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植物是《四世同堂》“大赤包兒”的原型,老北京人才熟悉
這種植物是《四世同堂》“大赤包兒”的原型,老北京人才熟悉

發(fā)布時間: 20-04-2715:51北京日報報業(yè)集團
在六旬往上老北京人的記憶中,有一樣植物當年非常熟悉,現(xiàn)在卻很少再見到,它就是赤包,學名赤瓟(páo)。 當年,北京許多居民的院子里種有“菇蔫”和赤瓟兩種植物。它們的果實成熟后,就成了孩子們(特別是小姑娘)手里揉玩的玩物。為何孩子們喜歡揉赤瓟呢?赤瓟?shù)墓麑嵤且环N長約四五厘米(還有更大的)、呈紡錘形(狀如馬牙棗)且顏色深紅的小瓜,皮比較厚,上面還有花紋,而且大小和雞蛋差不多,捏在手里,非常有趣,所以,孩子們都喜歡玩,常常比賽誰捏得最軟。

▌赤瓟(網(wǎng)絡圖片)
菇蔫和赤瓟這兩種植物在北京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至十月,市肆之間則有赤包兒、逗姑娘(即菇蔫)等物。赤包兒蔓生,形如甜瓜而小,至初冬乃紅,柔軟可玩?!痹诶媳本┑膹R會中,地攤上還會有赤瓟賣。根據(jù)老人的說法,民國時期,四個好的赤瓟可以賣到一斤花生米的價錢。
不過,赤瓟如被捏破后,會流出來泛著惡臭味的黏液以及很多黑色的籽兒,這個味道并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熟悉老舍的讀者都知道,小說《四世同堂》里,老舍用“大赤包”來形容冠曉荷的老婆冠太太。原文是這樣寫的:“冠太太是個大個子,已經快五十歲了還專愛穿大紅衣服,所以外號叫作大赤包兒。赤包兒是一種小瓜,紅了以后,北平的兒童拿著它玩。這個外號起得相當?shù)那‘?,因為赤包兒經兒童揉弄以后,皮兒便皺起來,露出里面的黑種子?!?/span>

▌1985年電視劇《四世同堂》,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李婉芬扮演“大赤包”,形象深入人心
可是,奇怪的是,如今北京城內鮮見赤瓟,難道它絕跡了嗎?多年前,我開始了搜尋工作,四處查資料,并發(fā)動我的學生幫我尋找。2016年,我查尋到《中國花卉盆景》1996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蔓性花卉新秀——赤包》,作者是沈陽農大的齊健英教授。我馬上聯(lián)系齊老師,齊老師業(yè)已退休,我請她設法幫我再找找赤瓟。那一年的中秋時節(jié),齊老師給我寄來了幾個赤瓟,我如獲至寶。
赤瓟是葫蘆科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異株,故種植赤瓟?shù)囊环N方法就是將兩個赤瓟?shù)埃ㄖ赋喹斣诘叵峦咙S色的塊根,細長的是雄赤瓟根,略圓形的是雌赤瓟根)種入土里,然后等它們發(fā)芽、長葉、開花、授粉等過程再結出赤瓟。這種方法種出的小苗要比直接用赤瓟種子種出的粗壯。
我收到齊老師寄來的赤瓟,剝開后去除雜物,把黑色卵形的種子(狀如芝麻)取出來洗凈陰干,然后收集起來。第二年3月末,我取出種子,用溫水在紗布上悶濕后大約10天,幼根破殼而出,我欣喜異常,小心翼翼取出幼苗后移栽入花盆。再過了十來天,赤瓟便長出了葉子。由于赤瓟是蔓性草本植物,我特意在花盆內為其搭上架子,便于它的須莖攀援生長。
大約兩個月后,赤瓟就長得有一米多高,長勢非常好。7月份,赤瓟便開花了,花朵是黃色的,花冠如小鐘,雌花的尾部有約一厘米大小的綠色長圓形小包(子房),雄花則沒有。遺憾的是,我種的赤瓟?shù)谝荒隂]結果。直到第三年才開始結果,而且結的非常小。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赤瓟?shù)幕ㄆ谑?至8月,果熟期為9至10月,赤瓟喜歡溫暖向陽的環(huán)境,但它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15至28攝氏度。近幾十年來,夏季北京市內的溫度多在35至40攝氏度左右,因此北京城內太不適宜赤瓟?shù)纳L,這或許就是它越來越少見的原因。在遠郊區(qū),如延慶、密云等地,因為夏季涼爽,仍有野生的赤瓟。我一位學生的父母住在延慶,他們每年還種有赤瓟。我多么希望,赤瓟這種可愛的紅色小精靈遍地北京的情景,還能再次出現(xiàn)。(責編:姜寶君)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作者 宋天樂
編輯:白杏玨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