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 ? 除了重力和空氣成分等環(huán)境因素存在著些許差異,這里并沒有什么不同。這顆湛藍的星球也和別的世界一樣,出自同一條流水線,轉(zhuǎn)悠在熟悉的太陽系里,乃至銀河系,甚至無法觀測到的地方。如果除去不同智慧生命留下的不同印記,將它們于初始對齊,那么這無數(shù)世界便會重合在一起。事實上也本應如此,直到某個頑皮的意識將火種拋灑在大地上。
? ? 第一批智慧生命離開了孕育他們的能量,沒有母體的照顧,剛誕生的幼體在自然界中存活率極低,這是沒有生命可以違逆的自然規(guī)律,除非他們本就不屬于這里。
? ? 沒有哭鬧,人型的物種們呼吸均勻。從誕生的這一刻起,他們便開始理解周圍的一切,大腦接收著肢體傳回的信息,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完成了自我認知,緊接著他們努力睜開雙眼,仿若在某種使命感的驅(qū)使下他們一刻不停地努力著,即使狼狽不堪。第一縷光線刺入視網(wǎng)膜,為大腦帶來這幾秒內(nèi)最豐富的信息。鼻翼扇動,嘴巴開合,他們口鼻并用地呼吸著,無數(shù)信息的涌入,在他們腦海里構建出周圍空間的立體模型,于此刻起他們掌握了空間感。
? ? 該出發(fā)了。相隔數(shù)百公里的上千個高級生命體猶如答成共識般幾乎同時邁出了第一步,應該說是第一爬。很快他們意識到即使是剛剛誕生,這副稚嫩的肢體也足以完成站立,即使胃里空無一物,存在于他們身體里的各種微小器官也不斷向周身獲取著游離能量,光、熱、甚至空氣中帶電的微粒。他們馬上學會了于這身軀來說更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 ? 上百個小時的行走,他們不眠不休。體內(nèi)器官的高效率運作不但保持著輸入輸出的動態(tài)平衡,還將部分能量用于生長和儲存,他們的身軀猶如無所不能的工廠,時刻為成長生產(chǎn)著需物質(zhì)。
? ? 這顆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對他們敬而遠之,即使是饑腸轆轆的頂級獵食者也會在本能的驅(qū)使下抱著恐懼在百米開外望而卻步。在這個種族誕生的第847個小時,兩個搖晃的幼年個體相遇了。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信息連成了一片。而后,于一個月零28天,文明誕生。
? ? 理所應當?shù)兀@個擁有著最為恐怖的肉體和智慧的種族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在第一批生命誕生后又誕生了幾十批新生命,族群的基數(shù)上升到了6位數(shù)。這雖然是段不小時間的跨度,但這段沒有權利斗爭和政治風暴的幾百年歷史顯然缺少了文明該有的精彩,枯燥得會令史學家無從動筆,但這無非是戲言,他們向來心無旁騖。
? ? 第一批智慧生命的軀體永久地停留在了成年期,所有的細胞都在活躍地進行著新陳代謝,永不衰竭。這令這個沒有恐懼沒有食欲沒有性欲甚至沒有求生欲的種族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便完成了對這個世界的基本探索。但很多領域是無法一蹴而就的,而在某一時期他們對自身的探求成了主流。將求知作為本能來驅(qū)使自身的生命是難以理喻的。
? ? 死亡,第一次降臨在這個過于強大的種族上。
? ? 對死后世界的渴望,對肉體細致剖析的向往,死去與活著的雙方達成雙贏,好像所有物種都懼怕的黑暗從一開始就與他們無緣,亦或是他們本就沉浸其中。帶著些許渾濁的和平,這個種族欣欣向榮。
? ? 文明建立的第629年,一扇全新的大門被打開,他們發(fā)現(xiàn)在這個宇宙中他們目前依舊孤獨,但在這時間流速相同的重疊空間下,他們并不唯一。
? ? 這一歷史事件被稱為“撞破事件",起源于一個粒子對撞實驗,實驗目的在于估測空間對物質(zhì)和能量的承載極限。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往原子大小的空間內(nèi)高速撞入粒子,然后觀察空間的狀態(tài)。結(jié)果空間塌縮了,這是令人震驚的事實。黑洞的理論在上百年前就被提出,而這次的實驗遠遠沒有達到能形成黑洞的程度。但事情發(fā)生了,也在極短時間內(nèi)結(jié)束了。身位初代生命的羅是在場的實驗人員,根據(jù)他的描述,他進入了半徑不足2米大小的黑洞中并將那個密度過大的物質(zhì)打散,過程并不艱難,因為在他進入之前不穩(wěn)定的空間就已經(jīng)開始自我修復了,就仿佛是某種規(guī)則。
? ? 雖然這位赤身裸體的雄性在走出塌縮中心后說的話已經(jīng)足夠駭人聽聞,但還是不及他最后補充的一句。
? ? “我接觸到了另一個世界?!?/p>
? ? 他們不是一個具有榮譽感的種族,自然也不會以個體生命的稱呼來進行命名,不然那種單音節(jié)且意義不明的命名方式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不久后,打開穩(wěn)定的跨空間通道的方式被研究出來,被形象地命名為“隧"。從此新的時代來臨,更多的信息連成一片。
? ? 在接觸到多個異空間文明后,他們給予了這個承載了自己種族接近千年的世界一個名字—— "岡多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