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世界科學簡析4: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以及他不應(yīng)被忽視的妻子:瑪麗-玻爾茲

2023-08-07 09:16 作者:弗魯斯德一狄葉侖  | 我要投稿

序章:人物簡介 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1743-1794),法國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化學教科書和第一張化學元素列表,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守恒定律,改進化學命名法,被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 瑪麗-安娜-玻爾茲(1758-1830),拉瓦錫之妻。協(xié)助拉瓦錫進行了許多科學研究。是拉瓦錫的得力助手和一生摯愛。

拉瓦錫夫婦,1789,雅克-路易-大衛(wèi)繪 約瑟夫-普利斯特利(1733-1804),英國牧師,化學家,在氣體方面卓有貢獻,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杯碳酸飲料,與瑞典化學家舍勒并稱為氧氣的發(fā)現(xiàn)者,除此之外,他還發(fā)現(xiàn)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約瑟夫-普利斯特利(1733-1804) 1743年8月26日,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出生在法國巴黎,

巴黎埃菲爾鐵塔 他的父親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律師,母親出身于貴族世家。家境富裕,不愁溫飽。他從小天賦過人,學習各種知識都毫不費力。律師在當時的法國是一個非常吃香的職業(yè),它既可以調(diào)節(jié)各種社會爭端,也可以成為進入政壇的跳板,還可以憑借特殊的社會地位索取賄賂,敲詐勒索,以獲得錢財。因此許多人趨之若鶩,父母希望拉瓦錫子承父業(yè),學習法律,將來也成為一名律師。五歲時,拉瓦錫的母親去世,拉瓦錫因此繼承了一大筆遺產(chǎn)。在母親彌留之際,她對拉瓦錫說:我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律師。這句話對拉瓦錫觸動很大,因此盡管拉瓦錫的志向是在自然科學方面,但是因為父母的期望,他還是選擇學習法律。1754年,拉瓦錫進入馬薩林學院學習。1761年拉瓦錫進入巴黎大學法學系,只花了兩年就取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獲得了律師證書。這時候,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完成了父母的期望,接下來該全心全意的投入自己所真正熱愛的領(lǐng)域了。因而,他緊抓一切閑暇時間如饑似渴的學習自然科學知識。 1763年,拉瓦錫開始在科學界嶄露頭角,他撰寫了一篇關(guān)于法國巴黎街道照明的文章,明確指出了當時街道照明存在的種種亂象,并提出了恰當?shù)母倪M措施,法國科學院看到如此出色的文章,竟然是一個20歲的年輕人所寫,不禁大為驚訝,他們采納了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建議,并對拉瓦錫進行嘉獎。緊接著,拉瓦錫又迷上了植物學,并在1764年跟隨地理學家蓋塔進行為期四年的地質(zhì)學工作,在全國范圍內(nèi)采集礦產(chǎn),繪制礦產(chǎn)分布圖。采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用來繪制法國第一幅全國地圖。在此期間研究了生石膏與熟石膏之間的相互轉(zhuǎn)變。1767年,拉瓦錫第二次與蓋塔合作,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qū)的礦產(chǎn)資源分布進行了詳細的考察。為后來這一地區(qū)能源開發(fā)做出了貢獻。在地質(zhì)學領(lǐng)域獲得了一定名氣。同時,他還對氣象學也產(chǎn)生了興趣,進行了多次氣象觀測。他甚至還專門研究過屠宰場最適合設(shè)置在巴黎城的哪個位置?在地質(zhì)學同行的建議之下,他結(jié)識了一位化學教授魯埃爾,接受了正規(guī)的化學教育。 