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2C重型坦克

概述↓
? ? ? ?類型:重型坦克
? ? ? ?權重:2.3
? ? ? ?原產國:法國
? ? ? ?設計師:不詳
? ? ? ?開始服役時間:1921年
? ? ? ?采用底盤:夏爾2C重型坦克
? ? ? ?系列產量:10輛
尺寸與重量↓
? ? ? ?戰(zhàn)斗全重:70.0噸
? ? ? ?全長:10.27米
? ? ? ?總寬:3.00米
? ? ? ?總高:4.10米
? ? ? ?車組乘員:12人(車長+駕駛員+炮手+4裝填手+5機槍手)
機動性↓
? ? ? ?發(fā)動機類型:不詳(邁巴赫)
? ? ? ?發(fā)動機功率:500馬力(1900轉/分鐘)(每臺250馬力)
? ? ? ?通算功重比:7.14馬力/噸
? ? ? ?檔位分布:5前5后
? ? ? ?最大前進速度:15千米/小時
? ? ? ?最大后退速度:15千米/小時
? ? ? ?轉向方式:雙流傳動
? ? ? ?中心轉向能力:可以
防護↓
? ? ? ?車體前部:15~45毫米
? ? ? ?車體兩側:22毫米
? ? ? ?車體后部:15~22毫米
? ? ? ?車體頂部:13毫米
? ? ? ?車體底部:15毫米
? ? ? ?車體艙門:10~22毫米
? ? ? ?側裙甲:10~22毫米
? ? ? ?車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鋼裝甲
? ? ? ?炮塔前部:35毫米
? ? ? ?炮塔兩側:35毫米
? ? ? ?炮塔后部:35毫米
? ? ? ?炮塔頂部:10毫米
? ? ? ?炮塔底部:10毫米
? ? ? ?炮塔座圈:38.1毫米
? ? ? ?炮盾裝甲:35毫米
? ? ? ?炮塔艙門:30毫米
? ? ? ?車長塔四周:10~22毫米
? ? ? ?車長塔頂部:22毫米
? ? ? ?炮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鋼裝甲(炮盾和車長塔為鑄造均質鋼裝甲)
? ? ? ?機槍塔前部:22毫米
? ? ? ?機槍塔兩側:22毫米
? ? ? ?機槍塔后部:22毫米
? ? ? ?機槍塔頂部:22毫米
? ? ? ?機槍塔底部:30毫米
? ? ? ?機槍塔座圈:30毫米
? ? ? ?機槍盾裝甲:22毫米
? ? ? ?機槍塔艙門:30毫米
? ? ? ?車長塔四周:22毫米
? ? ? ?車長塔頂部:22毫米
? ? ? ?炮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鋼裝甲(炮盾、艙門和車長塔為鑄造均質鋼裝甲)
火力↓
? ? ? ? 一級武器組:75毫米APX1897型線膛榴彈炮(1門),身管倍徑不詳,膛線數量28條,定裝彈,最大炮口動能900.00千焦,彈藥基數128發(fā),發(fā)射間隔5.5秒,理論射速10.9發(fā)/分鐘,適配彈種APHE/HE,彈丸重量7.200/5.300千克,初速每秒500/500米,裝藥當量285/695克TNT,引信臨界厚度14/0.1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1200/0毫米,10米垂直穿深55/11毫米,100米垂直穿深54/11毫米,500米垂直穿深49/11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43/11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37/11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33/11毫米,10米30度穿深50/11毫米,10米60度穿深24/11毫米,水平射界左140度/右140度,水平轉速10度/秒,垂直射界20/-20度,垂直轉速10度/秒
? ? ? ?二級武器組:8毫米哈奇開斯1914型機槍(1挺機槍塔),彈藥基數5000發(fā),單管射速450發(fā)/分鐘,250發(fā)彈箱供彈,重裝填時間5秒,10米垂直穿深13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2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3毫米,水平射界左130度/右120度,水平轉速19.8度/秒,垂直射界不詳,垂直轉速不詳
? ? ? ?二級武器組:8毫米哈奇開斯1914型機槍(1挺車體前部),彈藥基數5000發(fā),單管射速450發(fā)/分鐘,250發(fā)彈箱供彈,重裝填時間5秒,10米垂直穿深13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2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3毫米,水平射界不詳,水平轉速不詳,垂直射界不詳,垂直轉速不詳
額外細節(jié)↓
? ? ? ?電臺:有
? ? ? ?周視觀察系統(tǒng):有(自旋式頻閃全景觀察系統(tǒng))
? ? ? ?火炮穩(wěn)定器:無
? ? ? ?瞄準鏡倍率:4.0
? ? ? ?彈藥分布:車體左側下部27發(fā),車體左側前上部30發(fā),車體左側后上部7發(fā),車體右側下部27發(fā),車體右側前上部30發(fā),車體右側后上部7發(fā)
? ? ? ?油箱分布:車體中部兩側(左側4處+右側3處)
? ? ? ?驅動模式:中置后驅
? ? ? ?懸掛類型:板簧
評價↓
? ? ? ?該型戰(zhàn)車為法國在一戰(zhàn)末期開發(fā)的重型坦克,旨在達到同時期全世界最頂尖的單車作戰(zhàn)能力,但由于技術難度大、生產成本高等諸多因素限制,該坦克在一戰(zhàn)結束約三年后才投入現役,原訂單可達300輛,但其直至1940年法國戰(zhàn)役暴發(fā)時僅有10輛服役,因此該型坦克十分稀有,在二戰(zhàn)時期,法國政府及軍方為進行抗戰(zhàn)宣傳,將僅有的10輛該型坦克進行命名,分別為波圖、普羅旺斯、皮卡迪、阿爾薩斯、布列塔尼、都蘭、安茹、諾曼底、貝瑞、香檳,這款坦克具有同時期同類裝備當中最大的尺寸和戰(zhàn)斗全重,裝甲厚度也幾乎處在同時期的最高水平,同時配備有以同時期標準而言足以突破任何坦克裝甲的主炮,與此同時其機動性也達到一戰(zhàn)標準的較高水平,但對于一戰(zhàn)結束后不就的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初標準而言,該坦克的機動性較為貧弱。在外觀方面,該車炮塔置于前部,后部則安裝一座機槍塔,炮塔和機槍塔頂部各有一具圓柱形周視系統(tǒng),在坦克處于運行狀態(tài)且自身未損壞的情況下會進行高速的自旋,這一設計的初衷在于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消除觀察盲區(qū),從而在不犧牲防護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坦克的態(tài)勢感知能力,其車體尺寸極為龐大,并在車尾安裝有與車體良好兼容的大型越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