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0萬輛整車下線后,AITO問界的目標是月銷10萬
在華為的賦能下,5月27日AITO問界在開賣15個月后,重慶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迎來了第10萬輛整車的下線。
10萬輛對于一家造車新勢力車企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曾有觀點認為,只要邁過10萬輛的“生死線”,造車新勢力車企才有可能能夠生存下去。
車快評注意到,在官方的宣傳中,稱AITO問界是最快達成10萬輛整車下線的車企。

確實,相比“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AITO問界首年的交付成績足夠亮眼。在整個2022年,AITO問界全年累計銷量超7.8萬輛。
不過,2023年受國內車市“降價潮”的影響,AITO問界在銷量上出現(xiàn)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不過對此,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明確表示,長期來看靠打價格戰(zhàn)的車企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只有沒水平的人才打價格戰(zhàn)。真正的市場競爭,還得是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他還表示,AITO問界15個月達成10萬輛的下線,標志著用戶的認可和信賴。

關于大家都很關心的華為造車,余承東再次強調不造車怎么行?不造車怎么活下來?必須造車。準確的解釋是華為不單獨造車,而是要和賽力斯這樣的車企一起造最好的車。他還補充到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是長期的、堅定不移的。
通過余總的這段講話,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華為對于AITO問界以及造車的態(tài)度。這也讓網(wǎng)上流傳的華為和賽力斯合作不利傳聞不攻自破。
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也在發(fā)言中表示,雙方的合作將會越來越深入,為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客觀的說,雖然當下AITO問界在銷量上遇到了瓶頸,但是就總的市場表現(xiàn)來看,在國內造車新勢力車企中,作為后來者的AITO問界也算是后起之秀了。
畢竟,AITO問界所面對的競爭對手就是理想、特斯拉這樣的強敵。隨著今年4月搭載了華為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問界M5智駕版車型的上市,大型SUV問界M9也即將上市。對于這款車的描述,余承東稱是1000萬元以內能買到的最好SUV。
接下來,AITO問界將會沖擊單月銷量10萬的目標。根據(jù)規(guī)劃2026年,AITO問界將要實現(xiàn)新能源車產銷達100萬輛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lián)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