1768年,年僅25歲的拉瓦錫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769年,拉瓦錫成為了一名包稅官,所謂包稅就是政府將一定時期里某項稅務(wù),以一定數(shù)額交由私人包征包解的制度。由于包稅官大都貪得無厭,橫征暴斂,隨意征收遠遠超過規(guī)定額度的稅款,甚至不惜用暴力手段逼迫交稅。因此深受人民的唾罵。拉瓦錫家大業(yè)大,投資了50萬法郎的巨款獲得了食鹽和煙草的征稅權(quán),并且之后又通過投資,兼任皇家火藥監(jiān)督及財政委員。再加上他本身的律師身份。更是富上加富。為他后來的科學研究奠定了經(jīng)濟基礎(chǔ)。 在科學,事業(yè)雙開花的同時,拉瓦錫也邂逅了屬于自己的愛情。1758年,瑪麗-安娜-玻爾茲出生在法國一個富裕家庭。其美貌令人傾倒,其才智令人驚嘆。13歲那年,他被當?shù)匾粋€50多歲的老伯爵看上,瑪麗肯定不同意,但是這個老伯爵是瑪麗父親的上司,伯爵就開始威脅:要是不答應(yīng)我的請求,那你父親的工作,我可就說不準嘍?,旣惖母赣H心急如焚,他也不想把女兒嫁給伯爵,于是他開始物色有沒有合適的對象,好把瑪麗趕緊嫁出去。避免被伯爵糾纏。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他的同事拉瓦錫,于是在老父親的撮合之下,瑪麗和拉瓦錫見面了。 拉瓦錫博學多才,風流倜儻,他會陪著瑪麗玩游戲,也會給她講科學知識和自己進行地質(zhì)考察時的所見所聞,要是別人聽到這些枯燥無聊的東西,估計早就打瞌睡了,但是瑪麗卻聽得津津有味,并且時不時還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當然,由于拉瓦錫對科學研究太過投入,也鬧出過一些笑話。 比如有一次拉瓦錫癡迷于生物學研究,連續(xù)五個星期,每天只喝牛奶來研究絕食對身體的影響,并且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后來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才放棄,不過他認為自己還是取得了一些收獲的。又有一次,他把自己關(guān)在小黑屋里好幾個星期,為的是研究在黑暗條件下,眼睛可不可以看到更多東西?當然,最后毫無所獲。除此之外,要么就收集動植物標本,研究礦石樣品以及鼓搗各種千奇百怪的藥品和試劑,在瓶瓶罐罐間行走。不過在瑪麗看來,這都無所謂。在愛面前,這不算什么(?°з°)-? 1771年,28歲的拉瓦錫和13歲的瑪麗結(jié)婚了,最開始,拉瓦錫白天在科學院,稅務(wù)局之間來回轉(zhuǎn),晚上就一頭扎進自己的實驗室,把瑪麗晾在了一旁,后來,拉瓦錫開始漸漸讓瑪麗參與到他的科學研究中,如果瑪麗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自己會親自指導,如果自己也不太了解的話,那就動用自己在科學界的影響力去搬救兵給瑪麗教學,他手把手的教瑪麗做化學實驗,使用化學儀器。有時候還會炫個技,自己做幾個比較酷炫的實驗,逗瑪麗開心,引得她陣陣尖叫?;蛘呤怯龅綄嶒炇r互相嗔怪對方一下。有的時候情到深處,還會直接來個擁抱或者kiss之類的,然后再做實驗。往往他們都會做到深夜而戀戀不舍。在這樣一個又一個充滿甜蜜和歡聲笑語的夜晚中,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逐漸深厚。 兩個人在研究上的分工非常明確,拉瓦錫是研究的主導者,他負責提出問題,并且根據(jù)問題而設(shè)計實驗,得出相應(yīng)的結(jié)論,然后分析結(jié)論。并且他還是一個細節(jié)狂魔,他購置大量實驗儀器,建造了全歐洲堪稱最大的實驗室。他親自改進天平,將天平的精確度提升至1‰克,并且做實驗時還要反復稱重,多次測量。確保誤差降至最小。瑪麗在語言學上頗有天賦,會說多國語言。而拉瓦錫只會法語,因此,瑪麗就會幫他翻譯英國等國的科學文獻,以便幫助拉瓦錫了解各國最前沿的研究。不過隨著學識的增長,瑪麗會增加點私貨,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 供拉瓦錫參考。除此之外,瑪麗擅長繪圖,她會不厭其煩的繪制出拉瓦錫做實驗時的每一個步驟和每一個儀器,并且附帶有一定的說明。因此后人才得以憑借著這些記錄重現(xiàn)當時的實驗,瑪麗還負責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旣惱卯敃r在法國流行的沙龍之風(沙龍,來自于法語Le Salon,它的原意是,法國貴族在自己的住所設(shè)置的豪華會客廳,后來引申為一種活動,興起于17世紀,當時巴黎的貴婦們別出心裁的將客廳演變成社交場所,邀請各種社會名流和著名學者參加宴會,討論學術(shù),欣賞音樂,品嘗美食等,后來,這項活動擴展到法國各地以及歐美。在19世紀達到巔峰。是當時法國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規(guī)的沙龍有一些固定的規(guī)律,包括定期舉行,人數(shù)較少,一般由一位女主人主持,氣氛自由,舉行時間大都在晚上等等),每周都舉行類似活動,歐洲各地的科學大師們都來此共襄盛舉。參加者包括蒸汽機的改進者,推動第一次工業(yè)革命蓬勃發(fā)展的英國發(fā)明家詹姆斯-瓦特,

