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想的太多”
(個人愚見,有感而發(fā),暫時不想被評價。感謝配合)
? ? ? 時常會被別人詬病,想得太多,以至于好不容易走出自己的世界,鼓起勇氣認識的男孩也說我最大的問題是想的太多。主要矛盾是我“”想得太多“”嗎?我看未必。
? ? ? 如果想要保持清醒,深度思考不應該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嗎?“不經(jīng)檢驗的哲學不是自己的哲學?!蔽覀儼雅袛鄼?quán)交給了別人,自己的確可以輕松。沒有矛盾的思想活動可不就暢通無阻嗎?小時候總是認為皇權(quán)集中是一種暴力,對民主報以充分的信任。仿佛民主制就等同于每個人的權(quán)利都得到保障,更甚于等于人人平等。這種非黑即白的信念從來沒有引起我的不安、困惑、矛盾,自己也能更關(guān)注于眼前的學業(yè)、友情、愛情,一帆風順。但時過境遷,回頭想想,自己仿佛沒有真正地活過。就拿民主來說,既然人與人的知識水平、思想深度均有差異,那為何人人需擁有具有同樣效力的決策權(quán)呢?這是人頭上的平等,不是知識上的平等。諸如此類動搖常識的情況,我想對我個人而言是具有很大意義的。
? ? ?
? ? ?根本矛盾不在于我想的太多,他沒有想那么多。而是我們的思想深度不一致,而我表達的又太多。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那不過是縫合好被子彈穿入的皮膚而已,子彈仍然存在,下一次引起劇痛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揭開傷疤,直面子彈的壓迫感。他想要的是和諧與愉悅,我想要的是真實、碰撞。為了他的和諧,我并不需要改掉我的“想的太多”的毛病,而是切身體會他的感受,閉上我的嘴巴,亦或是直接離開就好了。
? ? ?有的人終其一生也走不出自己的困境。有的人物質(zhì)精神都缺乏,有的人幸運一些,由于物質(zhì)充裕引起的快感使他們從未意識到自己的精神匱乏。
? ?
? ? ?而我要做的仍有很多,回憶復盤,期待未來。


截圖來自《齊木楠雄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