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蒼老師的電影,我下血本入手了這款移動硬盤
? ? ?相信80后的男生對蒼老師應該非常熟悉,她可以說是我們80后男人集體的偶像,也是大家公認的啟蒙老師,她是唯一一位陪著80后一代成長的外國明星,在進入娛樂圈之初,她憑借自己的美貌獲得了極大的人氣,遺憾的是2017年1月宣布退休不再拍動作片,2018年宣布結婚.這讓公眾感到非常遺憾。現(xiàn)在網(wǎng)上能找到她演的經(jīng)典動作電影大片資源越來越稀有,目前我手上只有早幾年前存儲在老電腦硬盤里的一些資源,最近這老電腦要淘汰掉了,為了以后能重溫一下倉老師經(jīng)典動作電影畫面,我決定下血本入手一款固態(tài)移動硬盤來存儲數(shù)據(jù)做備份,以防萬一,畢竟原來的老電腦的機械硬盤故障率還是挺高的。
? ? ?對我而言,數(shù)據(jù)與品質更重要,之前我用過機械硬盤做的移動式硬盤,雖然讀寫速度還過得去,但存放時間太久不使用就很容易出現(xiàn)無法讀盤的情況,而且抗震性能非常差,放在電車座椅底下拿泡沫包裹著都能震壞。所以這次我決定入手固態(tài)硬盤,相比機械硬盤會貴些,但保存數(shù)據(jù)更放心些。
? ? ? 近年來隨著固態(tài)硬盤技術日益成熟,市場使用量越來越大。但是廠家多,型號亂,山寨泛濫,固態(tài)硬盤質量參差不齊,對于像我一樣對硬盤知識儲備不夠的小白來說選擇哪個品牌確實有點犯難,最后只能求助我們單位負責計算機房維護的同事幫忙了,在他的推薦下,我入手了奧睿科IV300固態(tài)硬盤這款硬盤,值不值得入手,下面就測試測試吧。
外觀細節(jié)
奧睿科IV300固態(tài)硬盤外包裝正面是硬盤的實物3D渲染圖,看上去立體感很強,左下方用標簽標注了硬盤容量及讀寫速度,940MB/S讀寫速度已經(jīng)讓機械硬盤望塵莫及,以后拷貝數(shù)據(jù)再也不用漫長等待了。
包裝背面是IV300硬盤的主要參數(shù)以及生產(chǎn)信息,有意思的在包裝左上方開有一個小的透明窗口,可以看到硬盤的半截身體,讓用戶在不拆包裝的情況下能看到實物,挺有創(chuàng)意的一個設計。
包裝內清單如下:IV300硬盤固態(tài)*1、說明書*1,另外還很貼心地附贈了兩根數(shù)據(jù)線,一根是USB-A TO TYPE-C線,另外一個是TYPE-C TO TYPE-C ,線長度為20cm左右,都是一些很實用的配件,方便與各類主流設備直接接駁。
IV300硬盤整個外殼是鋁合金材質,采用蘋果手機同種CNC鉆石切割工藝,表明磨砂處理,四個角采用圓潤弧度的設計,保證質感的同時手感也非常舒適,而且不沾指紋。
硬盤的正面是奧??频钠放芁OGO,使得整個硬盤看上去沒那么單調,顯得非常簡約大氣。而背面則是產(chǎn)品銘牌以及容量標識,另一側設計有掛繩孔,可以與鑰匙一起懸掛,但是在包裝內找了半天,沒看見有掛繩附贈,有點小遺憾。
IV300硬盤三圍尺寸約為69*32*10mm,重量僅有38g,比起普通常規(guī)U盤略大一點,可以輕松塞進口袋內,攜帶非常的方便。在配色上,一共有四種顏色:黑色、銀色、藍色和紅色,我手上這個是銀色款,個人覺得更耐心,但如果你是女性用戶的話,建議入手藍色或者紅色更般配。
為了配合市面上主流設備,IV300硬盤接口設計由Micro-USB傳輸接口升級為Type-C 3.1 Gen2標準,支持正反連接速度更快,兼容性更強,輕松實現(xiàn)與PC、Mac、部分品牌手機等多設備連接,數(shù)據(jù)傳輸官宣可以達到940MB/S,大大提高辦公效率。在接口旁邊還能看到一個指示燈,能夠隨時觀察硬盤的工作狀態(tài)。
實測體驗
IV300硬盤有三種不同容量可以選擇,分別是250G、500G和1TB,大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使用情況來合理選擇,也不一定就是越大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畢竟容量越大價格也越高,本來我打算入手250G容量的,但考慮到自己備份的主要是視頻資料,所以只能忍痛入手500G容量的。