詹姆斯-瓦特(1736-1819) 以及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電磁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電荷守恒定律的提出者,正電荷和負電荷的定義者,發(fā)明兩種幻方,雙焦距眼鏡,避雷針,研究人口學,植物學,地理學,經(jīng)濟學,音樂學,氣象學,醫(yī)學的美國科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科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1790) 等參加者均對這個科學沙龍表示很滿意。 拉瓦錫在化學學科上的突出貢獻始于1772年,在魯埃爾教授的影響下,他對燃素說產(chǎn)生了懷疑。 燃素說是為了解釋燃燒現(xiàn)象而提出的一種學說,最早在1703年,由德國化學家施塔爾提出。施塔爾認為,火是一種由無數(shù)細小而活潑的微粒構(gòu)成的物質(zhì)實體。這種微粒可以和其他的元素結(jié)合形成化合物。同時也能夠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如果大量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明顯的火焰,這些微粒彌漫在大氣之中便給人以熱的感覺。由這種微粒構(gòu)成的火的元素稱為“燃素”。木頭燃燒變成灰燼,就是因為木頭中的燃素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火焰逃逸出去了,木頭失去了燃素,而剩下灰燼。灰燼不能再燃燒,是因為灰燼沒有燃素,一切燃燒只不過是燃素的得失罷了。這個學說統(tǒng)治了學術(shù)界近一個世紀,包括卡文迪許

亨利-卡文迪許(1731-1810),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氫氣的發(fā)現(xiàn)者,揭示水的組成,第一次制取出了稀有氣體,不過由于當時化學知識有限而未能識別。提出了庫侖定律的一部分和歐姆定律,初步提出了電場概念,提出電勢的概念。不過,他生前關(guān)于電學的文章幾乎沒有發(fā)表,因此長期不為后人所知。測量出萬有引力常量和地球的密度。 舍勒

卡爾-威廉-舍勒(1742-1786),瑞典化學家,氧氣和氯氣的最早發(fā)現(xiàn)者,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和普利斯特利在內(nèi)的許多紅外家都堅信這個學說。但是拉瓦錫并不相信,1772年,拉瓦錫在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某些金屬燃燒之后,質(zhì)量反而會變重。當時對于這個現(xiàn)象,燃素說的支持者們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認為實驗有誤差,第二種是認為燃素帶有負數(shù)質(zhì)量。對于第一種,拉瓦錫肯定不信,當時基本上沒有比他做實驗還要精確的人了。至于第二種,實在是過于離譜。于是拉瓦錫堅信,燃素說絕對是錯誤的,物質(zhì)的燃燒應(yīng)該是可燃物和空氣中的某種成分相結(jié)合的結(jié)果,到底是哪一種成分,他還不知道。不過他馬上就知道了,機會很快就來了。 1774年10月,拉瓦錫在一次宴會上,結(jié)識了一位來自英國約克郡的客人,約瑟夫-普利斯特利。 約瑟夫-普利斯特利,1733年出生在英國,1765年獲得愛丁堡大學神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成為了一名牧師,他主張唯一神論,對傳教極其熱衷,并因此聞名。在宗教事務(wù)之外,他的業(yè)余愛好就是研究化學。他本人曾住在酒館旁邊長達十余年。不過,他并不是為了喝酒,而是為了研究釀酒的時候酒缸內(nèi)的氣體,他發(fā)現(xiàn)酒缸中有這樣一種氣體,他自己稱之為固定空氣,這種氣體可以讓燃著的木條熄滅,他為此做了一個實驗,點燃一根蠟燭,把它放到預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然后蓋緊容器。