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關(guān)于宇宙的10個瘋狂理論,來看看?
宇宙為什么是這樣的?科學家們用了很多方式去探索并解釋“宇宙“,這導致產(chǎn)生了一些聽起來很瘋狂的想法。

量子氣泡和多重宇宙。(圖片來源: Juergen Faelchle)
宇宙為什么是這樣的?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jīng)嘗試了很多種思路去解釋我們的宇宙和它的未來。以下有一些非常奇妙的想法,從涉及宇宙漂浮在更高維空間的膜世界圖景,到描述這種膜與另一種膜碰撞形成一個全新宇宙的“大爆炸”。
膜世界

宇宙弦,弦理論,抽象的背景(圖片來源: Shutte)
宇宙是三維的,有三個垂直的方向可以移動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一些理論提出了另一個空間維度。因為它在另一個垂直方向,這是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到的。這個高維空間被稱為“體”,而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漂浮在體內(nèi)的三維薄膜,或“膜”。
盡管聽起來很復雜,但是膜世界圖片解決了很多物理學中的問題。例如,哈佛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Lisa Randall和馬里蘭大學的Raman Sundrum提出了一個解釋亞原子力不對稱的膜世界版本,暗示存在著與我們平行的其他膜。但是,只用一個理論解釋我們已經(jīng)知道的事實是不夠的,它必須做出可以通過實驗檢驗的新預測。就Randall-Sundrum模型而言,這種測試可能涉及到測量由黑洞發(fā)出的引力波,這些黑洞將一個膜連接到另一個。
2.大爆炸
藝術(shù)家對多個“膜世界”的印象。當兩樣事物碰撞時,它們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宇宙。

(圖片來源:沒干過國家航空航天局)
在遙遠的未來,星系最終會漂移非常遙遠的距離,以至于一個星系的光永遠無法到達另一個星系。事實上,隨著恒星變老和死亡,有一天會出現(xiàn)沒有光或熱的情況。宇宙將成為一個黑暗、寒冷和空虛的地方。這聽起來像是世界末日,但是根據(jù)理論,它實際上是下一個宇宙的開始,是一個無盡重復的循環(huán)。還記得膜世界理論嗎?這就是當一個冰冷、空曠的膜與另一個膜對撞時發(fā)生的情況??梢哉f假如有更多時間,最終它一定會發(fā)生。宇宙學家Neil Turok 和 Paul Steinhardt認為這樣的碰撞將產(chǎn)生足夠的能量來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宇宙。他們將此稱為“火劫理論”,盡管物理學家Michio Kaku將其稱為大爆炸更有說服力。
3.充滿等離子體的宇宙
大爆炸后宇宙膨脹的圖示。

(圖片來源: MARK GARLICK/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宇宙大爆炸仍然是許多科學家的首選理論,它得到了兩個關(guān)鍵觀測數(shù)據(jù)的支持-宇宙的膨脹和宇宙微波背景(CMB)。大爆炸之后,宇宙急劇縮小變熱,充滿了像太陽一樣發(fā)光的等離子體。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竭@個超熱階段的結(jié)束,其形式是充滿整個空間的輻射海。在這幾十億年的時間里,宇宙的膨脹使輻射冷卻到了華氏零下454度(攝氏零下270度),但它仍然可以被射電望遠鏡探測到。
CMB在每個方向看起來幾乎都一樣,如果宇宙一直以目前的速度膨脹,這就無法解釋說明了。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幾分之一秒內(nèi),它經(jīng)歷了一段短暫的極速 "暴脹",體積突然從亞原子尺度膨脹到幾光年。
4.全息的宇宙
一個星球上空的全息圖的抽象圖像。

(圖片來源: Shutte)
安全全息圖基本上是一個二維物體編碼成一個完整的三維圖像。根據(jù)這一理論,整個三維宇宙可能被“編碼”在其二維邊界上。這聽起來可能不像生活中模擬器里面那樣令人興奮,但這個理論的優(yōu)點是它在科學上可被檢驗。2017年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表明,它與觀察到的CMB波動模式一致。
5. 穩(wěn)態(tài)的宇宙
宇宙在一個氣泡內(nèi)膨脹的藝術(shù)形象。

(圖片來源:Shutter)
美國宇航局表示,大爆炸是我們對宇宙如何開始的最佳猜測。過去它的密度較大,而未來它的密度會變小。并非所有的科學家都對此感到滿意,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方法讓密度保持恒定,甚至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這個辦法涉及到以每百萬年每立方米約三個氫原子的速度不斷創(chuàng)造物質(zhì)。這個模型隨著CMB的發(fā)現(xiàn)而失寵,這是緣于這個模型不容易解釋。
6. 多重宇宙
多重宇宙
我們的宇宙只是龐大的多元宇宙中的一個氣泡嗎?

