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性善降氣,氣降則血不上逆,氣血沖和,血壓自可下降。但臨
2023-03-05 10:08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萊菔子性善降氣,氣降則血不上逆,氣血沖和,血壓自可下降。但臨床必須用較大劑量(30g以上),降壓效果方顯,若限于一般劑量(9~15g),則療效會受到影響。 血隨氣動,萊菔子降氣的同時并能降壓。臨床用萊菔子治療高血壓病,常獲較好療效。單純性高血壓病,取菊花10g,澤瀉30g,丹參30g,萊菔子30~40g,鉤藤15g。水煎內(nèi)服,一般7~15劑即可見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辨治冠心病基礎(chǔ)上加萊菔子30g。女性因病過早切除子宮或摘掉卵巢,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有部分病人可致高血壓,重者可引起中風(fēng)腦溢血,預(yù)后不好。這類高血壓病人,中西藥降壓效果均不理想。在臨床實踐中,以萊菔子為主藥治療高血壓,療效滿意,現(xiàn)介紹如下。 以炒萊菔子30g,丹參24g,玄參15g,懷牛膝15g,夏枯草30g組成復(fù)方,治療觀察50例高血壓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最小38歲,最大74歲,病程2~15年。高血壓分期:I期19例,Ⅱ期24例,Ⅲ期7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周服3~5劑,3周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