他發(fā)現(xiàn):蠟燭燃了一陣之后就熄滅了,而小老鼠也很快死了,后來他將上述實驗中的動物換成了植物,放在陽光下,結(jié)果植物卻沒有死(實質(zhì)上是因為光合作用)。后來他最終確認,動物呼吸,啤酒發(fā)酵蠟燭燃燒所釋放出的氣體都是所謂的固定空氣(也就是二氧化碳),而植物之所以在實驗中沒有死,是因為植物會釋放出一種氣體,他自己稱之為活命空氣(也就是氧氣),1770年左右,他成功制取出了二氧化碳,并且腦洞大開的將二氧化碳通入到水中,制取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杯碳酸飲料,飲用之后他自己認為味道相當宜人,之后,他又將二氧化碳通入到啤酒和葡萄酒中,獲得了不錯的效果。1774年,由于家境比較貧窮,普利斯特利來到了謝爾本勛爵家的博伍德別墅,負責教導勛爵家的孩子。1774年5月,普利斯特利通過加熱氧化銅粉末的方式,成功制取出氧氣。并且搶先一步發(fā)表論文(舍勒在1772年已經(jīng)制出氧氣,但并未及時發(fā)表論文),不過,普利斯特利是然素說的支持者,他認為自己制得的是脫去燃素的空氣(脫燃素氣),之后他又做了一個實驗,他將兩只小老鼠放進盛滿氧氣的容器中,估計老鼠只能存活十幾分鐘,結(jié)果一個小時之后,老鼠還活著。他自己也吸了一口氧氣,他在實驗記錄中是這么描述的:那是我感覺自己的胸部很舒服,非常輕盈,誰敢保證這種氣體在未來不會成為時髦的通用品呢?就是現(xiàn)在只有我和這兩只老鼠才有享受這種氣體的權(quán)力罷了(有點傲嬌哈哈哈,不過他不知道,每個人都有權(quán)利呼吸氧氣) 拉瓦錫和普利斯特利一見面就開始聊了起來,不過這兩個人也是妙人,前面已經(jīng)說過拉瓦錫不懂英語,問題是,普利斯特利對于法語也不太精通,幸虧當時瑪麗在場,憑借著自己極強的語言能力充當翻譯,才不至于尷尬。聊著聊著,普利斯特利就開始向阿瓦提介紹自己發(fā)現(xiàn)氧氣的實驗,拉瓦錫聽的很入迷,回家之后就趕緊重復這個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jié)果。但拉瓦錫并不相信燃素說,他創(chuàng)造性的定義了元素這一概念,并認為這種氣體是一種元素,1777年正式把這種氣體命名為oxygen(譯為氧),含義是生成酸的元素。因為這種元素可以和很多元素結(jié)合生成酸。不過拉瓦錫錯誤的認為所有酸中都含有氧。同一年,在瑪麗的支持下,拉瓦錫發(fā)表論文《燃燒概論》,闡述了自己提出的氧化學說:燃燒時放出光和熱。只有在氧存在時,物質(zhì)才會燃燒??諝馐怯蓛煞N成分組成的,物質(zhì)在空氣中燃燒時,吸收了空氣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質(zhì)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這一關(guān)于燃燒的理論徹底顛覆了燃素說,掃除了化學發(fā)展道路上的障礙?;瘜W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1783年拉瓦錫認識并且命名了氫氣,他點燃氫氣,最后得到了水。結(jié)合他之前提出的氧化學說,拉瓦錫最終確認水并不是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元素,而是一種化合物,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當然,由于拉瓦錫是靠普利斯特利的實驗發(fā)現(xiàn)氧氣的,這導致了普利斯特利的不滿,他認為拉瓦錫剽竊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后來兩個人因為這件問題多次論戰(zhàn),在論戰(zhàn)過程中,普利斯特利以鹽酸為反例,推翻了拉瓦錫酸中必含氧的錯誤結(jié)論。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拉瓦錫開始懷疑化學反應(yīng)前后的質(zhì)量是守恒的,其實這個想法并非他最早獨創(chuàng),俄國科學家羅蒙索諾夫在1748年寄給歐拉的一封信中已經(jīng)提出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1711.11.19-1765.4.15) 只可惜,當時俄國并不是歐洲科學研究的中心,因此這個發(fā)現(xiàn)沒有受到重視。