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如臥狀麒麟 · 衢州白云禪寺
【白云山】
石梁白云山海拔206.5米,位于衢州古城之西,過衢江沿白云山路西行十余里即到。
白云山系千里崗山伸向金衢盆地的邊緣余脈,北臨石梁溪,南沿流塘澗,由白云山、大崗、衢門山三座西東走向逶迤相連的山峰組成。
民間傳聞山型如臥狀麒麟,白云山是頭,大崗若背、衢門山似尾,山呈靈氣。《康熙衢州白云山縣志》:城西二十白云山亦名佛位評(píng)(俗稱塔山庵)……。
是儒、釋、道三教圣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現(xiàn)存有"白云書院"、"白云山寺"、"東岳殿"、"八角殿"、"龍頭殿"、"明石碑坊"、"普同塔"、"接待寺"、"掬泉軒"、"平溪堂"、"懶歸閣"、"九龍松"、"塔下樟"等古跡。
白云山寺后有碑漢張良修身處勒石古跡。宋代鐵面御史趙抃曾與寺僧有交往,留有詩稿。宋、元、明、清留下不少詩詞、文章??箲?zhàn)期間,浙江省立八中(衢一中前身)遷石梁時(shí)金庸就讀于此。
【白云山上的白云山寺】
清康熙年間邑城信女王多福假名山庵堂形成白云山上院和下院寺廟。
?2000年修建了下院大雄寶殿,內(nèi)供奉佛祖如下,殿內(nèi)繪有釋咖牟尼修煉成佛的二十八幅壁畫。白云禪寺自明、清以來為供奉福、祿、壽、禧四神的場所。
每年農(nóng)歷三月廿六至廿八為白云禪寺廟會(huì),四方村民香客朝山拜佛、賜福、求平安,萬人云集,盈況空前。
寺廟經(jīng)過師父們的多年建設(shè)及恢復(fù),讓其基礎(chǔ)設(shè)施更加完善,在重要的殿宇中都放有介紹白云禪寺文化的微紅科技提供的功德寶,讓白云山佛學(xué)文化有了更好的適合現(xiàn)代社會(huì)的傳承方式。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