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似簡簡單單小白杯,卻是大部分藏家都沒有見過的
說到小白杯,相信很多人都會想,這種東西我家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嘛,怎么可能沒見過呢,其實小編在此說的小白杯,可絕非是我們手上哪些普通的小白杯,而是刻有“金箓大醮壇用”款小白杯。

明代的白瓷有非常高的藝術(shù)價值,史稱“甜白”。白瓷茶盞造型美觀,比例勻稱,料精式雅,在茶具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小編上頭所說的“醮壇杯”,是由明世宗嘉靖皇帝下令燒造,用于當時宮廷的道場活動。其中“金籙”是“金籙齋法”的省稱,它是道教眾多齋法中的一種,最早出現(xiàn)于南朝劉宋時期。

“醮壇杯”為傳統(tǒng)茶杯名品,除了底部書“金箓大醮壇用”的明顯特征,其內(nèi)皆書有“茶”或“酒”或“棗湯”等字樣,杯有大中小三號。

近年來,明御窯廠遺址多有出土嘉靖青花“金箓大醮壇用”款碗標本,但當時落此款者不僅是青花器,五彩的也有燒造,比如浙江省博物館中就藏有一只五彩松鼠葡萄紋“金箓大醮壇用”款茶盞,十分精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