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山西運城西里莊元代壁畫墓

2023-06-10 09:33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山西運城西里莊元代壁畫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文物》 1988年

1986年初,在山西省運城市東北約15公里的西里莊村南,當地農民取土時發(fā)現一座元代壁畫墓。運城市博物館聞訊后,即派人進行調查。同年8月,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對此墓進行了清理?,F將清理情況簡報如下。

一、墓葬概況

此墓為長方形單室磚券墓。墓向正北。墓道、墓門及墓頂大部已毀。墓室長2.3、

寬1.32、殘高約1.3米。墓門開在墓室南

壁,寬0.8、殘高1米,用條磚封堵。墓室地面經夯打,未鋪磚。墓壁均用條磚單層砌

筑,磚長32、寬16、厚5厘米;在距墓底78厘米處向外擴約5厘米然后發(fā)券。墓壁表面抹白灰,上繪壁畫。

墓內已被擾亂。沿西壁順置一具人骨,頭向北,已殘缺。墓內原置一張木床,現只殘存零星構件。此外,墓內散見唐、宋、元代銅錢共22枚,其中元代銅錢有至大通寶(圖一)。

二、墓室壁畫

墓室四壁白灰面上均彩繪壁畫,色彩主要有紅、黃、藍、黑色,畫法為單線平涂?,F分述如下。

西壁 主要為戲劇圖。自左向右:

第1人頭戴黑色幞頭,身著橙紅色圓領窄袖長袍、腰束紅色帶,足部已剝蝕難辨。身微左側,雙手持戲折展開于胸前。戲折右首楷書“風雪奇”三字,其后隨意點劃。此人身后藏一男童,頭束雙髻,身著紅色背心及紅色褲,探身向外窺視(彩色插頁:上;圖版肆:1)。

第2人頭戴黑色巾,面蓄三維胡須,身著紅色圓領鑲黑邊窄袖長袍,兩袖近肩處有黑色方塊,腰束白色帶,足穿黑色靴。身微左側,右手持一小扇舉干胸前,左手置于腹部(彩色插頁:上;圖版肆:1)。

第3人面部已剝落。頭戴黑色展腳幞頭,身著暗紅色圓領寬袖長袍,腰束紅色帶,足穿黑色鞋。頭略偏左,雙手持笏板置于胸前(彩色插頁:上;圖版肆:1)。

第4人頭頂梳勃絞弊,額部扎紅色帶,從左額至左頰斜抹一墨道,蓄八字胡,身著白地黑方格紋長袍,腰束紅色帶,祖胸露腹,鎖骨附近對稱地刺兩條龍紋,肚臍處刺一火焰狀紋飾,小腿赤裸,足穿黃色鞋。頭向右視,右手指向左起第3人,左手背于身后,右腳向左邁步(圖版肆:1)。

第5人為女性。頭梳雙髻,身著土黃色圓領窄袖長袍,腰束紅色帶,袍襟掖起露出袍內所系之紅裙。身微左側,右手持一黃色卷形物,左手折其上部(圖版肆:1)。

再往右為一桌,上置西瓜、桃等。

北壁 為宴享圖。畫面上部已殘。只見有啟開的紅色帳幔。幔下繪一桌,桌上似擺有果品。桌后坐二人,殘損嚴重。桌兩側各立一侍者。左側侍者肩部以上已毀,身著紅色束袖衫,外系淡藍色長裙,雙手捧物置于胸前。右側侍者頭束髻,系飄帶,帶僅用墨線勾

勒,不填色,身著藍色交領束袖上衣,外系紅色裙,肩披淺藍色披帛,足穿云鞋。雙手持一帶有長柄的物件舉于身前(圖二)。東壁 自左向右:

第1人為男童。頭頂梳勃絞辯,赤膊,手腕戴鐲,腰圍白色短裙、束以紅色帶,赤腿,足穿圓口鞋。身左側,左手前指,右手持一物扛于右肩,此物形制特殊,用途不明(圖版肆:2)。

第2人頭戴黑色巾,蓄胡須,身著赭紅色圓領察袖長袍,腰束土黃色帶,下身內穿黃色長褲,足穿黑色靴。身略右側,左手甩袖,右手舉一短竿(彩色插頁:下;圖版肆:2)。

第3人為女子。畫上見其背面,頭束蝶形髻,腦后梳兩根長辯,上身內著窄袖衣,顏色難辯,外罩橙黃色半袖衫,下身著紅色裙。胸前抱琵琶,有帶掛于右肩,左手按弦,右手似在彈撥(彩色插頁:下;圖版肆:2)。