移動固態(tài)硬盤插入電腦后,會顯示型號名稱——IV300,存儲空間為476G,行業(yè)算法跟電腦算法的一個差異:存儲行業(yè)一般按照1000MB=1GB,1000GB=1TB(即100萬MB=1TB)的簡單計算公式,而電腦內部則按照1024MB=1GB,1024GB=1TB計算的,所以硬盤顯示空間為476G,存儲空間沒有縮水,還略比其它品牌的移動硬盤高出不少。
一個移動硬盤好不好不能僅靠顏值,還要看性能,接下來進行一下實際的性能測試,IV300硬盤默認是NTFS格式,用戶可以輕松上手,即插即用。如果想在Win系統(tǒng)和Mac系統(tǒng)同時使用,建議建格式化為exFAT格式。在我的電腦相應的IV300盤右鍵,點擊格式化,選擇exFAT格式,之后就可以隨便使用了。
我們知道普通的移動硬盤里面有馬達和探針,驅動起來需要較大的電流電壓才能進行讀寫,而像手機平板一類的小電流設備無法連接使用,而IV300硬盤內部主要結構是電路板和存儲模塊,小電流就能帶動起來,也就是說可以直接連接手機使用,即插即用,不需要在手機里設置更多的信息,外出差旅時,能夠隨時隨地的對手機內的數(shù)據(jù)進行備份,以便減少手機的使用空間,并可以用手機對IV300硬盤內的數(shù)據(jù)進行各種操作,真做到了方便快捷。以后我可以把喜歡看的電視劇、電影資源放在硬盤里面,外出的時候就可以用手機觀看追劇,打發(fā)無聊的時光,還是蠻愜意的。
對于一個優(yōu)質的硬盤來說,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它的讀寫速度,通過ATTO Disk Benchmark檢測到IV300硬盤寫入速度最高達到1.33GB/s,讀取速度最高達到1.63GB/s。跑分數(shù)據(jù)竟然超過了官宣的940MB/s速率,看來我花大幾千大洋買的高配置電腦沒白買,一跑分就顯示它的優(yōu)勢。這樣的表現(xiàn)對于編輯視頻、觀看4K影片速度絕對是夠了,作為外接移動存儲設備有此性能表現(xiàn),大大提升了日常的工作效率。
通過AS SSD固態(tài)硬盤傳輸速度測速的工具,檢測到IV300硬盤讀取速度最高達到1622.57MB/s,寫入速度最高達到1346.46MB/s。和ATTO Disk Benchmark對比來看,讀取速度相差不大。
我又通過CrystalDiskMark7.0.0進行測試,這個軟件是專門測試存儲設備讀取寫入速度的專業(yè)軟件,IV300硬盤的讀取速度是1718.25MB/s,寫入速度是1426.99MB/s,和前面兩款軟件對比,讀寫速度略顯提高,還算穩(wěn)定。
另外,還用HD Tune Pro測試文件基準以及隨機測試三項基本測試,我們知道對于硬盤速度,4K平均速度是一個很關鍵的參數(shù),通過使用HD Tune Pro測試,4K均值大約為1462.37M,對于移動存貯而言,是非常強悍的速度了。同時還檢測出硬盤的固件版本、序列號、容量、緩存大小以及當前的Ultra DMA模式等。經(jīng)檢測,所有各項數(shù)據(jù)指標均符合原裝盤的要求。
不過,有時候并能單純的看軟件分析結果,對于硬盤類存儲設備,我們還需要“實戰(zhàn)”測試:筆者找來電腦上的9.4GB的文件,包含各種類型的內容,實際復制測試傳輸結果約為每秒343MB,雖然并沒有達到官宣的最佳狀態(tài)(可能電腦配置不一樣,數(shù)據(jù)有所差距),但是這個傳輸效率也是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
? ? ? 通過這些天的使用體驗來看,IV300移動固態(tài)硬盤不論是顏值還是讀寫性能來看,整體上看表現(xiàn)不俗。最關鍵機身非常小巧,容量大,拷貝完蒼老師的經(jīng)典動作片完后還剩很大存儲空間,以后辦公當移動存儲設備使用也不錯,我?guī)啄昵百I的U盤就可以淘汰了,用一個IV300移動固態(tài)硬盤就夠了,唯一遺憾就是價格還是偏高了點,如果商家能把價格打下來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