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5月,短短三天時間,我國就失去了四位棟梁
5月份注定是個悲傷的月份,13年前,汶川大地震舉國悲痛。2021年5月份,短短三天時間,我國就失去了四位棟梁。

5月20日,中國醫(yī)學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歲;

5月21日,故宮原副院長文博專家楊伯達逝世,享年94歲;

5月22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病逝,享年99歲;

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享年94歲。

袁老千古!
袁老一路走好!
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過這樣的問題,是范冰冰成功?還是袁老成功?今天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不計其數(shù)的人,冒著風雨為袁老送行;而今天的范冰冰,卻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一種人活著是為國家做貢獻,死了就是國家的損失;有一種人活著是國家的損失,死了卻為國家做貢獻。你看那個爽歪歪就知道了,生前可能會有貢獻嗎?沒辦法,不作孽就已經(jīng)是一個貢獻。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基辛格。
你看,別人是多么的羨慕,中國人就是那么的幸福。
第1代的共和國功勛,創(chuàng)立了共和國;第2代的共和國功勛,讓中國穩(wěn)穩(wěn)地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夏老守護著我們的光明,楊老讓我們精神充實,吳老呵護著我們的小心肝,袁老讓我們過上溫飽的生活。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他們說咱們國家有許多人到國外留學,最終都選擇留在了國外。想通過旁敲側(cè)擊來說明咱們的不好,事實上,最有能力的人,最有理想的人,都回到了國內(nèi),為共和國作出了貢獻。
錢學森,郭永懷,鄧稼先還有很多很多。留在國外的人,他們永遠做不到名流青史,永遠沒有共和國功勛所得到待遇。

相信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為美國出生入死傷痕累累的美國老兵,為了自正愛國之心,在國會會議上撈起上衣用傷痕來證明。還有那位為波音公司為美國設計出“民兵3洲際導彈系統(tǒng)”的林燁,他最后想歸宿的地方,竟然是自己背叛了的祖國。他們所有的努力,除了多賺一些錢以外,得到的是永遠的悲哀。
當你選擇放棄了祖國,那你就等于放下了忠誠,放下了忠誠,也就放下了榮耀,你唯一可以剩下的,就是多賺兩塊錢,名留青史與你無關(guān)。沒有了高度的人,又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呢?所以能留在國外的留學生,能成功的人少之又少。

現(xiàn)在祖國要的是第3代共和國功勛,強國和復興。年輕人一起進來吧,一起加油!
袁老他們完成任務了,去服務另外的地方,另外的地方也因為他們的到來,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爭,過著溫暖和幸福的生活。

袁老!您團隊研發(fā)的“超優(yōu)千號”畝產(chǎn)又刷新記錄了。
禾下乘涼夢 不悔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