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讀本-侯馬盟書-識讀

根據(jù)《文字學概要》的說法,侯馬盟書可能跟趙家與中行氏和范氏的爭斗有關。
據(jù)《史記·趙世家》:趙景叔卒,生趙鞅,是為簡子。
趙簡子在位,晉頃公之九年,簡子將合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晉頃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誅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族為之大夫。晉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魯賊臣陽虎來奔,趙簡子受賂,厚遇之。
趙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醫(yī)扁鵲視之,出,董安于問。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學也。帝告我:“晉國將大亂,五世不安;其后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薄珜O支書而藏之,秦讖于是出矣。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于殽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疾與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間,間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簡子寤。語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有一熊欲來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勛,適余將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倍灿谑苎远鴷刂?。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他日,簡子出,有人當?shù)?,辟之不去,從者怒,將刃之。當?shù)勒咴?“吾欲有謁于主君。”從者以聞。簡子召之,曰:“譆,吾有所見子晣也.”當?shù)勒咴?“屏左右,愿有謁?!焙喿悠寥?。當?shù)勒咴?“主君之疾,臣在帝側?!焙喿釉?“然,有之。子之見我,我何為?”當?shù)勒咴?“帝令主君射熊與羆,皆死。”簡子曰:“是,且何也?”當?shù)勒咴?“晉國且有大難,主君首之。帝令主君滅二卿,夫熊與羆皆其祖也.”簡子曰:“帝賜我二笥皆有副,何也?”當?shù)勒咴?“主君之子將克二國于翟,皆子姓也.”簡子曰:“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以賜之’。夫兒何謂以賜翟犬?”當?shù)勒咴唬骸皟?,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國于翟?!焙喿訂柶湫斩又怨?。當?shù)勒咴?“臣野人,致帝命耳?!彼觳灰?。簡子書藏之府。
異日,姑布子卿見簡子,簡子遍召諸子相之。子卿曰:“無為將軍者?!焙喿釉?“趙氏其滅乎?”子卿曰:“吾嘗見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簡子召子毋卹。毋卹至,則子卿起曰:“此真將軍矣!”簡子曰:“此其母賤,翟婢也,奚道貴哉?”子卿曰:“天所授,雖賤必貴?!弊允侵螅喿颖M召諸子與語,毋卹最賢。簡子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賞?!敝T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卹還,曰:“已得符矣?!焙喿釉?“奏之?!蔽銋r曰:“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簡子于是知毋卹果賢,乃廢太子伯魯,而以毋卹為太子。
后二年,晉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亂。明年春,簡子謂邯鄲大夫午曰:“歸我衛(wèi)士五百家,吾將置之晉陽?!蔽缭S諾,歸而其父兄不聽,倍言。趙鞅捕午,囚之晉陽。乃告邯鄲人曰:“我私有誅午也,諸君欲誰立?”遂殺午。趙稷、涉賓以邯鄲反。晉君使籍秦圍邯鄲。荀寅、范吉射與午善,不肯助秦而謀作亂,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伐趙鞅,鞅奔晉陽,晉人圍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謀逐荀寅,以梁嬰父代之;逐吉射,以范皋繹代之。荀櫟言于晉侯曰:“君命大臣,始亂者死。今三臣始亂而獨逐鞅,用刑不均,請皆逐之?!笔辉?,荀櫟、韓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擊之,范、中行敗走。丁未,二子奔朝歌。韓、魏以趙氏為請。十二月辛未,趙鞅入絳,盟于公宮。其明年,知伯文子謂趙鞅曰:“范、中行雖信為亂,安于發(fā)之,是安于與謀也。晉國有法,始亂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獨在?!壁w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趙氏定,晉國寧,吾死晚矣?!彼熳詺?。趙氏以告知伯,然后趙氏寧。
孔子聞趙簡子不請晉君而執(zhí)邯鄲午,保晉陽,故書春秋曰“趙鞅以晉陽畔”。
趙簡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諫。周舍死,簡子每聽朝,常不悅,大夫請罪。簡子曰:“大夫無罪。吾聞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朝,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鄂鄂,是以憂也.”簡子由此能附趙邑而懷晉人。
晉定公十八年,趙簡子圍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奔邯鄲。明年,衛(wèi)靈公卒。簡子與陽虎送衛(wèi)太子蒯聵于衛(wèi),衛(wèi)不內,居戚。
晉定公二十一年,簡子拔邯鄲,中行文子奔柏人。簡子又圍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齊。趙竟有邯鄲、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晉。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于諸侯。
晉定公三十年,定公與吳王夫差爭長于黃池,趙簡子從晉定公,卒長吳。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簡子除三年之喪,期而已。是歲,越王句踐滅吳。
晉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鄭。趙簡子疾,使太子毋卹將而圍鄭。知伯醉,以酒灌擊毋卹。毋卹群臣請死之。毋卹曰:“君所以置毋卹,為能忍訽?!比灰鄳C知伯。知伯歸,因謂簡子,使廢毋卹,簡子不聽。毋卹由此怨知伯。
晉出公十七年,簡子卒,太子毋卹代立,是為襄子。
《侯馬盟書》可能是趙鞅建設他的根據(jù)地晉陽的過程中,害怕首都地區(qū)的手下背叛,因此要求他們發(fā)誓效忠。在本篇銘文中,趙尼之子孫也是討伐的對象,也許這是趙族的敵人的盟誓,或者是趙家旁支,也趙鞅敵對的家族(史書記載的邯鄲家就是趙家分支,卻和趙家不站一邊)。
另一種說法認為侯馬盟書的背景是:趙桓子嘉逐趙獻侯自立
《史記》:獻侯少即位,治中牟。
襄子弟桓子逐獻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復迎立獻侯。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十三年,城平邑。十五年,獻侯卒,子烈侯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