(PS:羅蒙索諾夫,1711-1765,他創(chuàng)辦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和第一所大學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掌握包括俄語,德語,法語,英語,希臘語,拉丁語在內(nèi)多國語言,被稱為俄羅斯科學界的彼得大帝,除了提出質(zhì)量守恒定律外,他還研究氣象學,解釋了北極光和暴風雨的形成,研究熱學,制造了氣壓計,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雛形,改革俄語,有俄羅斯語言之父的稱號,還研究地理學,天文學,并取得卓越成就,可惜,由于俄羅斯當時科學發(fā)展薄弱,導致羅蒙索諾夫的發(fā)現(xiàn)在當時未能被廣泛知曉)而拉瓦錫對近萬個化學反應(yīng)進行反應(yīng)前后質(zhì)量的測量,最終發(fā)現(xiàn)了質(zhì)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zhì)系統(tǒng)(孤立系統(tǒng))中,不論發(fā)生何種化學變化或過程,其總質(zhì)量保持不變。 為了推動化學的普及,拉瓦錫親自編寫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當時各個國家的化學命名法都不太一樣,為了統(tǒng)一標準,方便學習,他與克勞德·貝托萊等人合作,設(shè)計了一套簡潔的化學命名法。后來這套方法瑞典化學家雅各布-貝采里烏斯進一步完善,就基本上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化學命名法。他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列表,共列出了33種元素。原表如下:1.簡單物質(zhì),光、熱、氧、氮、氫等物質(zhì)元素。2.簡單的非金屬物質(zhì),硫、磷、碳、鹽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等,其氧化物為酸。3.簡單的金屬物質(zhì),銻、銀、鉍、鈷、銅、錫、鐵、錳、汞、鉬、鎳、金、鉑、鉛、鎢、鋅等,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鹽基。4.簡單物質(zhì),石灰、鎂土、鋇土、鋁土、硅土等。5.其他:以太。他還和西蒙-拉普拉斯測量過化學反應(yīng)中產(chǎn)生的熱量,一定程度上啟發(fā)了后來化學熱力學的發(fā)展。為了表明守恒的思想,他用等號而不用箭頭表示變化過程。運用符號來表示化學物質(zhì),形成了化學方程式的雛形。此外,他還發(fā)明了化學中的待定系數(shù)法,用來配平方程式。他首先預言并確定硅的存在,確定硫只包含一種元素,而不是一種化合物。他還認識并且命名了氮氣。1790年,法蘭西科學院組織委員會負責制定新度量衡系統(tǒng),人員有拉瓦錫、孔多塞、拉格朗日

約瑟夫-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橫跨數(shù)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三棲全才,分析力學中拉格朗日力學的建立者,群論的先驅(qū),天體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變分法的開創(chuàng)者。在數(shù)學分析,微分方程,數(shù)論等方面也有突出貢獻。 和蒙日(畫法幾何學的創(chuàng)始人)等。1791年,拉瓦錫起草了報告,主張采取地球極點到赤道的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為標準(約等于1米)建立米制系統(tǒng)。接著科學院指定拉瓦錫負責質(zhì)量標準的制定。經(jīng)過測定,拉瓦錫提出質(zhì)量標準采用千克,定密度最大時的一立方分米水的質(zhì)量為一千克。重新確定了一套度量衡,并且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通用。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他致力于設(shè)計城市照明、制定農(nóng)業(yè)改革方案、貢獻火藥制造和礦物探尋資料。為革命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789年,拉瓦錫,瑪麗委托當時法國著名的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克-路易-大衛(wèi)

