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成本的益生菌打上“瘦身”概念賣13元,奈雪的茶如何收智商稅
原標題:1元成本的益生菌打上“瘦身”概念賣13元,“奈雪的茶”是如何收割3470萬用戶智商稅的
來源:開甲財經
作者:開甲君

“新式茶飲第一股” 奈雪的茶即將登陸港交所。6月6日,奈雪的茶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據悉,奈雪的茶擬募資39億港元,估值大約350億-400億人民幣之間。
一、開了556家店尚未扭虧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奈雪營收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和30.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973萬元、-3968萬元、-2.03億元。作為一家主打高端茶飲概念的網紅品牌,業(yè)界第一高的客單價之下,仍未實現扭虧,讓外界有點意外。

從收入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仍然保持增長,但同比增速降至22%,增速較2019年同期降低108%。
營收放緩固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受制于門店擴張速度放緩以及茶飲行業(yè)競爭加劇。
截至披露招股書前,奈雪的茶共有556家門店,主要位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2021年初至今,奈雪的茶新增了65家店。2019年度、2020年,奈雪的茶分別新增了172家和164家。
客單價和門店數量都達到了一定臨界點,未來奈雪要如何盈利?繼續(xù)提高客單價非常困難,且面臨無數同行的低價競爭;一二線市場主要節(jié)點基本布局完畢,三四線市場更偏愛低單價的下沉茶飲品牌。要盡快盈利,奈雪只能削減成本。
招股書顯示,奈雪確實在大力砍成本。此前的主力店成本太高,2020年11月開始,奈雪主推成本更低的奈雪PRO,在大客流量地區(qū),比如購物中心、寫字樓和居民區(qū)等開設成本更低的小型門店。
目前,奈雪僅有60家奈雪PRO店,但根據計劃,2021年及2022年奈雪將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300間及350間奈雪的茶茶飲店,其中約70%將規(guī)劃為奈雪PRO。
奈雪PRO有兩個特點:
1)單店投資成本從以往的180萬元降低至100萬元;當然,成本減少意味著很多服務也會縮水。例如,奈雪PRO沒有了標準店里的現場烘培面包房;
2)單店員工數量也會從21名縮減至13名。
這也意味著,奈雪上市后,在盈利和資本壓力下,只能拋棄早期自我塑造的“高端”、“白雪公主”式的網紅概念,做回一家更接地氣的普通消費品品牌。
實際上,在用概念和包裝忽悠消費者方面,星巴克當然是世界第一大師,但中國目前的幾家網紅茶飲品牌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趨勢。相比之下,Luckin Coffee算是比較良心的飲品品牌。
二、創(chuàng)始人身家或超250億港元
股東構成方面,成立以來,奈雪的茶先后獲得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天圖資本、SCGC(深圳創(chuàng)新投資)、TAG(太盟投資集團)等。其中,天圖資本持有奈雪的茶13.05%的股份,為第一大外部股東。
管理層中,奈雪的茶創(chuàng)始人彭心、趙林夫婦通過林心控股持股67.04%,按400億港幣估值,彭心、趙林夫婦身價達到250億港元。
在奈雪的股東名單中,彭心、趙林夫婦通過海外信托和立岸公司持有公司股份。其中,Linxin Group為LinxinTrust全資擁有,實際控制人為彭心、趙林夫婦。Forth Wisdom Limited為奈雪的茶股權激勵計劃的境外雇員激勵平臺,彭心、趙林夫婦持有該公司投票權。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還設立了一家名為 Crystal Tide Profits Limited的立岸公司,截至上市前,該公司持有2949萬股股份,這家公司是董事會為“適當地雇員、顧問及咨詢人”的未來權益持有股份的平臺。顧問和咨詢人具體指哪些國家、什么職位,招股書并沒有具體說明。
