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真題訓練匯總 | 內含寧波大學和湘潭大學真題(6.4-6.10)

百科真題訓練匯總 | 內含寧波大學和湘潭大學真題(6.4-6.10)
原創(chuàng) 初心百科?
6.4
建于隋朝的建筑物是()
——選自【2015寧波大學】
A.趙州橋
B.大雁塔
C.大昭寺
D.佛光寺
▼
「A.趙州橋」
【解析】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建于隋朝年間,由我國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故A項符合題意。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大雁塔是現(xiàn)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建于7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由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佛光寺,據記載,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是中國現(xiàn)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筑。故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6.7
【名詞解釋】——空穴來風
——選自【2017湘潭大學】
▼
「空穴來風」
【解析】空穴來風出自宋玉的《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托者然,則風氣殊焉?!痹赣辛硕囱ú胚M風,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自身存在弱點,流言蜚語等得以乘隙而入?,F(xiàn)多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6.8
相傳我國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選自【2014寧波大學】
A.楊玉環(huán)
B.趙飛燕
C.西施
D.貂蟬
▼
「B.趙飛燕」?
【解析】“掌上舞”源自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的故事,其比喻女子舞姿輕盈。漢成帝為取悅趙飛燕,令工匠在皇宮太液池建造了一艘華麗的御船,叫“合宮舟”。一天,漢成帝與飛燕一同泛舟賞景。趙飛燕面輕歌《歸鳳送遠》之曲,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馮無方吹笙以配飛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風驟起,險些將身輕如燕的趙飛燕吹倒,馮無方扔掉樂器,拽住趙飛燕雙腳,趙飛燕則繼續(xù)歌舞。經此一事,宮中便流傳出了“飛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話。故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6.9
【名詞解釋】——東林書院
——選自【2017湘潭大學】
▼
「東林書院」
【解析】東林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創(chuàng)建于北宋政和元年,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又名龜山書院,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明朝萬歷三十二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并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噪,成為江南地區(qū)人文薈萃之區(qū)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6.10
“紅杏枝頭春意鬧”屬于( )
——選自【2015寧波大學】
A.通感
B.夸張
C.烘托
D.象征
▼
「A.通感」
【解析】“紅杏枝頭春意鬧”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春景》。紅杏的開放本應是視覺上的感受,但是詞人宋祁卻寫到紅杏像人一樣有說有笑。笑聲、說話聲是聽覺感受,所以作者巧妙地將視覺感受轉向聽覺感受,這種修辭手法即是通感。故A項符合題意??鋸埵菫榱诉_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手法。烘托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修辭手法。象征則是用一個具體的事物來代表一個抽象的事物,具體事物是抽象事物的意義載體和象征。故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文章來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運|初心阿卓
百科咨詢|初心C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