(圖片來源:VICTOR DE SCHWANBERG/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在關(guān)于大爆炸的傳統(tǒng)觀點中,為了解釋CMB的均勻性,有必要假設早期的超速膨脹,即暴脹。一些科學家認為,當我們的宇宙從這一膨脹階段中掉出來時,它只是膨脹的空間中海洋里的一個小氣泡。在這個由Paul Steinhardt提出的被稱為 "永恒暴脹 "的理論中,另外的氣泡宇宙在暴脹海洋的其他地方不斷涌現(xiàn),整個組合構(gòu)成了一個 "多重宇宙"。
這個理論變得更加奇怪,因為其他宇宙沒有理由擁有與我們相同的物理定律。有些宇宙可能有更強的引力,或者不同的光速。雖然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其他宇宙,但可以想象其中一個宇宙可能會與我們的宇宙發(fā)生碰撞??茖W家們甚至認為CMB中的 "冷斑 "是碰撞產(chǎn)生的印記。
7. 我們理解錯了引力
銀河
我們的銀河系是被暗物質(zhì)所包圍,還是引力理論有誤?

(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天文臺)
宇宙的理論取決于對引力的準確理解,這是物理學中唯一在非常大的尺度上影響物質(zhì)的力量。但僅靠引力無法解釋某些天文觀測。如果我們測量一個星系外圍的恒星的速度,如果唯一阻礙它們的是可見星系的引力,那么它們的運動速度就會太快,無法保持在軌道上。同樣,星系團似乎被一種比可見物質(zhì)的引力所能解釋的更強大的力量固定在一起。
有兩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大多數(shù)科學家贊成的標準方案是,宇宙包含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它提供了缺失的引力。特立獨行的替代方案是,我們的引力理論是錯誤的,應該被一種叫做修改的牛頓動力學(MOND)的東西所取代,科學家們于2002年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雜志上提出。MOND和暗物質(zhì)與觀測結(jié)果同樣一致,但尚未被證實,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
8. 超流質(zhì)時空
一個抽象的時空超流體的插圖。

(圖片來源: Shutterst)
即使空間只有三個維度,仍然有一個以時間形式存在的第四維度,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宇宙存在于四維時空。根據(jù)一些理論,比如國際高級研究學院的Stefano Liberati和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Luca Maccione在物理評論性文學雜志中提出的理論。這不僅僅是一個包含恒星和星系等物理對象的抽象參照結(jié)構(gòu),而是一種物理物質(zhì)本身,類似于水的海洋。就像水是由無數(shù)的分子組成的一樣。時空,根據(jù)這一理論是由我們的儀器所不能達到的更深層次的現(xiàn)實中的微觀粒子組成的。
9. 模擬理論
模擬理論
根據(jù)一些哲學家的觀點,宇宙是計算機生成的幻覺投射到我們的大腦中。

(圖片來源: Mads Perch via Getty Images)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理論都來自科學家。但這里有一個來自哲學家的理論,如果所有關(guān)于宇宙的信息都通過我們的感官和科學儀器進入我們的大腦,誰能說這不是一個巧妙設計的幻覺呢?整個宇宙可能只不過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計算機模擬。這是一個由 "黑客帝國 "電影推廣的想法。盡管這個想法聽起來很離奇,一些哲學家還是很嚴謹?shù)膶Υ?。然而,它沒有通過真正的科學理論的測試,因為它沒有辦法被證明是真是假。
10. 宇宙的自我表現(xiàn)
樹,一個晴空萬里的夜晚,星星在運動。

(圖片來源:Jose A. Bernat Bacete via Getty Images)
物理學定律涉及少數(shù)基本常數(shù),它們決定了重力、電磁力和亞原子力的強度。據(jù)我們所知,這些數(shù)字可以有任何可能的值,但如果它們稍微偏離它們實際擁有的數(shù)值,宇宙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所知的生命,當然包括我們自己將不復存在。有些人認為這是宇宙被有意識地設計的證據(jù),以使類似人類的生命得以進化。所謂自我中心的人類學理論,由Nick Bostrom在他的書 《人類學偏見》中提出。
BY: Andrew May
FY:詩涵詩涵
如有相關(guān)內(nèi)容侵權(quán),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zhuǎn)載還請取得授權(quán),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