招股書中,奈雪的茶將其茶飲品牌概括為一個“適合聚會和享受的舒適、高端的社交場所”,其核心詞匯是“高端、流行、健康”。高端和流行是毫無疑問的,從位置和門店裝修,奈雪都可以稱得上時髦高端,深受90后群體的青睞。從零售單價看,奈雪也很“高端”。2020年,其單品平均價格為32.58元,其客單價為43元。
這么高的客單價,也是奈雪追求的類似星巴克的“體驗溢價”。這個體驗溢價為奈雪的茶帶來了和星巴克比肩的利潤率。
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奈雪的茶同店利潤率分別為24.9%及25.3%。2020年下半年,奈雪的茶同店利潤率降至17.3%。
從財報看,星巴克過去幾年的營業(yè)利潤率介于15%-18%,這應該是一個成熟品牌的正常利潤率。因此,對奈雪的茶來說,其目前的利潤率水平已經接近上限,“品牌溢價”效應難以繼續(xù)擴張。
三、元氣森林道歉之后,奈雪仍在宣傳0糖
健康是奈雪的另一張牌,這也是奈雪在品牌塑造中給消費者最大的誤會。以茶+新鮮水果為原料,這是奈雪聲稱其飲品“健康”的依據,事實果真如此嗎?
2018年5月,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fā)布的一份實驗報告顯示,在測評的8款水果茶中,奈雪的含糖量最高,高達11.3g/100克。香港衛(wèi)生署認為,每100毫升飲料中含糖量超過7.5克,則為含高糖分飲料。
摘自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委托實驗報告。
深圳市消委會報告指出,總糖含量最低的gaga鮮語的gaga水果茶中,含7.3塊方糖。而奈雪的水果茶中,含糖量相當于15.3塊方糖,消耗掉這些糖分,大約需要步行12000步。
打個更形象的比方,一瓶500ml可口可樂含糖量為53克糖(約13塊方糖),含熱量215卡路里,而一碗白米飯的熱量相當于115卡/100g。喝一杯奈雪水果茶,相當于喝一瓶可樂,吃兩碗白米飯。
很多女性消費者受廣告誤導,以為喝水果茶健康,甚至能瘦身,豈不知喝到肚子里去的都是一枚枚“甜蜜炸彈”。
過去幾年大火的網紅飲料品牌曾以“0蔗糖”作為主要賣點,今年4月被媒體揭穿其“無糖騙局”后,元氣森林被迫就“0蔗糖”的宣傳道歉。但是,奈雪在其銷售的氣泡水中仍然大張旗鼓的宣傳“0糖0卡0脂”;而在其下方,就注明其飲料甜味來自代糖赤蘚糖醇。那么這所謂的“0糖”不是虛假宣傳又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元氣森林使用的代糖是赤蘚糖醇和三氯蔗糖,這兩種都屬于人工甜味劑。專家稱,人工甜味劑并沒有那么神奇,服用過多也會升高血糖,誘發(fā)胰島素失衡,從而引起發(fā)胖。有醫(yī)生表示,赤蘚糖醇的副作用通常會導致腸胃出現不適,甚至會導致腹部出現脹氣以及腹鳴。
四、將“益生菌”神話成“瘦身”飲品
不僅如此,奈雪的茶還利用信息不對稱,炮制概念,將普通的益生菌神話成能“瘦身養(yǎng)顏”的減肥飲品,收割年輕女性用戶。
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有3470萬名注冊會員,且用戶以90后和00后為主,這里面有6成用戶為女性。這些用戶或許并不知道,在奈雪的高端包裝和模棱兩可的廣告話術下,其產品并不健康,更無能讓人“瘦身美容”的特殊配方。
2018年底,奈雪的茶推出“燃爆菌”系列茶飲。所謂“燃爆菌”,奈雪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中解釋說,“引入杜邦甄選益生菌菌株,建立健康茶飲新標準”。
在對外宣傳中,奈雪的茶將“燃爆菌”吹得天花亂墜。據稱,一小包“燃爆菌”可以“消滅一晚白米飯”,約等于“跑步2千米”,當燃爆菌在身體里流動時,不亞于一場激勵的有氧運動;“燃爆菌”中的兩株菌株可以合力對抗熱量和脂肪。
知乎上一些女性用戶對該產品的功能總結是:“立馬拉肚子”、“竄稀”。
僅就“拉稀”效果而言,同學們,建議你們吃點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硫酸鎂、比沙可啶(俗稱“瀉藥”),便宜量又足,“拉稀”效果更強。
奈雪的“燃爆菌”到底是什么東西呢?開甲君深入研究了一下,為此不惜斥巨資(實在是太貴了,下單的時候小編感覺被收割了智商稅)叫了一杯含有“燃爆菌”的茶飲品,但很可惜,送過來的“燃爆菌”是散裝粉末,無法識別其成分。

