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舉辦祭孔大典:磨金石教育遙祭至圣先師孔丘

2022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3周年紀念日??鬃庸世锴?,在孔廟隆重舉辦了公祭大典。磨金石教育謹以此文,遙祭道冠古今,受萬世慕仰的中華至圣先師孔丘。
在著名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鮑鵬山撰寫的大典祭文中對孔子這樣描述:禮崩樂壞,斯文將亡;天生仲尼,長夜清光。
在中華民族浩瀚的文明史中,孔子絕對是最閃亮的那顆星。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鬃又鲝堃缘轮螄@樣群臣百姓就會心悅誠服地圍繞著你轉。

然而春秋紛亂,諸侯爭霸,周室勢衰,王道不存。在你來我往的勢力爭奪中,人心變得詭譎不定,道德淪喪于小人之手,世界的秩序變得混亂。
諸侯為了爭霸,不顧王法,不顧百姓,輕起刀兵,尸橫遍野。貴族享樂,增大對百姓的搜刮,以致苛政猛于虎。
士人讀書,只追求功名利祿,與統(tǒng)治者一道,置天下百姓于不顧。對于百姓來講,這樣的世界是黑暗的,命如草芥,人生無望。
在此亂世之中,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尼山的秋月光照大地,泗水河畔,浪花滔滔??鬃討汛е鞈懭说氖姑?,降臨在這片天空之下。

為政以德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是孔子的個人宣言。自讀書學禮樂起,孔子為的就不是個人的利益。
年少時貧窮帶來的磨難,使他深切地感受到百姓生活的艱難。
所以他一直堅持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力勸統(tǒng)治者要施行仁政,減少奢侈的享樂,與民分利,這樣才能國富民強。
對于搜刮百姓的行為他是及其貶斥的。弟子冉求才能過人,通過戰(zhàn)功迎回在外流浪14年的孔子。

然而冉求因為改革賦稅制度,提高了季氏斂財?shù)男剩@讓孔子極為生氣。孔子認為冉求背叛了自己的信念,背離了節(jié)用而愛人的思想,遂與愛徒斷絕來往。
為了天下蒼生,為不與亂臣賊子同流合污,他甘愿奔走流浪,向各國君主,向天下宣揚自己的仁政思想,雖然處處碰壁,仍然不改初衷。
這就是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堅守了一生,而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他自己成了那顆受眾人圍繞的北極星。

有教無類
孔子除了制定影響千年的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他最大的貢獻還在于教育領域。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有著極為嚴格的階級分層,孔子本身也因為出身問題一度無法接受教育,這在他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自己開始做老師的時候,他遇到了仲由,仲由不是國人,而是鄉(xiāng)野之人,但孔子還是收他為徒,開啟了黎民百姓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先河。

僅就這一點而言孔子就是非常偉大的,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孔子為底層百姓打通了一條向上走的通道。讓仲由等人躋身于士大夫之列,與貴族子弟共同管理天下。
這也是為什么后世幾千年來,天下讀書人皆以孔子為至圣先師的理由。超越時代藩籬平等待人,是為至圣;傳授詩書禮樂,以身示范仁愛德行,是為先師。
以德服人
一直到今天,中華兒女的一言一行所推崇遵行的仍然是孔子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一直是中國人衡量一個人德行的最高標準。

“德不孤,必有鄰”。在國際事務中,中國政府也深諳此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含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也正因此,中國一直是第三世界國家備受尊重與推崇的領袖。
孔子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1988年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并發(fā)表聯(lián)合宣言,向世界呼吁:
“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p>
以德服人,合作共贏才是未來人類發(fā)展之道,而不是靠大炮巨艦,拉幫結派,剝削他人。
在這一點上,孔子不愧為中華先師,他是思想圣人,也是亂世英雄,敢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敢于用一生,去斬斷黑暗的時空,用思想,用理論去拯患救難。
在他離去的歲月里,他并未消失,而是化作明星,映照世人,他就是那顆北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