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獨當一面的技能,加上一個如癡如醉的愛好,是幸福感之源
一個獨當一面的技能,加上一個如癡如醉的愛好,是幸福感之源
2022-08-09
德國工業(y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代購都有他們的影子,而之所以這么好的原因,和別人的工業(yè)有關,而工業(yè)的操作是人,因為人家工人好。那工人好一定是生產工人這個機制好,現在德國的教育給大家很多的啟示,它的雙元制教育百分之六七十的中學生都不去讀大學,他都是成為了非常優(yōu)秀的技工。關鍵這個技工學校出來的人,它并不是說,它是一個技工學校,而是它的技工學校定制化這些工人的時候就是跟企業(yè)的需求結合到一起的,它是以需求來創(chuàng)造這個教育的模塊。
所以德國制造你往后面推,實際上它真正的產品就是這些制造業(yè)工人,造就這些制造業(yè)工人首先是這種雙軌制的二元式的這種教育。它就是把凱撒的歸凱撒,把上帝的歸上帝,做理論家的,做思想家的,去拿諾貝爾獎的,他有一條路線去走的。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培養(yǎng)得諾貝爾獎還是為了培養(yǎng)一個真正有用的能夠形成個人競爭力并且將個人競爭力轉化為企業(yè)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的這么一個人,我覺得這個問題是要仔細思考的。
而且我觀察了一下,如果一個人他有一種能力,甭管是剪頭發(fā),說話還是干什么的,甚至是打球,只要他這個能力很強,他這個人不怕。
這就是自信。
其實我們老說提高幸福指數,很重要的一點:有一門技能,還有一門愛好,這個人他就痛苦不到哪去。一般說幸福感差的人,往往是沒有一個獨當一面的技能,也沒有一個如癡如醉的愛好。
我覺得一個好的工人首先是要有一種恒心。要如何才能有恒心呢?

孟子早就說過,“民無恒產,便無恒心”。恒產是什么?首先,我有的這個財產是不能隨便被人拿走的,這是第一;第二,不能說我今天有了這個財產,過兩天以后貶值貶得一塌糊涂,那也是有問題的。
現在人的浮躁,其實很多時候就是解決不掉恒產的問題,那么也就不會有恒心做事。就變成了技能換不來恒產,而愛好更加不敢奢求,那么恒心是定然不會出現的。

全部都是對比,全部都是攀比,主要是這個攀比居然還有那么大的差距,哪怕兩個人是幾乎一樣的,只是因為一些外在的差距,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對待,那么人們肯定會去追求那些外在的。但實際上,現在的社會是,哪怕你差,甚至差很多,只要那個外在的夠強,依舊可以追趕,所以我們都知道了,外在要比內心更重要,大家追求外在也就很正常了。
假貨橫行,不就是缺乏了內在的良心,只要外在的結果。如果大家真的都有一桿道德的稱,假貨應該是不存在的,最多也是仿制品,還是會和你說的那種。
所以感覺現在人都不需要技能了,更加沒有愛好了,雖然看上去過的很好,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因為一個什么事情,或許一切就都變了,畢竟動了幸福感的根基,只留下了錢這個表面。
就類似于冷戰(zhàn)一樣,雖然什么都有了,但是大家冷落你,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要不然怎么會去酒吧買醉呢?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