講課無意發(fā) 給他們創(chuàng)作了一幅油畫,在這幅畫中,拉瓦錫在椅子上,左手幾乎要托到腮上,右手拿著羽毛筆,羽毛筆下擺著一堆白紙,鋪著玫瑰紅色桌布的桌子上滿是化學儀器,但是,拉瓦錫的目光并沒有放在這些儀器上,也沒有放在那堆白紙上,而是目光斜視,看向了自己美麗的妻子,瑪麗身著一襲白色長裙,左手搭在自己丈夫的肩膀上,目視前方,右手幾乎要和自己丈夫的右手貼在一塊,在這一刻,拉瓦錫達到了自己人生中的頂點,他開啟了化學革命,但是其他革命也即將到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了,在英國,普利斯特利因為同情起義者而不遭人待見,1791年,有一個暴徒?jīng)_進普利斯特利的家,燒光了一切,但是普利斯特利還是有一定政治嗅覺的,他提前得到了消息,然后趕緊跑路。最終流亡美國,1804年,普利斯特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逝世。然而,拉瓦錫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拉瓦錫還曾在政界被推選為眾議院議員。對此,他曾感到負擔過重,曾多次想退出社會活動,回到研究室做一個化學家。然而這個愿望一直未能實現(xiàn)。 第一次打擊來自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風云人物之一,讓-保羅-馬拉,馬拉是雅各賓派的代表,也是大衛(wèi)的朋友(沒錯,這里的大衛(wèi)就是當年給拉瓦錫夫婦畫肖像油畫的那個大衛(wèi)),馬拉有皮膚病,嚴重到只能泡在水缸里辦公,有一次,一位女刺客趁他在水缸里辦公務(wù)之際,將他刺殺。大衛(wèi)得知此消息后,悲痛至極,此時,同樣得知馬拉之死的一個人,轉(zhuǎn)悲為怒,他大聲說:大衛(wèi)!拿起你的畫筆!讓世人都看一看,這位英雄是如何光輝的死去的!在這個人的感召下,大衛(wèi)創(chuàng)作了世界名畫馬拉之死,后來,大衛(wèi)在雅各賓派倒臺后,支持拿破侖,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歌頌拿破侖的作品,拿破侖倒臺后,大衛(wèi)四處流亡,最后死于異國他鄉(xiāng)。而在大衛(wèi),安格爾(安格爾也曾創(chuàng)作過關(guān)于拿破侖的作品,因此被懷疑支持拿破侖軍事獨裁而飽受詬?。┑热怂篮?,新古典主義也逐漸衰落下去。 馬拉早年想在科學界做出一番成就,因而他寫了一本書,名為火焰論,上交至科學院,不過里面的實驗基本都是靠目測,這樣粗糙的實驗結(jié)果,對于細節(jié)拉瓦錫來說肯定是不過關(guān)的,拉瓦錫比喻了比較尖銳的批評,并且認為這本書沒有什么科學價值,給否定了。這樣子,兩個人之間就結(jié)下了仇,馬拉首先叫喊要“埋葬這個人民公敵的偽學者?!辈⑶疑縿又{言,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之后,法國陷入了空前的狂熱之中,革命的勢力很快蔓延到科學界。有些極端分子甚至宣稱:學者是人民的公敵,學會是反人民的集團,拉瓦錫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仍然恪守自己的職責,并且四處奔走。為了保護法國的科學家們而竭盡全力 最致命的一擊化學家佛克羅伊(1755~1809)。他本人也是科學院的院士,曾經(jīng)是一位很早就同革命黨人的國會有著密切聯(lián)系,并對科學院進行過迫害的神秘人物。他在危難之際,也曾在多方面受到過拉瓦錫的保護,但是卻反而施展詭計企圖解散科學院,直到最后動用了國會的暴力而達到了目的,這樣,1793年4月,法國科學院遭到了破壞,直到1816年才重新修復,在最一開始,佛克羅伊是巴黎植物園化學研究室的教授,曾長期和拉瓦錫在一起,算是拉瓦錫的后輩,也為化學理論和化學教育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本是一位知名的學者??墒撬谷蛔龀隽巳绱讼铝鞅氨傻墓串?,后來在1794年,羅伯斯庇爾被推上斷頭臺后,雅各賓派倒臺之后,佛克羅伊卻又反過來對拉瓦錫表示悼念,還做了歌功頌德的演講。這家伙一直活到1809年,享年54歲。他解散科學院的行為,無疑加重了事態(tài),以至于不可挽回。 此時,拉瓦錫依然沒有放棄,他發(fā)出最后的呼吁,很求人們保持理智,保護學術(shù)。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人能再聽得下去了,1793年,當年主持修訂度量衡的幾位成員(包括拉瓦錫)均被開除。由于拉瓦錫是一個包稅官,這個職位素來遭人痛恨,于是人們開始對他群起而攻之。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1793年11月28日,包稅組織的28名成員全部被捕入獄,拉瓦錫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消息震驚了學術(shù)界,人們紛紛提出要求,請求釋放他,但是官方不僅沒有批準,反而態(tài)度越來越嚴厲?,旣愃奶幥笕舜蛩憔茸约旱恼煞?,可是最后也無能為力。