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未來》上映35周年,地球人還是沒造出時光機


上世紀70年代末,好萊塢編劇鮑勃·蓋爾偶然間看到父親高中時的照片,他頓時萌生出一個影響了電影史的想法:
如果我能回到父母的高中時代,并且跟他們有交集,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
這個突發(fā)奇想成就了1985年7月3日上映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回到未來》以一千多萬美元制作成本狂收超過2億美元票房,成為當年北美票房冠軍,并在票冠位置上盤踞了11周。
同時它還斬獲了三項奧斯卡提名和三項土星獎獎杯。
緊接著,《回到未來2》和《回到未來3》在1989和1990年相繼上映。
這三部曲是上世紀、乃至至今為止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它啟蒙了之后眾多的科幻影視。

炫酷的時間旅行車DeLorean,磁懸浮滑板,自動系鞋帶的耐克鞋……這些腦洞成為一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回到未來》主角乘坐時間車到達的最遠未來是2015年,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
雖然我們依然沒學會「時間旅行」,但在第一部《回到未來》上映35周年的紀念日里,讓我們來看看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是如何塑造現實的。

飽受父親軟弱無能、父母關系冷淡之苦的少年馬蒂·麥克飛(Marty McFly),在瘋狂科學家布朗博士(Doc Brown)幫助下,駕駛一輛Delorean回到30年前。


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正處于有著無限可能的「黃金時代」,一切都充滿希望。

少年與自己同齡的父母相遇,在經歷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后,他幫助父親重拾自信和勇氣,讓父母重新相愛。


這趟時間旅行讓兩代人和解,也改變了馬蒂30年后的生活。
一個普通少年,一位滿頭白發(fā)瘋瘋癲癲的科學家——這對搭檔不是「瑞克和莫蒂」,他們是35年前的布朗和馬蒂。

△ 《瑞克和莫蒂》主創(chuàng)賈斯汀·羅蘭說自己的靈感就來自《回到未來》
作為「穿越電影」的前輩,《回到未來》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打斗和爆炸場面,而是最貼近生活的時代細節(jié)。
有多少人在看過本片后想試試扒在汽車后面用滑板滑行;

紫色Calvin Klein內褲穿越到50年代;

一部跑車加上點飛機零件就成了時間機器,上面還有五顏六色的液晶時間控制儀表盤;


馬蒂用美國80年代樂隊范海倫的磁帶讓還是高中生的爸爸媽媽起舞,自己還拿著Gibson吉他玩了個雙手點弦……


電影中迷人的細節(jié)在人們的狂熱追逐下,一點點都變成了現實。
影片中出現過一只向馬蒂撲來的虛擬大白鯊,如今3D影像和虛擬現實技術正在快速發(fā)展;

馬蒂頭戴的智能頭顯,像不像是VR或MR頭顯的原型?

他在片中玩的體感射擊游戲也已成真;

布朗博士使用的能打電話的智能手表,現在已經非常普遍;

來自未來的博士找到正在時間旅行的馬蒂,送給他一臺「平板電腦」,用來保護小鎮(zhèn)上已經老化的鐘樓;

電影中就有了可以感知人、與人互動的智能家居,但現實中的智能家居已經不止電影里的編程、而是人工智能驅動的了;

影片中先進的「指紋支付」已經成了如今的常態(tài),甚至我們都已經開始用「人臉支付」了;

《回到未來2》中馬蒂可以自動系鞋帶的耐克鞋備受追捧,從2016年至今,耐克公司發(fā)布了多個版本的「自動系鞋帶球鞋」;

能夠懸在空中離地滑行的磁懸浮滑板已經在實驗室被開發(fā)出來;

「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就在今年,德國電動飛行出租車公司Lilium得到特斯拉大股東和騰訊等投資者的投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乘坐飛行汽車在城市間穿行。

令人驚嘆!35年前的科幻電影在塑造人們的心智,指引未來生活發(fā)展的方向。
今天,人類的發(fā)展已經超越了電影的想象,比電影更有戲劇性。
為了紀念科幻電影對人類的影響,致敬「沖破現實束縛,讓創(chuàng)意自由」的精神;
摩登天空視覺創(chuàng)意廠牌MVM自主IP形象I.M.O.(Interstellar Motivation Office)星際動力別動隊,在2020年開啟#地球觀察日記#特別企劃。

其中有一部分致敬創(chuàng)意就圍繞影迷們熟悉的經典科幻電影展開。
在《回到未來》系列電影上映35周年這一天,我們與MVM合作推出?I.M.O.#地球觀察日記# Vol.42 ——電影《回到未來》紀念版設計海報。

來自地球副本E-Earth星的I.M.O.成員?REZ?和來自?AVA?星球的?YUKO,在整理地球報告時發(fā)現了「回到未來」的副本。
YUKO開始嘗試模仿博士的操作,制造一臺時光機器,去探索「未來」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任何輕微的選擇和改變都會讓未來進入另一種趨勢,所以I.M.O.成員們得出的結論是:「未來」,是由每個「現在」決定的;未來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