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畫好線條,干貨,拿走不謝!
一、在素描訓練中,線條是塑造對象的主要手段。?
作為一名繪畫初學者,掌握線條在畫面造型中的:輕重、疏密、方向、分布、曲直等是極為重要的。
在練習線條過程中,要注意用筆的方式。
落筆時的動作要領要多體會手、腕、肘的運動對線條的影響。鍛煉手腕的靈活。待日后功力加深,進入高段位畫手了,就不用拘泥此法了。
畫出線條輕重、濃淡、疏密的關系,讓線條在平穩(wěn)、自然、有序、順暢中得到輕松的展現(xiàn)。
排線有兩端輕,中間重的線條,也有一邊輕一邊重的線條,方向一致,疏密勻稱,能變換排線方向,一層一層加深的。
切忌亂?
二、排線的方向,通常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進行排列,也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或垂線排列等,方法與人的生理相適應,這些排線的方法在素描中用得較多。
排線練習的范圍,有斜線、直線、交叉線、起稿線、明部線、暗部線、輪廓線、弧線、蜿蜒線、點狀線、畸形線等。
通常情況排線的方向如圖:
實際操作時,為了表現(xiàn)或者襯托某一個物體,往往是先按照它的邊線形狀進行排線,然后,再由右上方至左下方進行排線。
每一根線條的輕重,直接影響著畫面深淺調子的變化。
在排線時,要避免線的兩端深,中間淺,要力求線條均勻。因為調子的獲得,不是一次排線所能達到的,常常需要多次排線才能成功。
三、在第二次排的線不要與第一次排的線相平行重疊,為什么??
因為如果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排線相平行,勢必造成有線條重復顯得太深,而有些又造成空白,使調子不均勻。要讓前一次排線與后一次排線交錯進行,要使線與線交錯成扁棱狀,多層多角度的線條使畫面更豐富。
四、線條用于塑造畫面黑白灰關系(明暗),線的疏密排列影響明暗。
下筆輕重、粗細, 也會影響明暗。建議分組排線,不可一氣通頭,這樣會嚴重影響畫面效果。
?
五、排線有一般規(guī)律,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實任何一種排線都可以做到塑造畫面物體、人物、氣氛、環(huán)境的作用。
排線形式大概有這些:中鋒、側鋒、平鋒、粗線、細線、疏線、密線、長線、短線、排線后加擦再排線。
排線一般從明暗交界線開始排,越遠離明暗交界線越輕。
從邊緣線開始排,強度要遠低于明暗交界線的色度,越遠離邊緣線越輕。
從投影起步的線或點開始排,越遠離投影起步的點和投影的邊緣線,要越輕。
?
在明暗交界線處或尖銳的轉折處,要盡量的畫黑一點,(特別是又尖銳轉折同時又是明暗交界線,可以往死里畫黑)。
當然,后面的色調也必須做到均勻過渡,總之就是線要融入到面里邊去,或者要帶出一個面來。
順便說一下線條和畫法吧!
起草線是一種長直線,多表現(xiàn)為“重復線”形式,它的基本線形是:垂直線、水平線、傾斜線和弧線。畫起草線時,畫者的手臂要伸長、放松?!伴L線”要一次性完成,然后用重復線形式修正。
暗部線是一種粗黑線,線形和方向比較隨便。畫暗部線可以選用“B”類的軟芯筆(B數(shù)高一些的鉛筆),不要把筆削的太尖,最暗處要加力去畫。
明部線是一種整齊而明確的短線。適宜用較硬的鉛筆,線得方向依順體面的方向,結構轉折處常使用“交叉線”,握筆的方式同寫字,用力輕而果斷。
刻畫線是一種有力的“細線”,用在主要部位細節(jié)的強調性表現(xiàn)。
背景線基本上是一種45度的“長排線”,要求是整齊、均勻,把背景組成不同暗度的灰色,起到襯托物體的作用。
輪廓線是一種富于變化的“單線”,它的變化形式有直曲、虛實、輕重、粗細等,在正常的情況下,物體亮部的輪廓線屬于背景,暗部的輪廓線屬于物體。
異形線是素描對特殊對象,要用特殊的線條來表現(xiàn)。例如:釘頭線、刻線、逆鋒線、模糊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