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心態(tài)
十年前和現(xiàn)在的一塊錢絕對不是等值的,地主埋在土里的大洋不會讓他更富有。隨著時間的流逝金錢只會貶值,有價值的資產(chǎn)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得更值錢。做生意是為了掙錢,用流動資金和人力資源撬動更多的金錢獲得豐厚的回報。水流動起來才能不腐壞,錢流動起來才能帶來更多的錢。

金錢的價值是人類賦予的,其自身不過是一張輕飄飄的紙,其目的是為了交換有價值的物品,從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有些人本末倒置犧牲了健康來換錢,他們把錢看成了最終目的,而不是活得更好的手段。永遠追求更多的金錢,似乎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目標。整天奔波忙碌于工作,被壓得喘不過來氣,卻不知道停下來享受金錢帶來的福利。

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和仗義疏財?shù)拇笊迫藢Υ疱X的態(tài)度差別很大,這兩個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對金錢的態(tài)度也會有很大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對金錢的態(tài)度是無意識的,在各自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下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價值觀。我們已經(jīng)成年了,但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重復(fù)父母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也有一千種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
你需要意識到根植于童年的錯誤,把無意識變?yōu)橛幸庾R。漸漸認識到這個無意識的錯誤,有意識地改正從小接受到的錯誤價值觀,可以拯救深陷債務(wù)的你。把想要改變的地方寫下來,每天重復(fù)地念一遍(如:我不再像父親那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停下來想想對你來說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把錢用在什么地方才是正確的?陪伴家人的時間是否比工作時間更有價值?花這么多錢買了無用的商品是否值得?在對待錢的態(tài)度上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了嗎?

想變得更富有,就不能仇富。你不能一邊渴望錢,一邊把錢視為萬惡之源。如果你認為一切都是錢的錯,那就是你的錯。根據(jù)吸引力法則,仇富心態(tài)會把錢排斥在外。不必強烈的渴求它,不必強烈的厭惡它,把錢看得太重,會讓你在花錢和掙錢時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波動。久而久之,你的眼里除了錢再也容不下任何東西了。學(xué)著和錢建立一種和諧共處的關(guān)系,有它的時候就享受它給你帶來的便利,失去了它也不是不能活下去。
為什么有些人掙錢很輕松,有些人掙錢卻要丟掉半條命?
如果你所從事的工作恰好是你感興趣的,為了完成這份工作,你的目標不再只局限于賺錢,只是想把工作本身做到極致。興趣使你更有動力深入研究下去,由于內(nèi)在力量的激勵,掙錢反倒不覺得是個苦差事了。反倒是那些一心只想掙錢的人,做著超出心理和生理負荷的工作,時間久了會滋生出對這份工作的厭惡,效率低下,賺錢也變得難了起來。為了賺錢而賺錢和為了興趣而賺錢的目的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最終的贏家不會是大多數(shù)人的抉擇。
參考:《對財富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