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光動時代:色彩運用的連續(xù)性和接近性則使一部影片的色調得以建立
色彩可以呈現(xiàn)空間和描述事物、裝飾畫面,并和其他造型元素一起,實現(xiàn)特定的視覺風格,這些是它的基本功能。色彩在所有造型元素中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在于它對場面戲劇性的暗示和對觀眾情緒的微妙控制,在于由色彩線索建立的影片戲劇邏輯。在很多優(yōu)秀的影片中,色彩就像影片中的一個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表達能力。
一部出色的影視作品應該具有相對統(tǒng)一的色彩基調、色彩趨勢,給觀眾以畫面的美感、風格感。做到這一點似乎只需要美術師就可以完成,但在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色彩創(chuàng)作還要和敘事、主題相結合,有時甚至要讓色彩承擔表達主題的工作。相對于創(chuàng)造美術風格感,色彩創(chuàng)造主題的工作更難。
雖然一部電影的色彩方案非常復雜和多樣化,但不會離開基本的色彩關系——和諧。這是導演用來實現(xiàn)特定效果,使觀眾產(chǎn)生情感反應的重要技巧,色彩和諧關系可以建立整體的色彩趨勢,從而影響觀眾的情緒。
色彩的和諧關系是建立影片整體色調的基礎,在影調方面,鏡頭持續(xù)的和諧來自各個視覺元素的調度使用以及和諧元素的組織。一組色調相似的鏡頭可以一起形成富有節(jié)奏的變化;而調子從黑到白、從暖到冷、從相對中性到相對強烈的突然變化會帶來場景氣氛、情緒節(jié)奏的變化。
一、單色和諧關系:指的是同一種色相中不同明度和飽和度的變化組合,它可以實現(xiàn)和諧關系。如以紅色為單一色相,畫面內組織深紅、褐色、淺紅等不同飽和度的色彩,構成和諧關系。
二、相似和諧關系:色環(huán)上相鄰色相的組合,如橘色、橘紅色、紅色。
三、補色和諧關系:在色環(huán)上位置相對的兩個色相叫做互補色,它們的色彩組合構成補色和諧關系,如藍色和黃色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畫面內,顯得更為鮮艷。
四、三色和諧關系:色換上位置等距的三種色彩組合構成三色和諧關系,如紅色、藍色、綠色是色換上三等分的色彩,將它們組合在畫面內便可以構成三色和諧關系。如影片《玫瑰少年夢》,女人們穿紅色的裙子,男人穿藍色的襯衫,在綠色的草地上舉行宴會(P1),色彩的飽和度相同,構成了畫面的三色和諧關關系。

我們看完任何一部電影都會對影片的基本調子有一個大致印象,這種印象直覺就像我們對片子情緒的感觸一樣,欲言又止。這是電影作為媒介以其獨特的媒介材料作用于人的視覺和心靈的普遍現(xiàn)象。細致縝密的劇情結構會牽動我們,而影響則會作用于我們的直覺。在電影的這類影像中,色彩是很直接有力的一個,我們對電影的很多情緒感受來自于色彩。比如我們看完《小鞋子》會有一種苦澀的溫暖感。影片以灰色、暗色為主色調,組織了大量色彩的空間場景和服裝、道具(P2-4),整體的調子和貧民生活的窘迫壓抑氣氛彼此相呼應,而影片中出現(xiàn)的粉紅色的鞋子、紅色金魚(P5-6),都在陽光下散發(fā)出它們的色彩,也是影片中色彩的亮點和對主題的揭示。這就是色彩發(fā)揮情緒作用之處:整體和諧一致的灰色調與重點色紅色的對比是影片的重要色彩手段。





再比如,影片《情書》用了兩個時空倒敘和插敘的方式,用一段執(zhí)戀帶出了一段塵封已久的暗戀故事,但因為主人公已在天國,故事顯得甜美而悵然。在電影的色調處理上,現(xiàn)實時空的空間和服裝總是以冷色為主(P7-8),而回憶時空是一個早春,有陽光、春風和少男少女,在這一片段里,導演用了大量高調的色彩和光線,視覺上顯得明朗、歡快(P9-10)。




(P10《情書》截圖)
在一部影片中,導演和攝影師會設計影片的整體色調,在這個整體設計中既包括著一種連續(xù)不斷的、頻繁和大面積使用的色彩,也包括主要人物的色彩,組織色彩相似或關系和諧的視覺材料來構成畫面的色調。色調的整體和諧關系取決于色調在影片中出現(xiàn)的時間長度和空間場景面積大小,即時間的連續(xù)性和空間的接近性,以及人物服裝造型的色彩設計。和諧關系適用于建立影片的整體氣氛、年代感、場景情緒以及人物命運的視覺暗示等,而色彩運用的連續(xù)性和接近性則使一部影片的色調得以建立。這個整體色調是影片創(chuàng)作的基本出發(fā)點,往往也是理解影片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