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篇【行萬里路】

上一篇我們說到,要尊重規(guī)律,努力做到不虛妄,不空想。那么,什么方法最好呢?就是腳踏實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僅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一說到行萬里路,孩子們一定就想到了出外旅游。
當然,喜歡旅游的朋友未必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那么,國家為什么將這一天訂為“中國旅游日”呢?因為,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開始了他的旅行。
他手中一根拐杖,身邊一個仆人,背上一件包袱,行裝非常簡單。不騎馬,不坐轎,完全靠徒步,最多一天走一百多里。經(jīng)常攀登陡峭的山壁,用繩索在空中橫渡山谷,在高峻的山巖上過夜,用山中的溪水飲食沐浴,與大自然中的野獸為伴。這顯然不是旅游,而是在大自然中探險。
徐霞客一生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游歷天下,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所到之處,不但探幽尋秘,而且留下游記,記錄他觀察到地理地貌、動植物狀況、社會現(xiàn)象和人文景觀等等。開辟了系統(tǒng)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地理學新方向。
《徐霞客游記》中的記載之所以真實可信,首先在于作者遠離官場,無所羈絆,不受牽制,不受壓制,不必逢迎,不必取悅,無須故意歪曲事實。所以,他能夠直陳所見,不虛美,不隱惡。而且文字優(yōu)美,在國內(nèi)外影響極為深遠。
當然,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未必都和徐霞客一樣三十多年周游天下,但是一定要走出你的家鄉(xiāng),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這才能夠增長知識和才干,擴展心胸和眼界。否則,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生活在偏遠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希望自己走出山區(qū),奔向更加廣闊的天地;可是,生長在大城市的孩子們,原生家庭給他提供了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環(huán)顧周邊都比自己的家鄉(xiāng)貧窮落后,怎么辦?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