,陽氣下來了,睡眠質量會變好,睡不睡得著,是通暢與否的問題,能睡多久是充實與否的問題。
做到了絕對有效。秋日其實是養(yǎng)生最好的時節(jié),最關鍵的時節(jié)。
先把該戒的戒了,再思精進,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