據(jù)說,在人們請求的時候,革命法庭副長官考費那爾說了這樣一句話:共和國不需要這樣的學者(不過,目前有證據(jù)表明,法官實際上壓根沒說過這句話) 1794年5月7日,開庭審判,結(jié)果是把28名包稅組織的成員全部處以死刑,并預定在24小時內(nèi)執(zhí)行。 1794年5月7日,是死刑執(zhí)行前的最后一天,拉瓦錫在監(jiān)獄里給瑪麗寫了最后一封信:可以事業(yè)有成,享受著幸福生活,這是你用你的愛給我?guī)淼?,我的工作到此就結(jié)束了,但是你可以擁有更長的人生,千萬不要浪費它,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1794年5月8日,在公布的28個人的處決名單中,拉瓦錫名列第四,他泰然自若受刑而死,享年51歲。30分鐘內(nèi),28個人的人頭已經(jīng)落了地。有一種傳說,拉瓦錫和劊子手約定頭被砍下后盡可能多眨眼,以此來確定頭砍下后是否還有感覺,拉瓦錫一共眨了十一次,這是他最后的研究。也是對人類科學最后的貢獻,但是這個傳說目前并沒有確鑿證據(jù)。 在死刑當天,拉格朗日不禁感慨道:砍下拉瓦錫的腦袋,只需要不到一秒鐘,但是法國可能100年都不會再長出這樣一個腦袋了。 在法國大革命中,柯西的父親由于是保皇派,而帶著自己的兒子柯西流亡鄉(xiāng)下,暫時躲避,他把自己的兒子柯西教成了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和保皇黨,拿破侖得勢之后,柯西的父親復職,拉普拉斯趨炎附勢,當墻頭草,先是依靠著當年提拔過拿破侖得到重用,后來拿破侖失勢又反對拿破侖,在動蕩的局勢中活了下來,拉格朗日的生活受到?jīng)_擊,但是也地位崇高,生活不錯,最后死在了拿破侖帝國崩塌的前夜,傅立葉在拿破侖時代先后擔任多個官職,如魚得水,蒙日在后來找到了拿破侖這一靠山活了下去,而拉瓦錫,他再也看不到法蘭西之后的發(fā)展了...... 拉瓦錫死后,瑪麗依然當著抄寫員,只不過這次是丈夫生平的抄寫員,這時候她才僅僅36歲,她整理丈夫生前的著作和生活經(jīng)歷,后來,拉瓦錫被查抄的財產(chǎn)又給退還回來了,她一直致力于恢復丈夫的名譽,并且最后也成功了,1805年,瑪麗再嫁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本杰明-湯姆森,這位本杰明在科學上成就不俗,他也推翻了燃素說,發(fā)明了光度計和色度計,對熱力學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他出生在英國,參加過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來又在德國擁有官職,并且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因為這個科學院本身就是他和他的朋友創(chuàng)立的),雖然本杰明在科學方面成就巨大,但是在人品方面,他確實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渣,他在美國拋棄了前妻與孩子,和瑪麗結(jié)婚一直貪圖他的美色和財產(chǎn),并且他從來不讓瑪麗參加他的科學研究。于是,1809年,在經(jīng)歷四年的折磨之后,瑪麗和他離婚了。湯姆森后來提拔了托馬斯楊,并且平安的度過了一生?,旣愒谌松哪┪?,一直在家里掛著那幅拉瓦錫和她的油畫,1830年,瑪麗在孤獨中黯然離世,享年72歲。這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至此落下帷幕,留給后人無限的惆悵,話題,還有深思。 Mr Johannes Adams Liszt 2023年8月1日寫于保定

世界科學簡析4: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以及他不應(yīng)被忽視的妻子:瑪麗-玻爾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克拉玛依市| 罗平县| 杨浦区| 邮箱| 通城县| 漾濞| 项城市| 巴林右旗| 永宁县| 兰溪市| 岗巴县| 绥棱县| 长海县| 周宁县| 冕宁县| 横山县| 齐齐哈尔市| 海丰县| 赤水市| 额济纳旗| 武胜县| 横山县| 原阳县| 延边| 闸北区| 潮安县| 昌吉市| 尖扎县| 临高县| 揭西县| 德保县| 盐山县| 绥棱县| 浏阳市| 隆林| 贞丰县| 南岸区| 香河县| 和政县| 依安县|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