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為什么直到曹操要當魏公的時候才出來堅決反對曹操?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準備進爵當魏公。而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首席文臣荀彧堅決反對封公爵,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公開惡化。荀彧當年便在跟隨曹操南征的途中憂郁而死(一說被曹操逼迫自殺)。

后世有不少人認為荀彧反對曹操是因為他支持漢室,是所謂的“大漢孤忠”。但荀彧輔佐曹操多年,對曹操的野心早就有明確的認識。既然如此,荀彧為什么直到曹操要當魏公的時候才出來堅決反對曹操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后,曹操陣營的官員大體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是直屬曹操幕府(后改為丞相府)的官員;二是名義上直屬漢獻帝而實際上聽命于曹操的官員。直屬曹操的官員為外朝,直屬漢獻帝的為內(nèi)朝。

在消滅袁紹之前,以荀彧為首的潁川士人在曹操陣營中可謂一家獨大,形成了“曹家天下荀家班”的局面。作為潁川士人的領(lǐng)袖,荀彧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出任侍中兼守尚書令,為漢獻帝內(nèi)朝的實權(quán)首腦。

正因為掌控內(nèi)朝的尚書令荀彧支持曹操,所以曹操才能完全架空漢獻帝。在曹操信任的文臣武將中,只有尚書令荀彧是直屬漢獻帝而非曹操的。按照東漢的制度,荀彧與曹操分屬兩個互不統(tǒng)屬的官員系統(tǒng)。

正因如此,荀彧在嚴格意義上是曹操的同事而非下屬,這是曹操集團其他成員難以相比的。依靠潁川士人領(lǐng)袖和尚書令兩大政治身份,荀彧坐穩(wěn)了曹操集團二號人物的寶座,曹操也不敢完全視荀彧為下屬。

然而在袁紹被徹底消滅后,曹操開始打壓潁川士人集團。雖然潁川士人集團此后還是曹操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再也不是一家獨大了。隨著潁川士人集團地位的下降,荀彧的日子自然也就開始不好過了。

潁川士人集團地位下降后,荀彧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尚書令。只要曹操名義上還是漢朝的大臣,那么荀彧就依然是二號人物??墒遣懿賲s準備要進封公爵,而公爵就可以擁有獨立于漢朝之外的魏公國朝廷。

在曹操的魏公國里,漢朝尚書令肯定是要被邊緣化的,這對荀彧的政治影響力可謂重創(chuàng)。荀彧之前已經(jīng)接受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忍受了潁川士人集團的地位下降,此時實在是忍受不了曹操進封公爵了。
可以說進封公爵導(dǎo)致曹操與荀彧在政治理想與政治利益上都出現(xiàn)了難以調(diào)和的對立矛盾,荀彧當然要出來公開反對。隨著與曹操的決裂,荀彧的一生辛苦奮斗卻換來了“一場空”,憂郁而終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