小編外賣收到的“燃爆菌”粉末。
不過,開甲君發(fā)現,奈雪已經將“燃爆菌”上架了京東商城旗艦店。在其宣傳中,每包含量2克的“燃爆菌”添加520億CFU進口活菌,并聲稱“6株明星益生菌,呵護美麗身體”。

實際上,奈雪打造的這款“燃爆菌”跟杜邦自己銷售的怡能U暢520益生菌類似,兩款產品都是針對女性客戶,唯一區(qū)別是,奈雪的“燃爆菌”只含6株益生菌,杜邦自己銷售的含8株益生菌。要知道,益生菌的成本主要取決于菌株數量。

奈雪的“燃爆菌”含有下列6株益生菌,開甲君比較了一下,除了乳雙歧桿菌Bl-04外,“燃爆菌”的其余菌種在杜邦“怡能U暢520”中都有。
乳雙歧桿菌Bl-04的主要功效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增強呼吸道免疫力。從功效來說,要增強呼吸道免疫力,直接服用維生素效果更好。

但是,經過奈雪的一份包裝之后,普普通通的益生菌縮量漲價,賣的比原產商杜邦還貴!
看看兩種產品的價格,奈雪的“燃爆菌”12袋,每袋2克,售價159元,平均每袋賣13.25元,每克益生菌賣6.6元。杜邦“怡能U暢”16袋,每袋2.5克,售價172元,折合每克4.3元。
奈雪的益生菌粉比杜邦自己的還貴53%,如果算上減少的兩種菌株,奈雪的“燃爆菌”價格可能比杜邦益生菌粉貴一倍。
一個零售商居然比原廠商還要暴利。
在奈雪的線下門店里,如果選擇“燃爆菌”,需要加收4元。不過,奈雪門店中使用的“燃爆菌”是大容量、散裝益生菌,其成本只會更低。
奈雪的“燃爆菌”暴利到什么程度呢?開甲君隨便在1688上搜了一下,發(fā)現了眾多提供杜邦益生菌定制、貼牌加工商。
例如下圖這一家,可提供美國進口杜邦益生菌粉貼牌加工服務,產品成分可談,國產進口原料均可,含量從2克-40克都行。訂單在10萬件起,價格最低1元。
按奈雪的巨大需求量,價格按最低進貨價計算是合理的,那么每袋銷售價13.25元,成本1元,奈雪在這款益生菌上的毛利率高達92.5%!
這個智商稅真的挺高,比美國特朗普還離譜。

如此高的暴利,無非是利用了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再加上模糊、欺騙性的廣告話術,誤導消費者,將普普通通的益生菌包裝成瘦身美容的秘密武器,掩蓋其飲品并不健康的真相。
這一套路不是奈雪的首創(chuàng),只是奈雪玩的更加高級、看似更有品質感而已。
所謂的 “喚醒自護力”、“呵護美麗身體”、“減少熱量攝入”、“吃喝更暢快”,都是品牌的鬼話。真相是,高糖高卡路里的奈雪茶飲不會因為加入一點益生菌而變得健康。
如果益生菌真的能減肥、瘦身,所有花樣百出的減肥機構和健身房都要破產,杜邦和其它生產益生菌的企業(yè)會超過谷歌、亞馬遜,成為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
可是,杜邦益生菌在美國是絕對不敢打廣告吹噓,自己的益生菌有瘦身效果,更不敢說益生菌能“對抗熱量和脂肪”、“消滅一晚白米飯”,“相當于跑步2千米”。
這樣宣傳只有一個結果:會被消費者告上法庭,被罰到破產。
可見,我們的消費者對虛假宣傳機構過于寬容,監(jiān)管機構對虛假宣傳機構的處罰也過于溫柔。這才導致了奈雪、元氣森林這種所謂虛假宣傳的“網紅品牌”不斷涌現,而且成為后來者效仿的榜樣。

也有個別理性的消費者沒有被奈雪的“偽健康”概念洗腦,例如,有知乎用戶表示,感覺是智商稅,如果真的有它說的那么神奇那么酸奶養(yǎng)樂多的早就宣傳了,怕是給想喝奶茶又怕怕變胖的人找個合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