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1歲當軍團長,帶出粟裕和楊得志,粟裕部分骨灰葬在他墓邊
在我國艱難的抗戰(zhàn)時期,部隊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少年英才,現(xiàn)如今,和他們同等年紀的少年們都還在安逸的學校里面讀書,享受著父母的溫暖,但那時的很多孩子卻早已走上了戰(zhàn)場,為新中國的未來奮勇殺敵,誓要闖出一片天地,造福后代兒女。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青年將領,曾是粟裕和楊得志的領路人,同時也是年齡最小的紅軍軍團長,他上任的時候比林彪還要小4歲,而他的年齡要比林彪小5歲,林彪25擔任軍團長。1933年12月,21歲的尋淮洲任紅7軍團軍團長,成為紅軍里最年輕的軍團長。
尋淮洲于1912年出生在湖南地區(qū)的一個貧困家庭,雖然條件一般,但父母還是努力種地,把他送到了學堂。在高等小學念書時,尋淮洲就勵志要為國家革命奮斗,參加了許多的學生運動。15歲那年參加了秋收起義,跟隨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岡山,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成為了一名革命戰(zhàn)士。隨后年紀輕輕的尋淮洲帶著部隊在多次戰(zhàn)役中屢獲奇功,很快升任了第七軍團的軍團長,是當時隊伍里面最年輕的軍團長,年僅21歲。
楊得志第一次見到尋淮洲的時候,他剛剛調(diào)任了45師擔任管理科科長。他對于這個結(jié)果很不滿意,于是就想要去師部找政委商量,讓他重返前線。他進入師部指揮所的時候正好看見尋淮洲正在座位上寫寫畫畫,他還在想這是哪個班的小戰(zhàn)士這么瘦弱,真的能上前線打仗嘛。沒想到下一秒師政委就介紹尋淮洲就是45師的師長,楊得志整個人都驚呆了。
尋淮洲被他的反應逗得哈哈大笑,在了解他的想法和才能之后,直接下令把楊得志任命為團長,圓了他帶兵打仗的夢想。
1934年,尋淮洲由于和樂少華之間的矛盾,被降職到了剛剛成立的紅十軍團中擔任19師師長,粟裕也在其中擔任參謀長。
不久之后,新上任的軍團長劉疇西想立功樹立威信,于是帶著部隊準備在譚家橋處伏擊經(jīng)過的王耀武。本來這是我軍占領先機的戰(zhàn)斗,然而卻因為劉疇西的指揮失誤,我軍慘敗,差點全軍覆沒,其中最讓人惋惜的莫過于尋淮洲的犧牲。
當時由于劉疇西的錯誤指揮,導致20師與21師迅速被敵軍沖垮,制高點落入了敵軍的手中。尋淮洲為了扭轉(zhuǎn)劣勢,帶領部隊直接沖向了敵軍占領的制高點,奮力拼殺,最后不幸中彈身亡,年僅22歲。
事后每次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粟裕總是沉默不語,但他的那份難過,所有戰(zhàn)士都能感同身受。12年之后,粟裕親自活捉了王耀武,也算是慰藉了尋淮洲的在天之靈。
這位少年英才的犧牲是我黨以及國家的重大損失,所有與他交好的高級將領都忍不住黯然神傷,每次陳毅帶兵路過他犧牲的地方,總是要前去給他掃墓,說上一些現(xiàn)在的軍隊的情況以及國家發(fā)展如今的局勢。
粟裕則是每年在固定時間來到譚家橋?qū)せ粗逘奚牡胤剑谀抢镆蛔褪且惶?,什么都不說,心里卻在默默懷念。粟裕去世之前,要求自己的后代將部分骨灰葬在譚家橋?qū)せ粗逘奚牡胤?,希望死后能跟他繼續(xù)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