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查分!本以為沒希望已經打工的我,考砸后卻意外拿高分,有學上啦??!

總有一些人查分后覺得自己的努力配不上那個分數
任燕翔

明天開始,考研初試成績就會陸續(xù)公布,好多同學失眠、氣短、茶飯不思,并紛紛拋棄了唯物主義立場,轉向了唯心主義。我已經把群里幾個賭咒發(fā)誓最兇的截屏截下來了,準備在他們上岸后逼他們兌現(xiàn)承諾。每年查分,都有人覺得分數配不上自己的努力,但也總有人覺得自己的努力配不上最后的分數。前者是個悲劇,后者明天千萬別發(fā)朋友圈啥的,容易被打,雖然你真的是這么想的。
為什么會有人低估自己的成績,而且還低估不止一點呢?公共課的主觀題評分寬或緊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像今年,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政治的主觀題評分尺度是比往年要寬一點的。而且這不是某一個水區(qū),而是好幾個省份反饋來的消息。像馬原的第一問,問的是“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運動角度”,按照標準答案和評分細則,應該是答實踐到認識,認識再到實踐的運動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今年很多學生答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如果嚴格判卷,應該是沒有分數的,或者最多給1分,但是今年很嚴格的北京考區(qū)都普遍給了2-3分。主觀題評分較為寬松主要是因為今年選擇題的平均分比較低,而政治的平均分又不宜太低,所以在主觀題上做了一點平衡。再有就是今年主觀題普遍答的也不怎么樣,大部分是沾邊但是答不到點子上,如果都完全按照標準答案,會有一大批人政治受限。那些擔心自己因為選擇題崩盤而政治總分受限的學生,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但是政治對你總分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因為主觀題寬松意味著選擇題得分高的學生更容易甩開和別人的差距。
得分高于預期,還有一個原因,是非統(tǒng)考專業(yè)課的主觀題評分有其特殊性。去年有個學生考馬理論,6個簡答,3個論述,150分的卷子,他有兩個簡答、一個論述寫了個寂寞,說是輔導資料里沒有,全靠自己瞎寫,所以他覺得他就算剩下的全對也就是90分,結果查分122。說明什么,說明大家都答了個寂寞,而這個學校不可能讓大家專業(yè)課都受限,所以大概率減少了那幾道答題情況特別糟的題目的分值,增加到了其他題目中。這樣,也算是公平,又能讓自己能招到學生。所以非統(tǒng)考專業(yè)課主觀題答的不怎么樣的學生,也不用太灰心,明天可能會有suprise,驚喜而非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