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陽明學傳習錄有感悟鏡有行方有得
現(xiàn)在之所以還未成就,就是內(nèi)心狂妄,深深陷入世間情債,而不知道世俗如糞水。反思之后,修證才能成就。在俗世中,只有一心舍離世俗,拼盡一切,堅持實修實證。
如今發(fā)生的一切如《了凡四訓》所言,都是已經(jīng)定好的,因緣生,因緣滅,自己心中的變,對外境的感受,也都是定好的,惟有自己的內(nèi)心面對所經(jīng)歷的一切要以道心對待。時刻觀想佛道的對待事物方式。以道心、佛心,對待外境。
《道德經(jīng)》寫得很清楚,究竟大道鏡一直等我回家。一直在門口相望,等我回家。年年應該以感應看到道。既然念而無感,又看不到,一定是自心出了問題,當一遍遍念道,一聲聲懺悔,消除破掉自心所障。

編輯
自心有障礙,就要明理,明白哪里不好,就要改善,人生除了道鏡再無大事。懺悔、理明,得道護佑,消融障礙見道,歸。
但念道,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虛妄之相,何須再為此起心動念,何必再為外境所轉心動。奈何妄心難息,必用堅強毅力,老實實修破之。
悟到了就要去實踐求證,證到了才是得到了。
時空只是人的妄念錯覺,在這個時空中光速是突破點,自身比光速快的是心念,用心念方能突破這個時空,也就是由心發(fā),用意念破。

編輯
善性在過去未來本就清明存在,只因心念被世俗各種妄念阻礙住了。借本自具有的道從外突破障礙,更由心內(nèi)發(fā)意發(fā)愿。
如釋家的《心》是從內(nèi)心突破障礙,識達本性,《金剛》是在心外突破障礙,識達本性。
于道言,起妙用的,在于道演化時,同時也帶動聽者身臨其境,狀態(tài)相應者,當即可證道。
當需要言語時,必有思維過程,當思維時,是心在思考,心在動,動則有力,也就是能量傳遞,此時只需要接受那能量光體。道無言,言者是聽者的自心。
心包太虛,其內(nèi)無小,其外無大,一切都是全息之像。
一念無限大,一年無窮小,一念佛魔間。一念言之簡單,行之轉念,必從自身著手,定要下功夫。凡夫與圣人的差距,注定在行上念上轉變,有念入念,有行轉念。
融道當具大無畏心,舍命入道,一切交給道,死時合道,活著受益,應化入道。
自性本明,本自具足,道心易退,具身只是一堆破爛血肉,當把自性本心,完全交給道,由道護佑,回歸大海。
破除自我,需先明白前因后果,世間俗世之人,皆是隨事就事,事中生事,一切煩亂。何必自己再去入戲。自以為做主,原來是半點不由人,忘求一顆心東想西念,了無知因。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