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動,家長在家怎么和孩子溝通?
孩子一旦被診斷為多發(fā)性抽動癥,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有的認為,這簡直就是對父母的懲罰,對孩子不自主地抽搐、擠眉弄眼等一系列的表現(xiàn),家長不能接受,充滿了負罪感;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是“完美”的,根本不相信孩子得了多發(fā)性抽動癥;特別是患兒出現(xiàn)喉部聲響,甚至是“穢語”時,家長會更加憂慮和不安。所以正確地教會家長認識多發(fā)性抽動癥,對患兒的治療、促進患兒康復有著重要意義。

?
首先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本病的難治性,更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多提及或過分關注其所表現(xiàn)的癥狀?;純撼霈F(xiàn)的抽動癥狀均為病理所致,并非患兒品質問題或壞習慣。家長不要進行責罵甚至體罰,須知,多發(fā)性抽動癥患兒對癥狀沒有控制能力,斥責或體罰只會加重孩子的精神負擔,會使病情加重或反復,還會造成父母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
?

?
此外,父母之間的爭吵、有激烈情節(jié)的動畫片及電影等均對兒童不利,家長要盡量避免此類因素對患兒的影響;極少數(shù)患兒有自殘及傷害他人的行為父母應把利器、木棒放在適當?shù)奈恢茫荒茏尯⒆尤菀啄玫?。另外,父母對患兒也不要過分溺愛、縱容,避免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固執(zhí)、暴躁或不合群等不良性格。

?
?
家長應積極配合醫(yī)生對孩子進行治療,特別是“治療沒有必要,到青春期就會自愈”的觀點是要改正的,對于伴有行為異常的更應該積極干預治療。還要提醒家長,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任何藥物不會在1周之內取得明顯效果,醫(yī)生會根據(jù)病情逐漸調整藥物。如頻繁更換醫(yī)生或同時于多名醫(yī)生處就診使用多種藥物,極有可能給患者帶來更多的藥物副作用。
?

?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