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late第一期:如果焦慮是有顏色的,那一定是猩紅色的
一:問題的提出
? ? ? ? 幾年前,我還不懂《素晴日》中,人們?yōu)楹螘诟邖u柘榴與城山翼自殺之后追隨間宮卓司前往終之空,也不能明白為何簡單而瘋狂地說教卻能引起諸多人的認同和追隨。到現(xiàn)在的這個時段,我才明白,原來那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可能性,僅僅只是需要人們之間無窮無盡的恐慌與救世主般的人格魅力便能實現(xiàn)的奇跡罷了。? ?
二、我對于這次事件和游戲的思考
? ? ? ??最近我所在的校園內(nèi)的多起自殺傳聞,加之如今因為疫情而封校所造成的影響是與往常所不能比擬的。我并不知道他們自殺的原因為何,只不過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又新增的封校無疑加重了這種原本徘徊于人們竊竊私語中的恐慌。只不過現(xiàn)在的這種恐慌早已不可能再像先前那樣引起更多事件的發(fā)生。是的,絕不會再發(fā)生諸如《素晴日》和《終之空》中所發(fā)生的事,那只是特定時代下的產(chǎn)物罷了。無論是中國和日本,早已遠離那個能夠在社會上帶來足夠恐慌與迷茫的時代。

? ? ?? ? 若要研究《素晴日》的故事背景,那么就不可能脫離它的前作《終之空》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我看來兩者在結(jié)構和敘事之上的相似之處,正是反應了《終之空》的創(chuàng)作中的時代背景。在那個年代,由于《EVA》、《阿基拉》、《死亡筆記》、《橫濱購物紀行》[1]?等動畫與漫畫作品得到廣泛地傳播和推廣,他們反而忽視了作為游戲的galgame反映這種恐慌和焦躁感的事實。三大毒電波游戲的產(chǎn)生或許也正是由于這樣的背景,反映出社會的那種病態(tài)、焦躁和絕望感。上世紀80、90年代多災多難的日本誕生了諸多影響力巨大的作品,然而只有毒電波系作品,往往不受重視,從那些批評家中的筆下消失?;蛟S我學識淺薄將其忽略了,但在這個時間點討論一下這種焦慮怎樣引發(fā)危機就顯得尤為必要。

三、本波校園事件與終之空之間的聯(lián)系
? ? ? ? ?以本次事件而言,我并不算是掌握第一手資料的人。我也只是道聽途說得知有眾多人自殺。我無意糾結(jié)于他們是否以螺旋馬太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只是在我看來,這種在學生群體里的竊竊私語,隨之傳播的事實勢必會引起群體內(nèi)部的小范圍的觸動。于是,在本校的墻墻墻上也出現(xiàn)了諸多相關的助人貼,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雖然在我看來生命易逝,能活著已是萬幸,獲得快樂與幸福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之物,但無論如何還是必須堅持真愛生命。死或許是一瞬間的事,也可能很漫長。生或死的唯一區(qū)別或許就在于你是否認為你值得為之死或為之生罷了。但這種內(nèi)容的顯現(xiàn)是否能夠起作用還是未知數(shù),但這種相關的恐慌卻已傳播。不過在那時,類似《素晴日》劇情發(fā)展這樣的話只是被我當做笑話傳誦,直到今天的事突然發(fā)生才讓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這種突然加重的凝重與焦慮。
? ? ? ? ?若真將此次事件與《素晴日》進行比較,那么缺少的一定是像間宮卓司這樣一位傳教者與救世主。他是救世主嗎?是的,因為他的確幫助那些恐慌的人擺脫恐慌,抵達他口中的終之空。只不過這些行為是那些信徒眼中是救世主的行為,而在我們玩家看來卻不是,是仿佛跳梁小丑般的鬧劇。也正是因為時代的變化,救世主這樣的名稱顯然已經(jīng)淪為時代的塵埃,隨著宗教消失而逐漸淪為笑柄。但無疑這樣的背景和設定在世紀之交的時候的確頗有成效與時代感。

? ? ? ? ?如果卓司那場振聾發(fā)聵的演講并沒有徹底激發(fā)人們心中的那種害怕和虔誠,那么之后老師在眾人面前的自殺一定更大地引起了學生的恐慌,進而由小規(guī)模的事件變成眾所周知的公共事件。今天下午在圖書館時候的不平常的竊竊私語與之后人們集體從圖書館離開,加之商業(yè)街上濃重的氣氛與操場上滿是醫(yī)務人員的事實更是加重了這種危機感的到來。隨之,商店街面臨關閉,吃飯也面臨諸多問題。學校飯菜配送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開個罐頭和塑封食品都能讓我吃得津津有味,似乎是提前真正體會到了那種末世感的來臨。

四、結(jié)語
?????????從真正意義上,《素晴日》是遠離末世時代的游戲,發(fā)售于2010年的《素晴日》并沒有見證日本大地震的爆發(fā),也與那些影響日本社會的年代甚遠,或許也是這個原因,《素晴日》的結(jié)局并沒有那種《終之空》那般陰暗,仿佛更多了一點救贖與希望,以切合時代的需要,然而脫離了時代的《終之空RE》或許卻已不再能顯現(xiàn)出世紀末世時的那種瘋狂與焦躁,同《月姬R》一樣在外觀上變得更加文藝,少了那種厚重的時代感或許就是兩作最大的遺憾吧。
? ? ? ? ?紅色的終之空在最后顯現(xiàn)一定代表最終高潮的出現(xiàn),代表著眾人已經(jīng)仙去,游戲真正的舞臺已經(jīng)褪去,故事的終點已然到來。然而故事的結(jié)束并不代表著我們會忘記游戲和現(xiàn)實中所體驗的焦躁和恐慌,可能在見證終之空后,迎接我們的是向日葵的坡道或是美好的每一天。
注釋:
[1]:筆者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想到了B站屋頂現(xiàn)視研所翻譯的pause?and?select《日本災難啟示錄》系列視頻。在這個系列中作者從《死亡筆記》這部作品出發(fā),探討日本人的末世觀。在他看來日本1945年戰(zhàn)敗帶來的社會運動和思想在大友克洋的《阿基拉》中得到總結(jié),借由這種自身與社會形態(tài)和國家意志的割裂之感,表達青年一代對于自身在后現(xiàn)代社會中身份處境的迷茫。但是這種逃避式的思想因隨后而來的發(fā)生于90年代前半葉的社會沖擊而繼承和改變。90年代日本的啟示文學源于背后的三大社會問題:資產(chǎn)泡沫經(jīng)濟摧毀了人們對于經(jīng)濟穩(wěn)定的信心;阪神大地震打破了人們對于政府的信任;奧姆真理教撼動了國家認同感。這樣的社會問題催生了《EVA》和參照《EVA》敘事方式的世界系作品。他們關心男主角的社會性的無能,并探究日本的社會成熟化何以實現(xiàn)。最終,《EVA》的《真心為你》則詮釋了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我們即使經(jīng)歷苦難與坎坷,但是仍然要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案:liebestra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審核:Ler、無風落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排版:一抹茶澀
