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銀行定期存款,該直接存3年,還是該存1年到期再續(xù)?答案來了
很多人在選擇財務(wù)管理方法時,會選擇用定期存款打理資金。除了有可能賺到更多的利息之外,也能夠很好地確保本金安全。只不顧,在選擇期限時,有些人卻犯了難。這主要是由于定期存款是很難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那么存銀行定期存款時,是該直接存3年,還是該存了1年期之后,等到期再續(xù)存呢?答案來了。
?

安全性
兩者都是定期存款,盡管所選擇的期限不同,也都能確保本金的安全。不過,利息方面,如果都能持有到期,那么二者的利息都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如果不能持有到期,存3年期,有可能在接近期滿的時候遇到急事,提前支取,損失接近3年的利息。而存一年后到期再續(xù),則至多損失接近1年的利息收入。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比較看重穩(wěn)拿利息,那么存1年期后到期再續(xù)比較能達成目標。
收益性
而在收益性方面,如果都能持有到期,那么存3年期比存了1年期后到期再續(xù)所到手的利息會多很多。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利率上有著較大的差別。就比如有些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甚至難以超過2%,而有些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卻可以接近甚至超過3%。
只不過,如果都不能持有到期,二者均要以活期的利率計息,此時并沒有太大差別。不過,由于在3年之內(nèi),即使存了一次1年期后提前支取,依然能有兩年多的時間供儲戶再次嘗試存錢。因而,若一個人不能保證自己的資金能夠閑置3年及以上,建議存一年后到期再續(xù)。但是如果能保證,那么存3年期更有利于增值。
?

流動性
3年期定期存款的流動性非常差,需要盡量存滿3年,然后再將錢取出來。而1年期定期存款在3年內(nèi)可以到期3次,每次都能將本金解放出來,并且提取出利息,可用于補貼生活。毫無疑問,存1年到期再續(xù)的流動性是更好的。
怎么做?
那么,我們究竟該怎么做呢?答案和具體每個人的需求有關(guān)。
就比如當(dāng)一個老人身體不夠健康,沒有太大的經(jīng)濟能力和收入來源,也隨時有可能因為基礎(chǔ)病和醫(yī)院打交道的話,這時如果直接存3年期,風(fēng)險性是比較大的。倒不如去存1年期,等到期后再續(xù),或許會更符合老人的需求。
當(dāng)然,如果老人嫌1年期的存款利率略低,也可以試著借助儲蓄國債或者是余額寶來打理閑錢,前者適合中長期資金,后者適合短期閑錢。若想更好地增值,當(dāng)下我國對外貿(mào)發(fā)展極為重視,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貿(mào)經(jīng)濟平臺如代銷,10萬每月得1000元利潤。
?

總之,選擇期限時,不應(yīng)該隨隨便便地決定,儲戶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確保能持有到期的定期存款產(chǎn)品,否則,倒不如借助一些其余增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