第4人頭戴黑色幞頭,身著赭紅色圓領窄袖長袍,腰束橙黃色帶,足穿黑色靴。身微左側,雙手握橫笛作吹奏狀(圖版肆:2)。

第5人頭戴黑色幞頭,蓄胡須,身著土黃色圓領窄袖長袍,腰束紅色帶,足穿黑色靴。身右側,胸前掛一圓形扁鼓,雙手持槌作敲擊狀(圖版肆:2)。

第6人為女子。頭束蝶形髻,上身內著紅色交領窄袖衣,外罩淡黃色半袖衫,下身著紅色裙,足部已剝蝕。身微右側,雙手持拍板置于胸前(圖版肆:2)。

南壁 墓門兩側各繪一童子。左一人頭束雙蝶髻,赤膊,手腕帶鐲,胸腹間平行系三條紅色帶,最下一條帶扎住下身所著之黃色裙,足穿紅色靴。身微左側,肩背一卷形物,右手置于胸前,左手舉一橙黃色“T”字形長竿。右一人胸部以上已殘,上身著藍色窄袖衫,腰束紅色帶,下身著紅色褲,足穿黑色圓口鞋。手似持物(圖三)。

此外,券頂部分亦滿施彩繪,從殘守部分可看出有祥云、野草、盆花、竹子、烏龜、兔子等(圖四)。

三、結語

此墓西壁壁圓戲劇人物中,左起第2人與山西新絳縣寨里村元墓南壁雜劇磚雕人物

中左起第2人相似④;左起第4人與山西芮城永樂宮潘德沖蒸石槨雜劇線刻人物中左起第3人相似②。這些人物形象應具有共同的時代特征。此菜所出銅錢中時代最晚的為元至大通寶。至大為元武宗年號,據史載,至大

通寶鑄于元武宗三年(1310年)。因此,我們認為將此墓時代定在元代晚期為宜。

此墓西壁壁畫中左起第1人手持戲折向觀眾展示,有“副末開場”之意。戲折上所書《風雪奇》劇名,未見文獻著錄,可以補充今所見元雜劇劇目。此外,此人身后之小童,似也系雜劇人物,即元雜劇中常見的“來兒”。因此, 《風雪奇》的情節(jié)可能與“來兒”有關。

元雜劇藝人中有不少女演員,元人夏庭芝《青樓集》所記著名女演員即達百余人。此墓西壁壁畫中由女子扮演的旦角,也真實地反映了這種情況。

此墓東壁所繪奏樂者,與西壁雜劇人物相呼應,可以認為這些奏樂者就是雜劇的伴奏樂隊。值得注意的是樂器中出現了琵琶。關于元雜劇用琵琶伴奏的問題,一般只見于文字記載,如《元曲選·鐵拐李度金童玉女》有:“鼉皮鼓兒冬冬,刺古笛兒喁喁,琵琶慢拈輕攏?!贝舜卧陔s劇壁畫中出現用琵琶伴奏的場面,進一步說明至遲在元代晚期,雜劇演出已采用琵琶伴奏。

此墓東、南兩壁所繪兒童,似多經化裝,所持物似為道具,其身分可能類似宋代“隊舞”中的舞兒。宋代,雜劇就常結合于隊舞中演出。宋陳旸《樂書》有“引小兒舞伎,間以雜劇者”。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宰執(zhí)親王宮室百官人內上壽”節(jié)有: “參軍色執(zhí)竹竿子作語,勾小兒隊舞?!措s劇入場,一場兩段。……參軍色作語,放小兒隊?!贝四箹|壁壁畫中,左起第2人手持竿,應為演出時指揮調度的參軍色;司鼓者將鼓掛在身上,在演出過程中當可靈活移動。因此,我們推測,此墓壁畫所展示的可能是一個雜劇與隊舞相結合演出的場面。

執(zhí)筆:楊富斗

攝影:梁子明

繪圖:王志敏

溫馨說明:本平臺目的在于集中傳遞全國各縣考古成果,不作為任何商業(yè)目的,轉載請注明出處。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chuàng)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圖文編輯校對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將及時糾正修改。謝謝合作!

山西運城西里莊元代壁畫墓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崇州市| 额敏县| 克拉玛依市| 稻城县| 比如县| 屏边| 罗平县| 琼结县| 子长县| 常熟市| 台北县| 龙南县| 黄冈市| 崇礼县| 长兴县| 新泰市| 郧西县| 宁化县| 卓尼县| 密山市| 绥江县| 宁海县| 漠河县| 乡城县| 东宁县| 抚松县| 泾源县| 宣恩县| 岚皋县| 花垣县| 尼玛县| 招远市| 遂川县| 香河县| 内黄县| 田东县| 东兰县| 茌平县| 锡林郭勒盟| 岳西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